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夫妻二人捐献遗体,两架白骨并排“站立”,14年后特殊“重逢”
云南省昆明市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的入口处,有一处特殊的风景。
一对保存完好的骨架被封装在玻璃箱内。
两具骨架一高一矮并排站立,保持着直立的姿势,骨架两旁上书八个大字“奉献医学,敬畏生命”。
这对骨架前身分别是云南大学医学院的李秉权教授和胡素秋教授。
他们是一对伉俪情深相守到白头的夫妻,更是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即使到了生命尽头,他们也都选择了同一条路——捐献遗体。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秉权、胡素秋的骨架标本
医学伉俪不仅生前为人民服务,死后也依旧做着贡献。
成为医科大人口中最尊敬的“大体老师”(解剖医生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更完美诠释了“死亡不过是另一种开始”这句话。
李秉权和胡素秋出生于动荡年代,两人的家世背景可谓天差地别,原本并无相遇的可能。
但知识改变了命运,更改变了两人的人生轨迹,让彼此的命运交织在了一起。
李秉权比胡素秋虚长几个月,于1922年2月28日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一个贫寒家庭。
出身寒门,李秉权从小就吃尽了苦头。
更不幸的是,那一时期国家动荡不安,内有军阀如狼似虎,外有列强虎视眈眈。
李秉权
李秉权的童年几乎是在担惊受怕中度过的,他目睹过日军残杀同胞的残酷场面,也见识过军阀割据一方的暴虐行径。
家国蒙难,身处其中的李秉权一家也未能幸免于难。
经常为了躲避灾祸东藏西躲,靠着吃糠咽菜勉强度日。
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好在李秉权的父母很是深明大义。
即使生活再困难,也坚持供李秉权读书。
李秉权深知父母供自己读书不易,拿出十二分精神勤学苦读,一直保持班级前几的好成绩。
战火纷飞的岁月,李秉权目睹了太多惨烈的场面。
见到了太多人因看不起病买不起药而失去生命,就连他的父母也未能幸免于难。
李秉权的父亲在他上小学时因病去世,到了中学时期,母亲也撒手人寰。
胡素秋
父母皆因没钱买药受尽病痛折磨去世,李秉权受了很大的刺激,立志要成为一名匡正驱邪濯疕疡的医师。
高中毕业后,李秉权和其他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花费两个多月时间, 翻越高黎贡山到昆明求学。
1941年,李秉权顺利考入国立云南大学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前身),开始了为期6年的本科学习。
李秉权努力对抗时代洪流,可1942年,他的家乡还是沦陷了,他也与家乡的亲友失去了联系。
当时还是学生的李秉权失去了家人的庇护,生活一天比一天困难。
但他本人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坚定了求学的信念。
李秉权靠着助学贷款和奖学金维持生计,微薄的贷学金和奖学金扣除学习费用之外,剩余的钱只够每天吃点馒头和稀饭。
李秉权和胡素秋
后来,据李秉权回忆。
在国立云南大学医学院求学六年,顿顿稀粥、馒头,吃的他一见稀饭就发憷。
乃至后来工作之后,再也不碰稀饭,甚至看到稀饭都会绕道。
靠着成为优秀医师这一精神支柱,李秉权每天都泡在图书馆蒙头苦读。
当时的云南大学条件极差,学生宿舍拥挤又狭窄,不适合钻研学术。
图书馆又禁止喧哗,并且一到晚上10点就关门。
李秉权抓紧每分每秒时间学习,图书馆闭馆后,就和同学一起去青云街,在茶馆里读书。
学习期间,李秉权注意到一个和他一样刻苦用功的女生。
李秉权总能在图书馆瞥见女孩的身影,时间一长两人碰面会互相打个招呼。
再后来,两人逐渐熟络,闭馆之后也会相约一起走一段路程。
女生名叫胡素秋,是李秉权的学妹,也生于1922年。
李秉权获得的荣誉奖状
同年出生,两人的命运却完全不同。
李秉权是顿顿吃稀饭的穷小子,而胡素秋却出身名门,父亲是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
的云南滇军元老胡瑛。
