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嗓子的除害能手——灰椋鸟

  这鸟儿又嘎嘎地叫了,声音嘶哑,很是刺耳。

  位于辽宁省铁岭市的莲花湖本是静静的,湖面上的涟漪也是柔柔的,被这叫声一扰,变得烦躁起来。

  

  灰椋鸟捉虫吃

  本不是什么好看的鸟儿,羽毛不是黑色的,就是灰色的,再就是灰白色的,还发出嘶哑的啼鸣,岂不大煞湖景。

  此鸟名叫“灰椋鸟”,是雀形目椋鸟科的林鸟,人们又管它叫“高粱头”“竹雀”“假画眉”“哈拉燕”,体长约24厘米,体型比北椋鸟稍大,头顶至后颈为黑色,额、颊和耳呈白色并混有黑色纵纹,上体为灰褐色,橙红色的嘴尖端带点黑,一双橙黄色的脚爪。这样的描绘似乎和美丽没什么关系。但是,鸟儿的叫声美不美,不是人能评定的,毕竟鸟儿的叫声属于鸟语,不能用人语的标准来衡量。

  

  灰椋鸟喂食树洞中的幼雏

  记得有一篇关于《灰椋鸟》的课文,文中描写了灰椋鸟傍晚入林,噪闹不止的情景,让读者对这种鸟儿有了些许好感。当然,这种“好感”不是因为它的长相,也不是因为它的鸣唱,而是出于对鸟的爱护。

  外表很容易给人留下最初的印象,但平凡的外表下往往蕴藏着内在美。对于人,我喜欢那种脱俗的、清纯的、朴实的、原生态的美,不需浓妆艳抹,也不用刻意修饰,只是淡淡的,给人一种清新秀丽的感觉。对于鸟儿,特别是对灰椋鸟的态度,在渐渐转变……

  

  灰椋鸟在浅滩的草丛里休息

  灰椋鸟是生活在中国黑龙江以南,至辽宁、河北、内蒙古以及黄河流域一带的夏候鸟,每年3月末或4月初开始迁至北方繁殖地,秋季于8月-9月南迁越冬,迁徙时常集结成大群,声势浩大,蔚为壮观。

  灰椋鸟是春天先到达莲花湖的鸟类之一,那时的树枝还是光秃秃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灰椋鸟落在树上,扯着嘶哑的嗓子鸣叫,虽然叫声不怎么入耳,但却很洪亮。声音在枝条间撞来撞去,把树条撞得发痒,不断地发出“咯咯”的笑声。就这样,树条们摇啊摇,晃啊晃,渐渐地就绿了,冒出了新芽。如果不是灰椋鸟叫醒了它们,说不定还要睡到什么时候呢!

  

  灰椋鸟喜欢在浅滩找食吃

  树木绿了,田野里的小草从土里钻了出来,呈现出一抹淡淡的绿色。各种昆虫在暖融融的春风里开始苏醒,也从土里爬了出来。此时,以昆虫为食的灰椋鸟成了捉虫先锋,螟蛾幼虫、蚂蚁、虻、胡蜂、蝗虫、叶甲、金龟子、象鼻虫等都是它的美食。灰椋鸟飞到莲花湖中倒伏的蒲草上,一条条刚刚从枯草茎或叶子里爬出来的虫子统统被它吃掉。在湖岸边,成群的灰椋鸟聚集在露出水面的浅草丛里,啄食里面的虫子。在被阳光犁得松软的土壤里,庄稼害虫刚刚钻出来透气,就被正在觅食的灰椋鸟给消灭掉了。

  

  一副警觉的样子,好像发现了什么

  看着成群的灰椋鸟从这儿飞到那儿,忙忙碌碌地捉着害虫,让我从心底升起一股敬意——没有华丽的外表,叫声也很粗糙,但却是消灭害虫的能手,怎能不让人敬佩呢!

  

  来源:《青少年科苑》2019年11月肖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