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家书店一年听150多场沙龙,是什么感觉?
文 | 暜航 传统文化学者,央视文化嘉宾,慢书房特约撰稿人
慢书房有一个宗旨:一年150场以上的沙龙。
2022年,鹿茸哥格外努力,云上慢沙龙的直播场数已超这个数字。
2022年的云上慢沙龙精彩纷呈,一路走来,美好的文化之旅格外值得重温。
在云上慢沙龙,分享中有经史子集——
光影墅文化空间发起人蒋理老师,作为“敦煌文化守望者”畅谈敦煌壁画。蒋理老师也是摄影师,他拍下的外景照片让我们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美。
来自浙江省博物馆的江屿老师,细细讲解那些与荷花有关的文物。江屿老师时时与书友互动,一一讲解大家感兴趣的文物,这类分享堪称慢书房的“云上博物馆”。
张经纬老师分享会
作家、人类学学者张经纬老师讲解诸子百家,语言风趣幽默,他引用网络词汇,将纵横捭阖的诸子称为“绝绝子”,拉近了书友与经典文化的距离。
在这里,有学者张艺曦老师讲解古代文人的结社,历史作家吴钩老师分享新书《大宋之法》,学者刘斌老师身穿汉服讲解奇幻的《海错图》,还有文史作者王文剑老师谈楚汉相争中的隐秘故事。
在云上慢沙龙,还曾分享中国古代的气象观测以及趣味盎然的蔬菜史话。原来,生活中看似平常之物,皆来之不易,凝结着前人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追寻。
在云上慢沙龙,还有琴棋书画——
在慢书房,能够一边聆听文学创作的奥义,一边感受泠泠七弦上的风雅。而学者徐晋如老师,讲到兴起之处,随即清唱一支昆曲,令人拍案叫绝。
在直播中,有音乐评论人曹利群老师带书友一起重温古典音乐,也有书评人许金晶老师畅谈BEYOND乐队的歌曲。
说到古典绘画,各位分享嘉宾呈现了不同的视角与观点。
艺术史学者吴启雷老师讲解《千里江山图》与《宦迹图》,他的研究方法与姜一鸣教授是相近的。而阳光帅气的艺术史研究者金哲为老师分享他的新著《画里浮生》,结合历史信息还原画作背后的故事。作家胡烟老师又是另一种风格,更强调画作的人文意蕴。当讲到宋人所绘《荷蟹图》时,鹿茸哥在评论区说道:“这螃蟹有点情绪!”这样的评价,亦可谓精妙。
古青铜器之美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千铜千面》作者、考古从业者开亮君,别出心裁勾勒出青铜器的纹路,繁杂的饕餮等纹饰瞬间变得萌萌哒,起到了良好的普及作用。
在这里,我们放眼东西方,大开眼界——
资深出版人、《西洋镜》丛书主编赵省伟老师,透过西方人的镜头,带我们领略百年前的园林风光、京城景物。无论是航拍的皇宫,还是西方人仿建的中国园林,不同文化的碰撞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王冠宇博士分享会
王冠宇博士导读的《中国纹样》,呈现了欧洲人收藏清代瓷器的细节图样。当时西方藏家纷纷设置具有浓烈中国风格的展室,显示出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外销瓷的纹样,本身已融合了西方审美特点,与传统的皇家用瓷相比各有千秋。
美术史学者龚之允老师另辟蹊径,讲述了历史上欧洲艺术家对中国传统风格的借鉴。西方早期对中国元素的“借鉴”有着很多想象的成分,而随着荷兰旅行家约翰·纽霍夫出版一系列游记与画作,西方人才开始了解真实的中国。无论是上海的豫园,还是江南的港口、南京的大报恩寺琉璃塔,虽说约翰笔法夸张,仍保留下那个时代难得的资料。
慢书房的老朋友、历史学者袁灿兴老师,带来了新作《大航海时代的明朝》,历史场面的风起云涌,丝毫不逊于辽阔海面上的狂风巨浪。
而文化学者侯印国老师分享的清末外销画,又是另一番景象。绘画者以中国画法,融合西方审美,描绘了当时中国人的生活,从贵族到市井,从劳作到休憩,应有尽有,是不可多得的鲜活历史资料。
