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老师,一个都不缺席!成大附中扛起“性教育”大旗!
“我也不敢向任何人说起,包括父母,后来他威胁我,侵犯了我多次,后来我一直在学校,不敢回去。”
日前,云南昭通中学女生宿舍产子被媒体报道。
当事人在一段视频中自述,她今年16岁,事发时在当地一中学读初一,此前曾遭同学父亲强奸,不敢说出来。
被侵犯后,她甚至不知道自己会怀孕。直到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才明白怀孕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不知道怎么办,又不敢给任何人说起,很害怕很无助。”
5月上旬,她在学校宿舍内分娩时大出血,宿管阿姨听闻婴儿啼哭声后循声发现了她,并联系校长,将她紧急送往医院。
5月25日,云南省镇雄县公安局通报:立即开展调查,于5月7日立案侦查。
当事女生的哥哥接受采访时称,他们一家因此事在当地饱受争议,甚至遭到人身攻击。
他希望妹妹的事情,能引起更多的相关部门的重视。
对一个16岁少女而言,从怀孕到分娩的时间是一段噩梦。16岁女孩的悲剧,引发了网友对“性教育”的高度关注。
有个网友说得很好:
“我们的性教育课程为什么迟迟开不起来,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孩子遭遇性侵害之前,告诉他们如何正确地保护自己。”
性教育这堂课,成大附中扛起大旗!
学生、家长、老师都不缺席!
2021年,在开展与实施“防性侵教育与性教育的最佳主体”调查中,更多的人认为学校和父母应该承担起防性侵教育与性教育的责任。
5月31日至6月1日,成都大学附属中学(简称成大附中)主动扛起“性教育”的大旗,学校联合四川省性学会与四川省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大大方方地把“当我们相遇在花季”性教育讲堂,呈现给初一初二学生、家长、老师。
本次讲座由四川省性学会副理事长、成都大学心理学教授、四川省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主任苟萍老师主讲。
谈“性”不再色变!
学生篇:
“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
初一、初二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会对自己的身体变化、情感变化等产生好奇和困惑。
在和学生的讲座中,苟教授通过“与自己相遇”“与他人相遇”“与集体相遇”三个层面剖析了初一、初二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与性有关的身心成长问题,如青春期生理变化的烦恼、外貌焦虑、探索性倾向、了解有关性的法律、如何处理同伴关系和情感等问题。
在讲解青春期与同伴构建和谐关系时,苟老师不断强调“自爱、尊重和善意”的必要性,只有自爱自尊,尊重他人,对他人表达善意,做负责任的决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才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事半功倍,提高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数。
讲座最后,学生们积极踊跃与苟老师进行互动问答,谈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烦恼,分享自己遇到的温暖感人事件。
在一对一的互动问答中,学生们更加明白“自爱、尊重和善意”的意义,他们在勇敢承认错误的环节,知道了相处时要顾及他人感受,知道了尊重同伴的重要性,积极地与同伴讨论恰当的交往方式。
热情的问答环节,让不少学生依依不舍。对“性教育”这堂分享,他们用如雷班的掌声给出认可,分享自己不凡的“收获”。
谈“性”不再色变!
家长篇:
一句句“感谢”,一声声“赞同”,700多位家长实名点赞“与青春期孩子谈性说爱”的性教育讲座。
与家长交流的讲座中,苟萍老师多次强调:“性,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客观事实”。
尤其是当苟老师提到,青春期孩子悦纳自己与尊重他人,与青春期爱情、关系和防性侵之间的关系时,更是引起在线家长的共鸣。
她从“如何与孩子一起应对青春期的变化”“如何正确处理异性关系”“面对敏感话题,家长如何应对”三个方面,深度还原一个个生活案例,认真剖析学生生理、心理、行为等变化,丝丝入扣地为家长分享“在构建亲子关系、防范性疾病和性侵害等方面,性教育如何对青少年成长起到积极作用”的教育指导。
如此细致的分享,让不少家长表示收获颇丰,不仅自己对性教育有了很大的转变,对亲子沟通也有了全新的认知,未来也会持续学习性教育,让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
谈“性”不再色变!
学校篇:
2021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中,曝光性侵儿童案例223起,受害儿童逾569人。223起案例中,受害人为女童的203起,占比91.00%;受害人为男童的17起,占比7.60%;从受害人数量上看,569名受害儿童中,女童462人,占比81.20%;男童107人,占比18.80%。
这一组数据背后,隐藏着两个关键词:性教育、未成年。
性教育缺失,带来的往往是一连串青少年被侵犯的惨剧。
面对性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很多学生、家长、老师谈“性”色变的现实情况下,成大附中为了此次性教育讲座能带来更多实际效果,做了很多前期准备。
学校联合四川省性学会对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家长、教师进行了性教育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有的放矢的筹备了此次线上、线下系列讲座。
成大附中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少年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性教育的学习不会只有一次,也不仅只针对初中学生,而是会成为常态化的、全面性的一项教学任务,针对全年龄段学生的学年课程,让学生和家长能够‘平稳’、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与此同时,学校也将加强家校沟通渠道,为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