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读书经历

  

  晚上翻别人写的东西,买书,借书,看书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鲜有人提及的杂志,竟然也找到了共鸣。

  

  《大陆综艺读者》好久好久不看了,凑巧的是他记得的文章,我也记得。一篇就是《我奋斗十八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用现在话说,可以解释为教育资源偏斜,也可以解释为阶层固化。当年读过这篇文字的很是不屑人,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当年的意气风发。最开始我英语不好,因为我是插班生,我26个字母读音都是自己摸索的,慢慢数学也不好,好在别的科目,不自夸的吹嘘,和周围同学已经有了质的区别了,至少也有量上的区别。当时语文我看的是教师用教课书,参考书,奇怪的是这些书比学生用书编写的更容易懂。可能怕老师看不懂吧。

  靠着别的科目,也进了重点班,虚荣心满足不几天,就发现和整个班级一点都不匹配,又自主转到别的班了,成绩自然一落千丈,除了语文和历史,别的基本都不行。很奇怪,越擅长的越会加强,我对语文,历史极为用功。开始涉猎课外读物。

  

  当时风行的杂志是《读者》,《青年文摘》,我是去旧书店买的,还买了几期《中国青年》,其中有写张朝阳的,也许喜爱读传记,轶事类的兴趣就在此萌芽了。喜爱读长文章,大概就像每期《故事会》结尾压轴的那个故事。太短的,很空洞,即使可以说明白,也不过瘾。入门就不惧怕长篇,厚书。我还对书店小黄盒装的《古今图书集成》流连了好多眼,上面有赵朴初先生题字,应该是缩略的不能再缩略的前言性质吧。我还记得价格,300一套。老板肯定想卖,在书柜最上层,都落了尘土了。

  《读者》错错落落地读了几十期,能记住的很少,其中就有《十八年喝咖啡》,当时就觉得,太真实了。还有一篇朦朦胧胧的情感文,里面诗句还记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同君生,日日与君好。新概念这时候出来了,打开了一些作文写作思路,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跃跃欲试后就断了念头。转攻《萌芽》,当期新杂志,5元一本。托走读同学买,买了几期没钱了,还是买旧杂志吧。《青年文学》《收获》这里大多是中篇,和萌芽新概念明显错开了层次。遗憾的是,我到今天也读不大懂散文诗,现代诗。《收获》里读到贾平凹写的饺子馆,有意思。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杂志合集也看,《人物》《南方周末》,甚至武侠类的《今古传奇》。

  

  初中时涉猎了两本琼瑶的言情小说,《窗外》主角是个目盲人,主角柏沛文,大约是这个名字。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情深深雨蒙蒙》读完没感受,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有个同学特别喜爱武侠小说,尤其钟情武尊,松柏生。翻过,已经涉及少儿不宜的内容了。兴趣不在于此,或者说发育缓慢,没陷入泥淖。

  很多小说,不可避免会涉及到一些床第之事,贾平凹,陈平实都有描写。市面上出了很多以贾平凹《废都》为标题的书,里面充斥大量淫秽内容,一些小说的描写色而不淫,这类造假的绝对是下流。有个别流动书摊老板,会偷偷地卖成人书刊,就对着你把整本书快速翻页,能看到的是大量的省略号。莫非写这些东西的,也是按字收取稿费的吗?被视为禁书的《金瓶梅》,我买的是正版,也不知道从哪读的推荐,大有人把它和红楼梦相提并论。矛盾题写了一批文学理论的书名,《古典文学论丛》大致是这种,应该是从这里看到的,好几本,有一本用很长篇幅写的庄子《齐物论》,似懂非懂也读完了。没好好学过古文,读起来困难也不大,至少比《三国志》好读懂,另一本名著《水浒传》我终篇只记得,戎刀过处血雨喷,端地一条好汉。《金瓶梅》不是洁本,其实里面非要说少儿不宜之处,并不太多。《笑林广记》里,对和尚,尼姑的荤段子俯拾即是。不知作者是何用意,章章开头的诗句,都似劝诫不可迷恋,有些场面属于重口味了吧。方寸之地,没有宏大背景,能写的这样,已属难得。此后翻阅《红楼》,确实有诸多相似之处。

  

  读书,是爱好也是习惯,得到欢乐也挺多的。现在对纯文学类的读的少了,心理学,哲学,纪实相对读的多一些,不一样的快乐,翻译过来的书,有些翻译的好,有些真读不下去,一为实用二为顺畅,慢慢学习外语。有些很别致的作家,林语堂就用英语写,村上春树也用外语写。掌握一门通用外语,还是很有必要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