全面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地位的战略部署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在大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亿万学生健康成长。近日,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如何落实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课程地位,做出一系列战略部署。

  一、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落实思政课关键课程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克服教育的功利化、短视化问题。功利化、短视化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教书与育人相脱离,应试教育严重,立德树人的根本地位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到2025年,中小学思政课关键地位进一步强化、建设水平全面提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必须加强党对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

  各地各校要把提高中小学思政课质量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将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考核和政治巡视巡察的规定要求。强化督导考核评价,把思政课建设情况作为区域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教育督导部门和责任督学要定期对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情况和教学质量进行督导评估,对发现的问题要督促整改到位。深化考试评价改革,强化中考、高考对中小学生学习思政课的指挥棒作用。

  二、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思政课教师专职化专业化

  受功利化、短视化影响,中小学教师资源往往过于向考试升学科目集中,导致中小学思政课特别是小学阶段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薄弱,思政课教师大多为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建设一支高质量、专业化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确立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地位的必然要求。《意见》聚焦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专职教师比例偏低、专业化水平不适应思政课建设要求等关键问题,要求到2025年,思政课教师队伍专职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小学专职教师配备比例达到70%以上,初高中配齐专职教师,绝大多数教师具有比较扎实的思政教育相关专业知识。为此,《意见》提出以下重要举措:一是强化专职教师配备。各地要统筹使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有效保障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并制定具体补充计划;各地要研究制定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周标准工作量课时,原则上按所需的相应思政课教师数配齐思政课专职教师。二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师范院校和其他高校要加强思政教育相关专业建设,大力培养符合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健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校外实践教育制度,确保每位教师每年参加校外实践教育活动不少于2次;支持思政课教师进修思政教育专业第二学历,在职攻读思政教育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三是优化教师激励机制,在各种评选表彰、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职称评聘等方面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适当倾斜,并实行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审单列;各地要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文件要求,因地制宜设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

  三、加强思政课课程教学管理,全面落实思政课课程教学要求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载体,离开了思政课课程标准的全面贯彻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地位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思政课育人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彻底解决个别地方不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不落实思政课课时的现象,《意见》把开齐开足思政课课时作为严肃的政治纪律和教学纪律,要求各地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确保课时占比达到6%—8%的要求,明确思政课周课时量;严格落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学分要求。思政课课程课时安排在省级课程实施办法中要提出明确要求,在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中要优先保障,在班级课表中要明确标示,在教学实施中要严格执行。

  在严格执行国家思政课课时的同时,《意见》要求全面落实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一是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统筹用好国家中小学思政课统编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等。二是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丰富思想政治课内容。三是创新教学方法,思政课要把讲好道理作为本质要求。四是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实施国家中小学思政课精品课程建设计划;丰富社会实践资源,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要求中小学校制定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计划;用好数字化资源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四、加强思政课课程生态建设,全面推进学校一体化思政育人

  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生活哲学,道德教育离不开生活。思政课承载的“大道理”,必须回归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并在现实生活中,得以经历、体验、概括、整合、建构,才能真正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意见》要求“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大思政课”体系更加完善,把思政课建设作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彰显思政课对学校立德树人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功能。

  一是提高课程思政水平,把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南,强化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二是创新德育工作途径,把思政课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之中,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思政课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学校要努力创建积极向上、格调高雅、团结友爱、严肃活泼的校园文化;积极创建富有特色的班级育人文化,将思政课教学与班级管理、班(团、队)会、社团活动等有机结合;打造清朗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引导学生正确识网用网,提升网络素养,规范网络言行,自觉抵御不良网络文化影响。(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家庭教育指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张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