文化学者薛冰老师带来了日本浮士绘《大名道中》,既展现了当时的艺术风格,同时还兼具记录历史细节的功能。他妙语连珠,揭示了画作中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之美。
学者黄克武先生讲述严复的启蒙壮志,让我们再次思考借鉴与学习的问题。
有趣的是,龚之允老师分享时,居然在书友中“偶遇”了中学时的同学。不得不感慨,世界很大,但有些时候,世界也很小。就如同在云上慢沙龙这个平台,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五光十色的大世界。
人气大爆发时刻
这里也有古典文学的风雅与韵致——
编辑张璐老师精心分享了影印的《明闵齐伋辑刻〈会真六幻〉》,从源流上展现了《西厢记》的演变过程。学界一般认为,《红楼梦》中宝黛“共读西厢”时一同翻阅的十六出《西厢记》,就是影印本中呈现的王实甫作品。
宁稼雨教授讲解《水浒传导读》,无论是人物、情节,还是笔法、构思,让久违的英雄之气扑面而来。他娓娓道来,尽显老一辈学人的优雅气质。
学者杨无锐老师分享古诗十九首,不但有详尽分析,还在新作《十九日谈》中展示了自己创作的诗歌,融入深邃的思考,引人深思。
而作家、编剧成长老师将三国故事与田野调查结合起来,观点别具特色。
在云上慢沙龙,还有作家田玉彬老师分享的《清明上河图》与《洛神赋图》,古典文化研究者安公子讲解《浮生六记》,作家湘人彭二带来的新著《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这里还有《西游记》妖魔鬼怪背后的动物原型,如同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任君品味。
在云上慢沙龙,不但有继承,还有创作——
作家严优女士的《后周纪》,在数年积累基础上,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宋朝前传”。
袁灿兴老师的新著《大唐之变》,从文学的视角呈现了唐朝的安史之乱,配合新书发布,慢书房还特地开发了文创扑克。
作家房伟老师的小说集《小陶然》,关注到中老年婚姻家庭主题,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在云上慢沙龙,还有青年作家韦娜老师带来她的新作,作家袁凌先生、作家邬霞女士、作家王宣淇女士,分享了各自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
嘉宾的作品与讲解精彩纷呈,在此不一一赘述,喜欢的朋友可重温云上慢沙龙的直播录屏。
在这里,嘉宾分享了学者风范——
学者孙郁教授,结合传统文脉的传承讲鲁迅、讲汪曾祺,在多年精深研究的积淀之上,孙郁教授信手拈来,妙语连珠。
学者李波老师,分享吕思勉先生的治史态度与方法。李波老师指出:吕思勉先生的书桌抽屉里,都是经过整理、写满字迹的卡片,先生将它们分门别类摆放,方便了研究与写作。时代进步了,我们或许可以拥有更加便捷的方法,但这种治学态度与思路仍值得借鉴。
作家夏春锦老师说木心,结合人生经历,谈到了木心的写作与艺术创作,由此我们对他的印象不再只是那首《从前慢》。
作为云上慢沙龙的嘉宾,各位学者、作家,在读书方面往往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很多嘉宾慷慨地将这些方法与书友们分享。
作家苏北老师解读汪曾祺时就曾提到一种读书方法:那就是“抄书”。当心难以安静下来读书时,“抄”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当然,“抄”只是加深印象、促进思考的方式,其本身并不是目的。但在这个信息愈发网络化、碎片化的时代,苏北老师的方法值得朋友们一试。
这里不但有画意,还有诗情——
诗人北塔老师畅谈戴望舒的生平与诗作,《雨巷》并非诗人的惟一风格,经历与作品结合,方能还原更加丰满真实的戴望舒。
