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创建,有这位宝山人的身影
提起复旦大学,这所国内外知名的高等学府,几乎无人不晓。但你可知,复旦大学的前身就是创立于吴淞的复旦公学,而且在其创立过程中,得到了一位宝山人的倾力相助。
点击观看视频
袁希涛(1866年-1930年)
字观澜,又名鹤龄,清光绪举人,清末民初教育家。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城厢人。
1897年,32岁的袁希涛考中了举人,到上海广方言馆任汉文教习。他由此接触到新学,并很快意识到教育强国的重要性。袁希涛回到家乡宝山,创办了宝山县学堂,蒙学堂。
1905年6月,《时报》刊登出一则新闻,宣告前震旦学院解散。震旦学院原是著名教育家马相伯捐献家产,借助法国教会力量创建的一所新型大学。为了反对教会的压迫,全体师生愤而离校,并决心筹建新校,更名为“复旦公学”。
当时,宝山县的袁希涛因为在家乡倡导新学,在教育界以热心办学著称。于是,马相伯找到了袁希涛等热心人士,筹办“复旦公学”。在一无校址,二无经费的困境中,马相伯、严复与袁希涛等人多方奔走呼吁。两江总督周馥拨银一万两,划吴淞营地七十亩作为建校地址,并暂借吴淞提督行辕作为临时校舍,1905年中秋节,复旦公学终于在吴淞镇正式开学。
在辅佐马相伯筹建复旦公学的过程中,袁希涛个人累积负债六千余两。都由他逐年默默偿还。这位出生于宝山的教育家,一生倾心于教育事业,为教育强国的理念不遗余力。
从1905-1937年间,吴淞一带曾先后出现复旦公学、中国公学、同济大学、国立上海医学院、吴淞政治大学、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吴淞水产学校、国立劳动大学农学院等多所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发展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吴淞“大学城”之所以形成,离不开一批立志教育救国古装片的仁人志士,借助吴淞独有的地理和区位优势,发愤图强、兴办教育。这也是先辈们留给宝山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来源:上海宝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