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高三”现象兴起,学生苦不堪言,却不得不加入“内卷”
如果问起一个大学生,最不堪回首的一年是啥时候?她一定斩钉截铁地回答:高三。如果问她:为什么呢?答案一定是短小精悍的两个字:累啊!
而如果继续问她:高三的学生有多累呢?那么她可能会一时间张着嘴说不出话,因为这种累几乎不能用寻常手段来形容。
高三啊……那是课间十分钟,就被下发的卷纸淹没的累;是硬生生预判出自己哪天有可能感冒,并提前预定好同桌笔记的累;是将时间压榨成干扁的海绵,却再难前进一步的累,是身体累,也是心累。
所以如今的高三生,最羡慕大学生了。卷纸?几乎没有。感冒?找室友请假呗。心累?没有升学考试,怎么会累呢?但这位大学生却表示:如今的大学,和你们想的完全不同了。
很多高中班主任都有一个打气小Tip,在一天中难得的午睡二十分的结束时间,班主任会一脸温情的出现在门口,对睡眼惺忪、满眼困惑的学生们柔声道: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真的。
假的。大学生们在自习室里,哭着反驳记忆中的老师。在上大学之前,学生向往的那个大学是美好的,是没有作业和学习压力的,但随着进入大学,学生们也成熟了,也想到了一个问题,一种可能。
毕竟大学毕业之后就要就业了,如果真的如老师所说的“轻松”,还会有好工作吗?答案一定是不会,如果不付出努力,当然会被狠狠出局,但大学生们没想到的是,原来竟然需要这么努力。
“宁可卷死自己,也不放过一个同学。”内卷的兴起,社会压力的加剧,让如今的大学已经完全变了样,学生们的生活越来越“充实”,尤其是大三大四的阶段,被称为“新高三”集中爆发期。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大三就要准备实习,大四学生们基本已经开始找工作,而如今因为择业观念的转变,考研、考公、考编又变得那么热潮,为了谋求好出路,自然越早准备越好。
而除了这些与未来发展方向息息相关的考试之外,还有一些学生们为了丰富个人简历和就业选择性而参加的辅助考试,国二、驾照、教资、心理师证。高三刚刚告别的考试,如今竟又纷纷提上日程。
而图书馆内也是人满为患,在一楼中央抬头,可见上方数层,环形走廊背书的人形成泱泱大流,入耳尽是嘈杂之声。不像大学的图书馆,却像是高三课室,这不禁让学生们怀疑:我是不是上了个假大学?
如果是有坚定考研、考编等愿望的学生,根据最近几年的上岸难度来看,早一点做准备的确很有必要,但在“新高三”洪流中的学生,却不全是目标坚定的学生,也有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累。
很多学生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参加考试,加入“内卷”,只是有最基础的胜负心,认为当别人都在做的时候,我不做,就一定会被落下,就一定是不对的,但实际上,盲从的“硬卷”,才是大错特错。
“卷”本身没毛病,是努力取得进步,但前提是这种内卷是“良性的”。那么,如何才能判断自己现在的努力是不是良性的内卷呢?
内卷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良性的开始。需要学生的目的是良性的,方向是清晰的。
良性的目的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有的学生为了作业能够得到更高的分数,将作业时长拖拉到最后一秒,这就是“硬卷”。实际上,作业应该被当做辅助学习,而不是提升分数,重心放在个人提升上,这也是方向清晰的前提。
方向上,如果学生明确要争取保研,所以努力学习,可以。如果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话,最重要的不是盲目跟着学习,而是多去尝试,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学生不需要跟着别人活,找到自己的方向,稳步前进即可。
良性的“卷”强调的是自我能力的提升,但如今很多学生“卷”的却是结果。一直以来,成绩都被看得很重,因此很多学生养成了唯结果论,而不注重成长中的细节。
也许判定一个人的优秀与否,确实需要看结果。但学生要知道,结果是给别人看的,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过程,我们为之努力的一步一步,那才是我们真实的能力,以及真实的底气。#2022奇妙新知宝典#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