作家陈年喜老师新作频出,在分享中,陈年喜老师提出“让青春像一个青春”。这是他内心中诗意的呈现,也是对年轻书友的勉励。
诗人、作家黄梵老师多次做客云上慢沙龙谈诗歌写作,他的新书《意象的帝国》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
江苏书展期间,诗人韩东、诗人毛焰、诗人小海等诸位老师,在慢书房接连进行多场活动,他们各抒己见,以深厚的积淀与诚挚的热情探讨文学与诗歌。慢书房的那个夜晚,可谓群星璀璨。
诗人、作词人曹韵老师推出了新著《偷诗歌的人》,一个“偷”字可谓精妙,比陆放翁的“妙手偶得”更显灵动三分。
在慢书房,还有踏遍全球的足迹——
云上慢沙龙,如同腾云驾雾一般,足不出户,便可带您领略全球风光。
非洲,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一片遥远而神秘的大陆。著有《非洲苍穹下》的摄影家、作家程萌老师,与熟悉非洲的金晓旭老师,多次来到云上慢沙龙,揭开神秘大陆的面纱,带我们感受一个充满自然与人文气息的非洲。无论是外国情侣以野生动物为背景的照片,还是香肠树下的晚宴,抑或是当地人打理旅行营地时的开怀大笑,都让我们感受到自然与人性之美。
相比非洲,对于普通人来说,更难抵达的地方是南极。在云上慢沙龙,南极科考队员李航老师,带领我们通过网络感受到南极博大而空灵的美。作为90后,李航老师的语言诙谐风趣,对于具有科普性质的讲解,技巧本身也别具一格。他有一组金句——“冰川+落日=梦幻pro”,“冰川+落日+极光=梦幻pro MAX”。李航老师的语言风格,如同他抓取的极光一样,灵动而鲜活。
同样,程萌老师的《极地天穹》,也展现了他眼中的极地景象。
风景不仅在于远方,身边也有采撷不尽的风光。马灿荣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位于铅山的纸曰书房,共同了解连四纸的前世今生。而章豆豆老师也引导我们参观了位于湖州的钮宅书店,富有艺术气息的装置充满灵气,处处体现着书店人的匠心。在雷哥先生带领下,通过直播参观苏州灵岩山佛教文化艺术馆,欣赏了镇馆之宝木雕十八罗汉厚重雄浑之美。
除了高雅与文学,这里还充满生活气息——
都说民以食为天,历史人文作者、策展人陈杰老师带来了他的新书《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细细讲述东瀛的饮食特点。善于感受美食,必然是热爱生活的人。陈杰老师回忆苏州的美食,提到了香滑软糯的“桂花鸡头米”。正是因此,我联想到《红楼梦》中充满江南生活情趣的芡实,后来就有了那一篇《这鸡头不是那鸡头》。
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中离不开茶香茶韵,茗阅萃的老刘先生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云茶会”,带来了悉心挑选的茶品,一边讲解冲泡手法一边展示,透过屏幕仿佛就能感受到沁人心脾的茶香。
在云上慢沙龙,还有嘉宾教给你如何避开家庭教育中的那些“坑”,有学者、出版人刘海滨老师带来的《中国四大家训》,探讨传统观念与现代家庭教育的结合,还有谢韩老师带来《讲给孩子的唐宋诗》,也有心理咨询师杨鲁静老师讲解通过梦认知自我,牟木老师分享瑜伽与冥想,有作家侯磊老师谈北京老城区的人间烟火,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就连江南的老包袱都有独特之美……
生活中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一景一物。作家朱赢椿老师最善于发现角落中与自然相关的那些美。在讲解新书《蛛嘱》与《虫子间》时,他播放了源于大自然的“电影”——一只落入水缸的蜗牛,幸而“抓”住一片浮动的叶子,像乘小船一样浮在水上,倒也悠然自得。偏偏一只蚂蚁也落入水中,不会水的它,显然惊慌失措,虽爬上了一片小叶,却远远载不动它,眼看就要沉入水底。蜗牛伸长脖子,将蚂蚁拉了过来,共乘一片小叶舟。就在蚂蚁梳理触角时,蜗牛看准时机,紧紧吸住缸沿,最终,两个小生命都脱离了困境……
