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高寿的诗人,丘为:生命终究是一场自我救赎

  本文作者:芸裳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在群星璀璨的大唐诗坛,实在不算出名。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不到天才,看不到捷径,也看不到功成名就。

  但是,如果有一份调查问卷,列出唐代诗人的寿命表,平凡的丘为却可以给出相当不平凡的答案。

  九十六岁高龄,在大唐诗人寿命表中,毫无愧色地名列榜首。

  时至今日,九十六岁仍然称得上长寿。他不仅超过了唐朝的许多人,还超过了现代的无数人。

  如此看来,平凡的丘为,也是深藏功与名。

  

  是什么让他成功从初唐生活到中唐,一个人经历大唐的四代皇帝?

  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心态好,有目标

  自古以来,热血男儿都有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志向。在大唐,参加科举是实现这一理想的重要途径。唐代科举基本是每年一次,一次最多录取二三十人,最少则只录取几人。由此看来,考中进士绝非易事。比如,我们熟悉的孟郊差点就从青年考到了老年,四十六岁才考中进士。考中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差点没激动疯。在科举这条路上,面对那么多次的失败,有人灰心丧气、羞于见人。有人则发奋图强、愈挫愈坚。

  丘为作为一个和天才毫不沾边的人,参加了很多次科举也没有考中。但是他的心态并没有崩,尤其是在同他交好的王维和祖咏都考中后,还能保持了一个好心态,实属难得。据记载,王维在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考中进士,祖咏在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考中进士。而他们的好朋友丘为,一年又一年的努力,却怎么也考不中。王维怕落第的丘为伤心,还专门写诗安慰: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出自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诗歌的意思是:真叹息你又一次没有考中,更何况是在这柳条新绿的初春。你带的钱都花完了,回到家估计也只剩下满头白发了。太湖边上,你只有三亩田宅,难以想象你一个人凄凉地回到万里外的故乡的情景。都知道你很有才华却没人推荐你,我真觉得惭愧。

  这首诗中,王维充分肯定了丘为的才华,为他的落第感到惋惜,也为他一无所成的回到故乡表示同情。但是抗击打能力很强的丘为,并没有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气馁。他归乡苦读数年,终于在唐玄宗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考中进士。虽然比王维晚了二十多年,但是好事多磨,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

  这件事情上,足可以看出丘为性格中的坚韧品质和很好的抗击打能力。

  我们现在,学习中一次考试失败丧失斗志;找工作一次面试失败就放弃理想的人,真的应该好好学学丘为的永不放弃。有目标不难,年轻的时候谁都有过目标。难就难在为能为目标坚持不懈。在失败的时候不放弃,调整好心态,静下心来分析原因,总结得失,继续努力才是该有的好品质。

  

  二、谦虚礼貌,不招惹是非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旦得势,目中无人;官高一级,吆五喝六。这类人我们见过太多。他们可能一时得意,但是大多时候不会有好下场。

  处于低处而不自卑,处于高出而不自傲,这样才是长远的人生。丘为就是这样的人。丘为考中进士后,就进入了官场。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从四品的太子右庶子。丘为年老退休后,回到自己家乡生活很低调。一般来讲,从中央部委退下来的干部,谁不在乡里威风凛凛,在地方官面前耍一耍威风。但是丘为没有。

  丘为刚退休还乡时,县令大人去他家里拜访慰问。丘为丝毫不因为自己曾经是中央高干而在县令面前耀武扬威。他非常尊敬当地的父母官,充分显示出了为人的智慧。县令到达前,他弯着腰恭恭敬敬地等候。县令一到他就礼貌的拱手上前行礼问安。直到县令走后,他才敢落座。

  后来,丘为每次出门办事,只要骑马经过县衙,他一定下马牵着走过,而不在县衙门口骑马。

  就是这样的谦虚谨慎,使得丘为在乡里有一个很好的名声,没有是非缠身。

  

  三、孝顺

  孝敬父母,就是成就自己 。一个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容易“饱暖思淫欲”。只有我们把目光投注到父母身上,才不会在喧嚣中迷失自己。只有有了孝顺之心,才会有感恩之心、担当之心,才会在向社会、向自然万物的回馈中,拥有更加强大的自己。

  孝敬父母,也是成就子女。在长幼有序、父慈子孝的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懂得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智商和情商一般也高于常人,无论在是世俗层面还是在精神领域,他们的成就,也会比较突出。

  丘为就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相传,丘为的继母特别长寿,在他八十岁的时候还在。孝顺的丘为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半供养继母,余下的工资养育家庭。

  

  四、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界中,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和心境。世界万物,对于一些人,入眼皆是纷扰。而对于另外一些人,入眼皆是美好。同样在一个公园里,有的人觉得平淡无奇,实在没什么好玩的。而有的人,则能细心感悟生命的悸动,悟得树如何绿,花如何开。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觉得无聊之至,而有的人则能悟出生活的道理,人生的真谛。

  丘为就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来看一首丘为的代表作。作为不入流作家的作品,这首诗和唐代名作相比,艺术成就是逊色些,但是里面蕴含的道理,却可以作为我们生活的参考。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出自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座茅屋,要从山下走上三十里才能到达。

  我轻轻敲门却无童仆回应,窥看室内只有桌案和茶几。

  我想主人如果不是驾着柴车外出,就是到秋水碧潭钓鱼去了。

  我错过了与他见面的时机,空负了一片殷勤仰慕的心意。

  新雨中草色多么青翠葱绿,晚风将松涛声送进窗户里。

  这清幽境地很合我的雅兴,足可以荡涤我的身心和耳目。

  我虽然没有和主人交谈,却已经领悟到了清净的道理。

  我自己玩到兴尽就满意地下山去,何必一定要和这位隐者相聚呢。

  其他片

  这首诗中,丘为出于对隐士的友情或者仰慕,不惮艰劳专程去山中寻访,却没有见到人。按照常理,作者应该是无限失望、惆怅。但是诗人的心态却是格外的好,似乎比遇到收获还大,心意更为满足。

  丘为淡忘寻隐不遇的失望,而是被新雨后的绿色,晚风中的松涛所吸引,感受到其中的美好,足见其幽情雅趣和旷达胸怀。

  诗的结尾“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之句,暗用了晋代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据《世说新语》记载,王子猷居山阴,在一个雪夜,突然想起隐居在剡溪的好友戴安道,便立即登舟造访,直到天明才到。可是刚到戴安道的门前,还没见到朋友,王子猷就返回了。人们问他为什么,王子猷说:“我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或许正是受到这首诗的影响,我们才有了熟悉的千古名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有目标,心态好,谦虚低调,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丘为能够度过动荡年代,平安到老,几近百岁。

  一花,一叶,一云翳,你须尽全力以端详。

  这里有最美古诗词,欢迎关注芸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