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博士生招录试点“申请制”遇难题

  国内教授推荐信来得太容易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官网”上,一条招生公告十分醒目:2012年博士研究生选拔将施行“入学申请考核”方式。

  所谓“入学申请考核”,其实就是国外很多大学在研究生招录中通行的办法——申请制。和国内多数高校“笔试+面试”的传统考核方法不同,申请制模式下,考生不用再参加专业课和外语笔试,只须提交个人申请材料,通过学院筛选就可接受面试。

  华东师大思勉高研院并非第一个“吃螃蟹”者,今年以来,国内几所顶级名牌大学都开始试水“申请制”。有人担心,新的招考模式固然“与国际接轨”,但让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存疑——没了笔试,是否更有利于“关系博士”钻空子?但圈内人的担心恰恰相反:实施申请制的阻力,或在于国内大学教授写推荐信太随意。

  申请制,三份材料很关键

  “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生,三流的博士生。”坊间对国内名校的生源,素有这样的说法。

  “博士生的招考模式,必须要改了。”知名历史学家、华东师大思勉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许纪霖,道出了众多名校力推博士生招考新政策的原因:博士生考试不比中小学生考试,考察的重点不再是学生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而是有没有较强的学术和科研能力。可传统的笔试还在考知识点,难以替大学选拔研究型人才。

  其实,在思勉高研院公布2012年博士生招生办法前,今年9月,作为国内高校排头兵的北大和清华几乎同一时间宣布,两校的部分院系将在2012年博士生招考中实行“申请制”。而早在2007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就开始在博士生招生中试点“申请-考核”制。此后该校加入试点的院系已增加至10个。

  实行“申请制”后,考生的应试准备工作,就彻底变了。

  根据思勉高研犯罪片院博士生招考办法的相关规定,有意报考的考生必须在12月14日前递交个人申请材料。

  许纪霖向记者介绍,一堆申请材料里,“重头戏”主要是三大件:一是考生的个人陈述,考生须用一定的文字篇幅介绍自己的学术志向和研究计划,此举主要针对以往那些靠死记硬背考上了博士,但又研究方向不明的糊涂考生;二是提交两篇标志性学术论文,“论文不一定非要发表在核心期刊上,通过看学术论文,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出一个学生的基本资质和学术素养。”

  讲到第三份关键的申请材料——知名学者推荐时,许纪霖却表示出一点担心。如今的大学里,学生要拿到教授的推荐信,不仅不难,而且太容易,但这恰恰给“申请制”的实施带来了麻烦。

  推荐信几乎成“统发稿”

  正在被国内一些名校引入的“申请制”,不是制度创新,而是一种博士招考制度的“移植”。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东亚地区的高校,申请制都是大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录中的通用方法。但在这些学校,与申请制共生的,还有大学教授们用自己的学术信誉建立的信用抵押,即推荐信制度。

  “一封有效的推荐信,可以很有力地帮助我们遴选考生;可在国内大多数高校,推荐信有是有,但基本‘名存实亡’。”许纪霖有些感慨,同样是大学教授,推荐信的书写质量,从另一个层面展现着国内高校师资与海外名校的差距。

  在国外,教授一般不会给自己陌生的学生写推荐信;即便给自己的门徒写,也会字斟句酌,客观陈述学生的学术水准,给同行做参考。由此对比国内大学,一些教授的行为让人心忧:有的教授为图省事,欣然鼓励学生自我推荐,然后潇洒地在信末署名;更常见的情况是,很多教授写的推荐信几乎是一纸“统发稿”,诸如“专业基础较为扎实,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这类套话充斥全文,任何一个学生改上自己名字都可以套用……这样草率出炉的教授推荐信,势必无法被用作招生参考。

  许纪霖说,一封合格、有效的推荐信,通常要清晰交代老师与学生的师承关系:或是学生听过老师的课,或是共同参与一个项目的研究,或是参与对学生科研的指导。“在国外,教授写的推荐信一旦失实,会失信于同行,进而影响自己在学术圈的地位。”

  学术把关机制难以效仿

  但是,这种完全依靠教授自律而组建的学术把关机制,国内大学效仿起来,有些难度。

  “本土大学教授的学术资信和学术自信还没有充分建立。”复旦大学一位教授有感而发。说到推荐信效用,他举了一个实例:假设你是哲学系的研究生,一旦拿到哈贝马斯(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的推荐信,估计你申请国内名校哲学专业博士生就很有戏,甚至连教授们都会对你另眼相看;可在国外大学,哈贝马斯就不这么管用。任何教授的推荐信,只在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内才有效。超出这个偏狭的方向,即使名头再大的专家、教授,跨界作保就被视为无效推荐。

  这位教授顺而谈及对博士招录实行“申请制”的一点担心:在国内大学,一些教授由于是行政“大牛”或学术“大牌”,在招录研究生时通常有较大的话语权。有时候,招不招一名考生,最后就是学科点主要负责人或者学院主要领导的一句话。“这种‘一家独大’的情形不改观,申请制移植到本土高校,难免会走样。”

  正是基于这些“必要的担心”,思勉高研院去年在博士生招录时,第一次小范围地做了“申请入学考核”的实验。为了防止个别教授“话语权过大”,当时就专门设立了一条规定:任何一名参加面试的考生,必须获得全体参加面试的教授三分之二以上的投票,才能被录取。

  “社会上可能有一种质疑,认为申请制取消笔试,降低了选拔门槛。可事实刚好相反。”

  全程参加面试的许纪霖,对去年的招生结果感到满意。他的印象中,去年的考生虽然总量不多,但仍能检测申请制的选拔效果。比如,有的考生投奔“申请制”是因为英语不够好;有的考生是不愿意为参加专业课笔试而准备,想碰碰运气……这些试图“钻空子”的学生,都在面试中被淘汰了。

  但许纪霖仍然认为,申请制作为国外大学招录研究生的成熟制度,要整体移植,本土高校还须进一步优化学术土壤。“在完成这个步骤前,小范围试点尚需谨慎,不宜在学校大规模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