随手采撷的生活片段,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影片,回味无穷。万物皆有灵性,藉此得到了最好的阐释。
的确,大自然并不只在于郊野,更在于眼前。生活中的风光,不皆是如此吗。
朱赢椿老师签名中
在慢书房的分享会后,朱赢椿老师为参与“共读计划”的书友签下满满的一桌书,照片中的他不见疲惫,满眼是分享的喜悦。
美食、品茶、观景,自然离不了充实的荷包。在云上慢沙龙,连谈钱都变得不俗。文化学者王丹老师带领我们从古代货币的角度,再次回看那千年的丝绸之路。一个熟悉的概念,从全新的角度切入,让人感觉似曾相识,又别开生面。
而回到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还要面对种种营销套路。出版《制造消费者》一书的译者马雅老师,教你如何辨别消费误区,在花样繁多的营销手段面前擦亮眼睛,理性消费。
当然,无古不成今,古人的生活同样多姿多彩。对于生活的热爱,是千年不变的,古人关于衣食住行的智慧,值得我们借鉴。侯印国老师以宋人的《东京梦华录》为蓝本,带我们重回宋朝,感受那一时繁华。而作家、文史学者南门太守,从细微之处入手,让我们再次领略三国时期古人的生活细节之美。
总之,2022年,在云上慢沙龙,我们开拓了眼界,拓宽了边界!
鹿茸哥定义的云上慢沙龙主旨是—— “看见不同的世界,拓宽思考的边界”。
在各位嘉宾的分享中,不时能够发现有趣的“梦幻联动”——这并非是刻意交流的结果,而是文化体系基础上,不同主题之间交叉融会的应有之义。
何怀宏教授分享会
房伟老师在云上慢沙龙的荐书环节,曾提到应借鉴孙郁教授观点,而孙郁教授恰恰在数月前曾做过分享。何怀宏教授在讲解新书《生活与忆念》时,向喜欢哲学的书友推荐的入门读物中,就有资深图书策划人、传统文化研究者马识程老师策划出版的《中国哲学史》。曹韵老师在分享诗作时,多次引用黄梵先生的观点,而黄先生的著作就在曹韵老师的案头。
周文翰老师分享会
关于元代的历史资料一向是稀少的。吴启雷老师通过题跋,找寻《宦迹图》的画中人物原型,还原了元末的时局动荡,图画中展现的元大都皇宫景象,同样值得我们留意。而作家周文翰老师的《赵孟頫传》,从书画大家的视角入手,解析了元代的风云际会。两位老师从不同角度,为书友勾勒出元代的历史风貌。
另外,作为竹林七贤的嵇康、阮籍等历史人物,也是多位老师都曾讲到过的。学者董铁柱老师的专著《演而优则仕》,从新的视角重审魏晋风度,是慢书房“共读计划”2022年5月的共读书目。而董上德教授所著《世说新语别裁详解》,以全新的编排方式解析《世说新语》,获得了良好反响。另外,宁稼雨教授在《世说新语》研究方面也自成一家。王晓毅教授增订的《嵇康传》,则系统梳理了嵇康的经历与思想。
再如,大学问家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是值得研读的著作,自然被引用的机会也很多。像著有《恋恋红尘》的学者李孝悌先生,青年编辑、《嵇康传》责编杨立军老师在分享中都曾提到,我在谈到读书相关话题时,也曾提及该著作的特点与品读方法。
而有的嘉宾,在阅读、研究方法上有共通之处。2022年《小史记》极为火爆,《小史记》作者之一、国学学者何浩浩老师提到他的经验:在日常中,如果有灵感会马上记下来,或者通过手头的纸笔,现在也可能是记在手机上;如果不及时记下,这些灵光一现的想法,很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而记下来,可以作为日后创作的参考。
这样的方法,青年作家、编剧吴忠全老师也曾提到过。对于从事创意类工作的朋友,这的确是一个便捷而又极具实操性的好方法!