胡素秋家教良好,长相清秀可人,早在刚上初中时上门提亲的人就几乎踩破了她家的门槛。
可胡素秋却并不为之所动,她并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女孩子。
接受了新式思想的她不屑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一套,一心铺在学习上,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云南大学医学院。
李秉权与胡素秋相识后总会约着一同学习,两人互相欣赏,很快成为了彼此的红颜知己。
他爱她灵动聪慧下那颗坚韧倔强的心,她爱他贫贱不移自强不息的忧国情。
两人跨越阶级的桎梏,牵起了彼此的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40年代云大医学院实验楼
1947年,李秉权顺利毕业,顺利入职法国人开设的甘美医院,成为了一名医师。
终于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收入,李秉权欢天喜地拿出一个月的工资。
买了一只派克笔,向胡素秋求了婚。
胡素秋不顾家人的反对,欣然应允。
那只派克笔,也被她珍藏一生。
甚至到了胡素秋晚年,派克笔上印着的字迹也依旧清晰可见。
1949年12月底,李秉权与胡素秋共结连理。
当时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云南起义领导者卢汉参加了两人的婚姻,献上祝福和“绣花喜帐”,恭祝两人喜结良缘。
次年,昆明和平解放。
李秉权和其他往届优秀毕业生被云南大学医学院召回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现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
李秉权做手术照片
师资力量急缺,李秉权与胡素秋俩人接到母校的邀请,一边任教一边从医。
1956年,昆明医学院(今昆明医科大学)建立,李秉权和胡素秋夫妇俩成为了首批教师。
自那之后,两人再也从没有离开过医学领域。
两人工作兢兢业业,一直到去世前几年,还坚持到专家门诊坐诊。
1953年2月,李秉权成为全国第一个神经外科专业医师培训班中的一员。
参加这次培训的只有来自全国各地最拔尖的23名优秀青年医师,李秉权便是其中之一。
李秉权主攻神经外科,每日泡在实验室刻苦钻研,开创了国内医学史上多个“第一”。
还是云南“开颅术第一人”,是云南省神经外科学的创始人。
李秉权在无专门病床、无固定助理和开颅器械的情况下,创立了云南省第一个脑系科门诊。
填补了云南省神经外科和开颅术的空白。
李秉权带领医学团队做科研
1978年,李秉权与五官科医生合作,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完成“经颅中窝硬膜外进路面神经移植术”的医疗团队。
同年,李秉权又应邀出席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获得了大会大奖。
第二年,李秉权再攀高峰。
开创新的技术,运用“颅骨大骨瓣切除并脑室外引流联合减压法”抢救颅脑火器伤员。
当时需要抢救的一共有52名伤员,靠着李秉权研发的新方法,其中51名伤员都活了下来。
只有一名伤员因路途颠簸,到医院时已经陷入深度昏迷,高烧不止,最终不幸身亡。
李秉权妙手回春、救死扶伤,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还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等军功。
对于医疗事业,李秉权从来都不留任何余力,甚至连个人安危也不顾。
李秉权研读医书
李秉权常年暴露在X光的照射下,为病人做气脑造影、脑室造影等检查,承受的射线量远高于一般人。
长此以往,李秉权的白血球、血小板严重减少,肝脏等器官也遭到了不小的损害。
可即使这样,李秉权依旧奋战在一线,行医济世、救死扶伤。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李秉权毅然担任起昆明医学院支前医疗队队长的重任,带领着医疗团队奔赴战场。
战事紧张,伤员不计其数,最忙碌时,李秉权曾连续三天三夜为受伤战士做手术。
他顾不上洗脸也没时间睡觉,脚面浮肿的像个包子,眼睛也布满血丝。
李秉权不遗余力投身医学,荣获了诸多奖项。
