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高考”遇上疫情:从上网课到报志愿 考生家长在改变
2020年山东高考济南一中考点门口。澎湃新闻记者 张家然 实习生 李卓燃 图
7月7日,2020年高考首日,1071万考生走进考场,其中山东考生超53万人。
对于山东高考生而言,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高考改革试点落地首年,高考时间延期一个月,考后最多达96个志愿的填报……高考,仿佛全然换了个模样。
“新高考”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居家网课、疫情常态防控下的在校学习,这些不仅是学校教学模式的大转变,更是考生备考心态的一次大考验。
“新高考”改变的不只是学生,还有家长。除了学习帮孩子选科和志愿填报,还要经历长期在家与孩子的各种摩擦。
“从不适应到习惯”,这是不少山东家长和考生一致的感受。
“初中赶上‘新课改’,高中又赶上‘新高考’,这些孩子可能就是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吧!”一位考生家长笑着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这样评价。
几家欢喜几家愁
疫情,猝不及防地打乱了考生们原有的复习步伐。
高三学子们原计划2月份要回校备考的,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他们只能在家中上网课。
“肯定是不想让他在家中学习的,家里很容易走神。”刘民是山东济南一名高三学生的家长,在家上网课期间,他和孩子就在家学习的方式产生了不少争吵。
为了配合学校的安排,刘民买回了两箱A4纸用于帮孩子打印错题。为了防止儿子玩电子设备,每天在儿子写完作业之后,他要用手机拍照帮儿子上传作业。
刘民高度紧张的神经影响到了他和孩子的关系。开学时间的一拖再拖曾让他感到分外的焦虑和纠结,“即便他在努力学习,但我还是认为他在玩,没把心思放在高考上”。这种焦虑外化为对儿子不断地口头督促和斥责,他感觉自己“像唐僧一样”。
不可避免的争吵终于爆发了。一天晚上十二点,儿子困了,可是作业还没有写完,刘民无论如何不让儿子去睡觉,“必须写完了再睡”,而原本就压力很大的儿子也忍不了了。二人吵了起来,吵架的声音几乎整栋楼的住户都能听到。
自那之后,父子俩进入了僵持阶段,谁也不理会对方,直到模拟考试的来临。
儿子的成绩始终稳步上升,这说明他一直在认真备考。看到模拟考试的成绩,刘民才发现自己错怪了儿子。
“其实那些不过是他正常的休息和娱乐。”刘民反思道,“这种过分的严厉不过是父母和孩子的互相伤害。不能因为高考分数就破坏了家庭的和谐。”
另一边,高三学生张灏和他的家长反倒因居家学习缓和了彼此的关系。
张灏回忆,刚开始上网课时,设备和系统都不太完善,因此经常出现问题,自己的精力也无法集中。
为此,他在家中设立了一块“学习区”。这块区域在他学习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进入,这样他会更容易静下心来。张灏认为,只要找到了合适自己的学习的地方,在家和在学校复习效果是差不多的。
除了“学习区”之外,张灏的家长为他设立了一块“运动区“。张灏很喜欢踢足球,由于疫情的缘故加之快要高考,这种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张灏家长都不再让他参加了,但是适当的运动还是有必要的。没事或者学习累了,张灏就会在这块地方简单做做运动,恢复一下精神。
张灏家长觉得,在家最大的好处是让彼此都更了解了。
张灏是住校生,以前两周才回家一次,家中还有四岁的妹妹需要照顾,因此与父母交流很少。这次长时间在家,张灏与父母之间多了很多沟通。
他的家长说,孩子和他们原来想象的有些区别,高中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在他身上出现了,比如和异性同学的过多接触,容易眼高手低等等,“但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正确地引导就好了。看到孩子长大了,我们还是很欣慰。”
既来之,则安之
关于高考延期,各家有着不同的看法。
3月31日,得知了高考延期的消息,张灏在QQ空间里发表了一条说说,内容是人民日报官微关于高考延期消息的海报,上面配字“既来之,则安之”。
张灏觉得,因疫情推迟了考试时间没什么不好的,反而让他的复习时间更多了,“有点遗憾的是,假期少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不过仔细想想,十二年都快熬出头了,再加一个月的付出很难吗?”
张灏的妈妈却有些焦虑。自从得知了高考延期的消息后,她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反复地去搜看相关的信息,包括非典那年的高考安排,也找了很多孩子已经上大学的家长咨询。
其中一位家长告诉她,所有家长都希望在高考期间能努力做到最好的,但是人无完人,肯定会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不要因此而感到内疚。
正是这段过来人的话,让张灏妈妈“逐渐放松下来”。另外,她通过把部分注意力放在张灏妹妹身上和专注工作,缓解了这种压力。
高三考生家长李泓反而感觉,高考延期让孩子更加努力了。
“原本我女儿成绩就属中等,这样一延,她倒是有更多的时间去查漏补缺。”
从寒假开始,李泓就给女儿报了辅导机构的线上网课,系统地进行复习,这也让她在得知开学延期和高考延期时没有那么慌张。
“这是我女儿学习最努力的一年,也是我们矛盾争执最少的一年。”李泓说,这段时间,她更多是以沟通为主,尽量理解孩子的压力和负面情绪,避免正面冲突。
刘民也是有些庆幸延期。“本身在家环境就和在学校不太一样,如果按原来的时间考试,刚到校上课接着要考试了,延期后孩子能有一个稳定的状态。”
最多填报96个志愿
高考选科目和新的志愿填报方式,也是今年高三学生和家长绕不开的问题。
今年的山东高考采用“3+3”模式,除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为必考科目外,另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选科就像穿鞋子,关键是合不合脚。”在选科这一点上,上述三位考生家长的态度出奇地一致,都是认为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千万不要强迫。
不过,在思考去哪里读大学的问题上,李泓和女儿产生了分歧。女儿想学传媒,对南方的高校更感兴趣;而李泓认为,孩子成绩中等,如果留在山东本地,能上一所综合实力还可以的高校。
另外,山东今年的高考后志愿填报方式由往年的“院校+专业(类)”改为“专业(类)+院校”。在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仍设置平行志愿,以普通类常规批志愿填报为例,该批次3次志愿填报,以“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每次志愿均可填报最多96个志愿;艺术类和体育类填报则最多不超过60个。
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解释称,96个专业志愿是允许填报的最大志愿数量,考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据高考成绩、专业遴选等情况综合考虑填报,可以填满所有可填志愿,也可只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
刘民向澎湃新闻讲述了他与孩子模拟填报志愿的详细经过。先是根据志愿填报指导手册选择合适的专业,光是选择这些专业就用了他们三天时间;然后要将96个志愿排序,这又耗掉了一天半的时间。整个填报志愿下来,要用上四五天的时间。虽是这样,刘民仍然觉得,为了能选到孩子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也很值得。
“今年是山东新高考第一年,谁都没有经验,不光是孩子和家长,老师和学校也是逐渐摸索中前进。”张灏家长说,“其实孩子比我们家长要紧张,毕竟这场考试决定的是他们的前途而不是我们的,家长只能是辅助。”
谈及对于高考的准备,三位家长颇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
刘民最近一段时间都待在家里没再下楼了,每天按时测温,因为这“不仅仅是我一家孩子的事,也会影响到其他的孩子”。
“顺其自然”是李泓对女儿的叮嘱,她认为,无论考得好也好,坏也罢,能经历这样一次考试,已是人生中难忘的经历。
采访的结尾,张灏告诉澎湃新闻,“考完试,我就可以去踢球了。”
来源:澎湃新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