在云上慢沙龙分享中,作家王道老师展示了他的一件藏品:那是一本光绪年间的英文教材,读音直接标以汉字。王道老师说:这种方法未必准确,但展现出当时年轻人救亡图存的迫切希望;正是甲午海战的惨败,让国人警醒,与之同步的是“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推动“幼童”留学的历史创举。
看似随意的一语,恰恰串联起几位嘉宾的分享:
一位是青年历史学者徐飞老师,他讲解了甲午海战后光绪帝的觉醒与维新失败,光绪帝学习外文、大胆借鉴等特点,是值得肯定的。
另一位是历史纪实作家关河五十州,他曾详细分析历史上“幼童”留学的背景与特点。当时的留学少年居住于美国家庭中,被称为“boy”,相应的汉译“幼童”也就成为那一批人的代名词。这些幼童当中,有的后来在中法战争中牺牲,也有的如詹天佑,为国家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铭记。
唐小兵、朱丽丽教授分享会
而学者、作家唐小兵教授,讲解留学生与现代中国的文化现象,与幼童留学的精神内核也是一脉相承的。
可见,云上慢沙龙的不同主题之间相互联系,宛如延续一年的大课。而鹿茸哥,就是当之无愧的“班主任”。
在一些常见主题上,嘉宾的分享也时有碰撞,能够激发书友思考,进而得出自己的观点。
比如,作为名著,《红楼梦》家喻户晓,分享嘉宾屡屡谈及。
董上德教授认为,《红楼梦》中贾宝玉怜惜女性的形象,参考了历史上的阮籍。诚然,曹雪芹的表字“梦阮”,印证了他对阮籍的景仰。而做客慢书房时,作为董教授曾经的学生,编辑李淑云老师进一步谈到了阮籍的“哭”与《红楼梦》“还泪”设定的关系。
宁稼雨教授在云上慢沙龙分享时,对比了《水浒传》与《红楼梦》的不同特点,针对书友关于文学性的提问进行了详细解答。而袁灿兴老师讲解内务府时,也曾经提到过织造曹家的相关话题。
作为2022年第32场沙龙,我谈过《红楼梦》对当代影视创作的深刻影响,后来还讲解过《红楼梦》中的诗词。
作家骆平分享会
不同嘉宾对《红楼梦》“喜欢”的程度,也是不同的。作家骆平教授推荐给书友的第一本书就是《红楼梦》,而王道老师坦言并不太欣赏《红楼梦》的风格。作家崔凌云老师的网名带有“薛宝钗”三字,想必崔老师也非常喜欢《红楼梦》。
围绕同一话题,嘉宾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书友们可以参考并梳理自己的思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各位嘉宾的观点、成果,往往是在多年悉心耕耘基础上的收获。
就像纪录片导演萧寒老师,分享同名图书《我在故宫修文物》时就曾提到,很多故宫老师傅挂在嘴边的话语就是“不能急”。
而“慢”,同样符合慢书房的理念。在酝酿研究成果、创作成果的过程中,静下心、慢下来,极为重要。
如南门太守老师,围绕“三国”主题进行了十余年精耕细作,而今出版著作数十部。
摄影家王身敦先生,精选四十年来的摄影作品出版了《慢游中国:只道寻常》,黑白胶片的画面风格,极能唤起读者怀旧的情感。一幅摄影作品中,有两个普通人坐在路旁休息,身后的阶梯明暗相间,仿佛黑白分明的钢琴琴键,分明奏出了他们心中的坚毅与刚强。
摄影作品集的书名就带有“慢”字,对于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本身就具有警醒意义。
而古建筑学者连达老师,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年来,他与孩子一起开启考查长城的行程,并将孩子的形象画入书中,实现了真正的亲子互动、家庭中的文化传承。
直播中的鹿茸哥
“慢一点,会更快”。
这些嘉宾老师的经历,再次说明了这一点。而云上慢沙龙的陪伴,同样也印证了这一点。