他的妻子胡素秋也巾帼不让须眉,是妇产科医师中的佼佼者。
李秉权、胡素秋合影
1922年10月出生于昆明的胡素秋,于1949年7月顺利完成学业,和丈夫一起到甘美医院妇科做起了医师。
1950年3月,胡素秋同丈夫一起响应母校号召,回到云南大学医学院工作。
胡素秋主攻妇科方向,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深感知识储备不足。
于是,1957年,胡素秋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进修。
到了1964年,胡素秋又被调入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在1978年至1985年间,任职该院的妇产科主任兼教研室主任的职位。
夫妻俩双双投身医学事业,对于子女的教育,也有意无意向医学方向引导。
李秉权和胡素秋夫妇一共生养了三个孩子。
据两人的儿子李向新回忆,姐弟三人的童年,几乎都是在医院度过的。
李秉权、胡素秋合影
几乎每天放学后,姐弟三个就会跑到医院等父母下班。
遇上急诊,李秉权夫妇走不开的情况,就领着孩子们去值班的病床上休息。
别人家多多少少一年中会有几次合家欢的欢聚经历,可李秉权一家却几十年如一日。
各过各的日子,各自去食堂吃饭。
遇到特别忙碌的时候,李秉权夫妇就备上几块饼干充饥。
甚至大年三十,一家人也不能团聚在一起。
偶遇闲暇时光,李秉权夫妇难得在家做顿饭,也不是想象中那种其乐融融的场景。
夫妻两依旧谈论的是病例或处理病人的方式等医学类的相关话题,听得姐弟仨一脸茫然。
李向新姐弟三人在父母的引导下,有事没事就往医院跑。
节假日期间,别人家的孩子都疯跑疯玩。
李家三个孩子却被摁到医院打扫卫生,学一些医药知识。
李秉权在病榻之上
一次,李向新忽然染上重病,咳嗽不止,吃了很多药也不见好转。
李秉权心疼儿子,拿起医书学起了针灸学。
李秉权按照医书的指导,在李向新的几个穴位上扎了针灸。
说来也是神奇,一直咳嗽的李向新做完针灸之后,立马就不咳嗽了。
医学博大精深,加上李秉权和胡素秋的引导,李家孩子们越发对医学着迷。
李家三代九个人都选择了学医,李秉权一家成为了真正的医学世家。
对于子女,李秉权夫妇没有太多余力照顾,他们彼此之间,也有无暇顾及的时候。
高强度的工作加上饮食不规律,胡素秋腹部动了三次手术。
可每一次手术,李秉权都因有其他工作脱不开身。
胡素秋研究医书
为此,李秉权愧疚不已,但胡素秋却并没有埋怨李秉权。
反而安慰李秉权:“患者与亲人之间本就是最艰难的抉择,你有你的立场和救死扶伤的责任担当,无须内疚。”
步入老年后,胡素秋身体每况愈下,有一次走路时不慎跌倒,导致脑出血。
当时李秉权已年近古稀,身体也不太好。
但妻子命悬一线,他力排众议站到手术台上。
为妻子操刀,拉回了徘徊在死亡线上的胡素秋。
1979年,已是花甲老人的李秉权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写下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
即使晚年时期,李秉权也依旧以自己的方式战斗,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常年累月透支身体,李秉权积劳成疾,患过脑腔梗、高血压血管硬化等疾病。
李秉权
1993年,71岁的李秉权办理退休,离开了挚爱的手术台。
但他依然没有放松下来,依旧每天伏案阅读医学杂志、参与会诊。而他的妻子胡素秋,也与同年4月退休。
同李秉权一样,退休后胡素秋仍然坚持在门诊工作。一直到85岁高龄,才恋恋不舍告别工作岗位。
李秉权曾说:“从医不是职业,而是事业,作为一份事业,要奉献一生。”
夫妻俩都为医学奉献了一生,获得了诸多荣誉,践行了将从医作为事业的神圣诺言。
退休后,依旧忙忙碌碌的李秉权开始思考起了生与死的意义。
彼时,他已功成名就。
不光行医救人一辈子,也培养了不少栋梁继续发展医疗事业。可回想起往事他依旧感到悲凉和遗憾。
胡素秋与子女合影
早年,李秉权还处于学生时代时。由于资源匮乏,全班五六十个同学只能围在一副骨架边研究和学习。兵荒马乱的年代,骨架标本屈指可数。
李秉权只能约上其他同学们,冒险跑到葬岗挖尸骨制标本。这段经历深深刻在李秉权的心里,令他久久难以忘怀。时至今日,这一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李秉权的母校,遗体依旧不够用。
