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新院好课推荐(4):“传播学概论”

  任何复旦新传考研问题 或需要任何帮助

  

  本文作者逍遥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在读,研究兴趣为计算传播,擅长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太极熊团队成员(图片来自复旦官微)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新院好课是孙玮老师的《传播学概论》。这门课是孙玮老师给一年级的学硕开的专业必修课,每年的秋季学期上课,共3学分48课时,因此要持续上16周每周3节课。各专业的学硕都可以选这门课,但主要针对的是未来有志于做传播学方面研究的同学,可谓是新院研究生阶段的传播学入门课。

  孙老师是国内学术界公认的学术大家,在媒介哲学、传播思想史和城市传播等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在黄旦老师之后,孙老师目前是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的主任,每年都会举办多场大型学术会议和讲座,每当这时都能看到孙老师在台上谈笑风生的身影,真可谓是“谈笑有鸿儒”。

  孙老师也是新闻学院备受爱戴的学术女神,很有书卷气质,她说话轻轻的,却自有一种坚定的力量,总是能在温和的谈吐中跟你交流艰深的学术问题。也许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跟孙老师谈天,同学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小心翼翼,担心声音太大会破坏氛围。有句话叫做为文先为人,孙老师的修养和研究旨趣也体现在她上的课程中。

  作为新闻学院的本科生,大部分同学在本科时都上过《传播学概论》这门基础课,那么在研究生阶段听孙老师再上一遍,类似的知识点,会带来是什么样的新意呢?据身边很多同学回忆,大家本科阶段的《传播学概论》侧重于传播学入门和基础知识的灌输,一般都是在大一大二便作为学科基础课上完了,初入大学的新生们是很难完全领会其中的精髓的。而且老师讲授一般会以美国经验学派作为中心,即大家所熟悉的施拉姆所确立的“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如果你带着本科的底子来上孙老师的《传播学概论》,你一定会觉得孙老师的授课方式是独出心裁的。

  首先孙老师的讲授重心并不是北美经验主义学派,而是侧重于欧陆哲学,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以及二战后的媒介哲学,因此孙老师会带大家抛开如今大行其道的量化、统计和各式酷炫花哨的表格可视化,而是用浸润着人文关怀的内心,去更多地关注和追问技术背后的本质。

  例如:技术的本质是什么历史片?技术本身是中立的吗?当我们在谈论媒介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这样一连串深奥的问题背后,孙老师试图引导大家去思考的,正是反思传播学。如果说本科时大家是在了解和学习传播学,那么研究生时候大家就应该反思传播学了,这样才能有所进步。

  其次孙老师会在课堂上跟我们强调理论脉络的重要性,即不要孤立地看文献,不能根据热门话题去看文献,不能只看期刊文献来提高理论素养,而是要在脑海中有理论地图的概念,例如从伊尼斯到麦库卢汉再到波兹曼和梅罗维茨,要想读懂媒介环境学派的观点就必须抓住这几位代表性学者之间的传承关系,必须依次地读过这几位学者的著作。因此孙老师在上课时候,经常会旁逸斜出许多其他学者的名字,来进行理论的串联。

  

  这门课的考核任务并不重,主要分为上课发言、期中汇报和期末论文三大块。

  上课发言部分,根据上课经验来看,大家几乎都是主动举手发言,对孙老师的提问给出自己的解答。

  期中汇报要求每位同学上台汇报自己的研究设计方案,要求是质性方法为主,并要结合具体的传播学经典著作,对时下热门的传播学研究议题给出自己的思考。比如有同学在课上分析了自动驾驶过程中的人机交互界面,是如何进行“人-机”传播的;有同学以昆曲在今天的改编和互联网传播为例,研究传统文化与当代媒介的交融与创新。孙老师主要从同学们汇报的理论性和新颖性两个角度来进行打分。

  最后是期末论文,和期中汇报的要求一致,可以在期中汇报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成文,也可以另起炉灶。孙老师给分是非常温和的,点评大家的汇报时也是以鼓励为主。

  孙老师在课堂上总是非常谦虚的姿态,鼓励同学们针对自己的看法大胆反驳,不要害怕挑战权威。孙老师总是拿她当年在李良荣和丁淦林老师课上的表现举例子,她形容自己当年是个“书呆子”,每节课大家五六个学生和老师围在一起讨论,她总是要和老师争个面红耳赤,有时候一吵就是一整个下午。有时候下课了觉得意犹未尽,大家还会跟老师去家里接着讨论。那时候的师生氛围也和现在不一样,大家没什么拘束,只专注于学术问题。孙老师话里话外都是流露出对当年读书岁月和新院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