经过多年经验的积累,2022年,鹿茸哥还着重推出了“编辑讲书”的新举措——他发现,出版品牌、出版社的编辑,往往对书的内容也有深入理解,讲到一本书的出版过程,流露出幕后的很多故事,与作者讲书相比又呈现出不同的趣味。
马识程老师多次做客云上慢沙龙,他结合生活中的经历,讲丰子恺的家庭生活与审美意趣;带来收录汪曾祺、史铁生等名家文章的新书《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讲解王国维的《美学三境》,并结合对易经的深入研究,分享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对于读书,马识程老师给书友的建议是阅读源头性经典著作。
年轻的杨立军老师对嵇康的讲解同样受到书友欢迎,他不疾不徐,娓娓道来。面对鹿茸哥的临时发问,他随机应变,进行欧美综艺了全方位的解答。鹿茸哥连连感慨:精彩的讲解,无不是以扎实的积淀为基础。
资深出版人周青丰老师在分享中提到:“找到你自己,这样的人是幸福的;做你自己,也是幸福的;有梦想和理想的人,也是幸福的。”这样的金句,值得朋友们回味。
而《慢游中国:只道寻常》的编辑杨磊老师,本人也是摄影师,在直播过程中,他不忘拿起相机记录下当时的点点滴滴。他还试着自拍,直播画面中正好呈现出相机的取影框,那一瞬间,仿佛是电影《楚门的世界》的场景,极富趣味。看来,也只有一个时时牵挂着自己专业的人,才能在那个领域内做出骄人的业绩。
作为编辑,黄坤峰老师、向萍老师、王琤老师、康悦怡老师、王昊静老师、陈烨老师等诸位老师在云上慢沙龙倾情分享,展现了出版人的风采。治学严谨、底蕴深厚的编辑,才能源源不断为读者提供好书。
当然,幕后还有更多的出版社同仁,以及出版品牌同仁、对谈嘉宾,是他们的共同努力促成了每一次分享活动的顺利举办,在此向他们一并表示感谢!
鹿茸独白时间
作为云上慢沙龙的金牌主持人,鹿茸哥的独白同样精彩。他在直播中,回想慢书房十年间走过的风风雨雨,还曾解析电影,在精心准备之后为书友分享了《海上钢琴师》和《楚门的世界》。有道是“诗无达诂”,文艺作品总能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也如同楚门一样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吗。
除了鹿茸哥的不懈努力,云上慢沙龙的成功,还得益于强大的亲友团。
鹿茸哥的父亲、爱好颇多的文化人许建华先生,在分享中谈绘画、谈诗歌,仅仅是主题,“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与“梦境成诗”,就颇具诗意。
而插画师飞客依流,也曾通过直播平台讲解油画棒作画的技巧。
作为“舒童的书”“小花的画”“庄小野”“空山禅画”视频号的主创者,舒童老师、小花老师、庄老师、孔华老师也与鹿茸哥一同对谈,他们畅聊慢书房文创、展望“心田里”的美好图景。他们说出了共同的心声,那就是慢书房的“极致”——“把我能够做得最好的呈现给你,把我能给的都给你。”
小姨慢师傅与《嵇康传》
而鹿茸哥的小姨也在收看云上慢沙龙的过程中,一针一线细细勾着编织版的慢师傅……这些温暖的瞬间,让人获得心灵治愈。
在这一年中,我们跟随鹿茸哥的镜头,走进慢书房,欣赏雨花姐粉笔手绘的海报,一同到书舍进行“云参观”,感受鹿茸哥打包的小天地NICESTART,观看心田里一步步变成现实……
还要特别感谢青年插画师、贺吉品牌创始人倪云龙先生,正因他的介绍,才与慢书房结缘,见证了云上慢沙龙一年的精彩。
云上慢沙龙,是一片文化的净土,如同文学的桃花源。
若比之一方小园,风晴雨雪,四时成景;
若比之一纸丹青,居游赏望,任君采撷;
若比之一篇诗赋,文辞雅意,神采飞扬。
2022过去了,回望一年走过的路,星光点点,干货满满。
祝愿在2023年,云上慢沙龙能够收获更多的精彩!
—FIN—
点击 关注慢书房视频号,一年听至少150场沙龙
[暜航老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