本应由2到3人实习解剖的遗体,依然按照32到35人分配一具遗体的标准进行。现存的遗体不足以满足教学活动,临床科研也因遗体不足受到了严重影响。
从医近50年的李秉权为此深感忧虑,可已为老朽的他还能做些什么呢?李秉权陷入沉思,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彻底开悟。
沈教授遗体做成的骨架标本
李秉权到青岛医学院拜访参观期间,看到了自己曾今的恩师沈福彭教授的遗体被制作成一副骨架。
摆放在标本室内,供医学院的学生研究学习。
2000年年初,李秉权开始频频向妻子和子女提出死后要捐赠遗体的要求。
一开始,家人都无法理解李秉权的选择。毕竟大家都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印在脑海深处。
如今李秉权时日无多,竟然提出这样的要求,胡素秋和儿女们一时之间都无法接受。
李向新双眼噙泪,出门冷静,思忖了好半天,才理解了父亲的选择。
李秉权死前悠悠说道:“行医一生,有三件幸事,儿女常伴膝边懂事孝顺,老伴相濡以沫相守一生,书房内还有上千册珍藏的医学典籍不可多得。”
李秉权、胡素秋遗体制成的骨骼标本
李秉权一生节俭,只为节约洗衣服的时间,买过一件方便打理的昂贵皮衣,再无其他贵重物品。
2005年3月8日,李秉权教授夫妇一同填写了无偿捐献遗体申请表。
胡素秋终究还是选择追随丈夫,一同上交了遗体捐献申请表。
21天后,李秉权寿终正寝。家人按照他的意愿,没有进行复杂而冗长的追掉仪式。
而是按照他的意愿和捐赠协议,将李秉权的遗体捐赠给了他的母校。自此,李秉权又多了一项头衔,云南省医学界捐赠遗体第一人。
李秉权走后,胡素秋伤感不已。
继续留在两人共同生活的老房子里,同时继续着医疗事业,看病问诊。
众人悼念李秉权、胡素秋两位“大体老师”
两人的子女担心胡素秋一人生活会有诸多不便,多次给胡素秋做思想工作,劝她搬来跟儿女们一起居住。
面对子女的好意,胡素秋淡然一笑,摇摇头表示拒绝。老房子是她和李秉权共同的家,只有生活在这里。
将一切保持原样,她才会有李秉权从未离开过的感觉。
胡素秋思念丈夫时,就到昆明医科大学的生命科学馆里默默盯丈夫的骨架好几个小时。
有时胡素秋嘴里还会念叨两句:“你放心,我很快就来陪你。”
85岁那年,胡素秋的腿脚越来越不利索。记忆力也下降的厉害,只能无奈地离开了门诊回家休养。到了2015年冬天,92岁的胡素秋油尽灯枯。
临走前,胡素秋嘱咐儿女,务必要将自己的遗体也捐赠给母校。
胡素秋遗体捐献仪式
2019年9月25日,在学校的安排下,胡素秋的骨骼标本制作完成之后。
与李秉权的尸骨立在了一处,成为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一到最靓丽的风景。这对医学伉俪,相爱相守一生。
经历死别十四载之后,又以一种最为特殊的方式“重逢”。他们的爱情得到了延续,他们无畏的精神也将被后人继承。
昆明医科大学的讲师们,总会不厌其烦将李秉权和胡素秋的故事讲给每一位新入学的学生。
让这份刻骨铭心的爱情和为国牺牲的精神永不蒙尘。
山东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副教授李宁曾说过:“没有大体老师,就没有解剖学。”
李秉权、胡素秋合影
多亏了有李秉权夫妇这样的“大体老师”让学生们学习完理论知识后,能够亲自上手实践,才能巩固学到的医学知识。
在之后职业生涯中不错一刀,挽救患者生命。
在生命科学馆内,李向新等人看着父母的骨架久久不愿离去,他们有留恋有骄傲。
李秉权和胡素秋将老一辈知识分子孜孜不倦、甘愿付出、不图享乐、死而后已的优秀品质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正是有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国家才能实现民族复兴。
李秉权和胡素秋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他们遗体制成的骨架标本更会永远屹立在生命科学馆的入口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医学院学生砥砺前行。
李秉权、胡素秋儿子李向新
观众朋友们如何看李秉权和胡素秋这对医学伉俪?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您的认可是我们继续创作的不竭动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