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读 | 与周国平共读一本书《苏东坡传》读书笔记点评③:做人贵在问心无愧,处世
“与周国平共读一本书”
共读林语堂《苏东坡传》读书笔记点评③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
王尖、魏欢欢、苏国彬所撰写的
三篇读书笔记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周国平馆长
对王尖“《苏东坡传》读书笔记”的点评
作者是一个有很强自学能力的人,他边读《苏东坡传》边做功课,在历史事件、人物关系、诗词作品三个方面做了许多关联性笔记。其中,有连接旧知,有寻求新知,也有澄清某些先入为主的“偏见”。因此,整本书读下来,就自觉对苏东坡其人有了大致清楚的了解。我欣赏这种认真而有条理的学习方式。
有意思的是,因家里有孩子在读小学,笔记中有一个部分,是把小学语文课本中王安石、苏东坡的诗词共9首找出来,一一核对写作的背景,诠释作品的涵义,很有自己的心得。家有小学生的人多矣,我只看到他有此心此举。
作者不只是做功课,提升认知,也把自己放进去,拷问心灵,如此发问:“如果我是苏东坡,在身处那种际遇时,我会怎么做?如果我是他身边的亲人、朋友,我该怎么做?”问得好。他如此总结整体的印象:“纵观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他没有因为失势就失去自己的人生乐趣,不论顺境、逆境,都活出了自己最想要的人生,不曾纠结、愤懑,苏东坡一生心都没有乱。”最后一句总结得好。
■■■■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文 / 王尖
上下滑动赏阅文章
读完《苏东坡传》,前后历时将近一个月,这次读得很慢,是因为在历史、诗词、人物关系等三个方面做了许多关联性笔记,将许多旧有的知识重建了一次连接,也是舍不得一蹴而就地把文字读完,想借着“与周国平共读一本书”的契机,读好一本经典,读懂苏东坡。直至在线听完周国平馆长解读“真性情”的讲座,终于达成所愿,算得上是自身阅读素养的一次里程碑式提升。
如果将这本传记定义为苏东坡的人生画卷,于我而言,这次阅读既是具有艺术风情的诗词之旅,也总览了北宋的历史与政治大事件,更有倾听作者讲述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林语堂评价说,他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我也伴随这种洒脱一路走、一路看,遇到有意思的就驻足停留,遇到不明白的就核对查勘,不觉间做了许多功课,回顾这些章节剪影,仿佛真有如看到影像一般。
令人意犹未尽甚至些许遗憾的是,读《苏东坡传》不像以往做某件事或处理某项工作,做完即是终结。这次阅读在给我带来认知提升的同时,更多是激发了许多感想,有些是我坚信无疑的判断,更多的则是义愤和惋惜,尤其读到最后苏东坡去世那一章节,终于忍不住掩卷长叹。如果我是苏东坡,在身处那种际遇时,我会怎么做?如果我是他身边的亲人、朋友,我该怎么做?苏东坡到底是谁,是圣人还是凡人?
一
《苏东坡传》是一部严谨的作品,林语堂在写作过程中,对苏东坡的经历和事件做了大量考证,相关人物说的话均有所本,各类资料亦各有据,并以文学的手法描绘出主人公的个性特点。
除了历史上的苏东坡,还有很多民间演绎版本的苏东坡。我在读《苏东坡传》之前,是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偏见”的,伴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些偏见也逐渐消解。此前心里那几个“疙瘩”,分别是关于苏东坡与高俅、苏东坡与佛印、苏东坡与乐伎。因这几件事情,导致我多年来对苏东坡的不理解,甚至是不喜欢。
第一,苏东坡是高俅的引荐人。多年前读水浒传,就发现了这样一个事件线索,高俅因作恶被逐出京城,到江苏临淮州投奔开赌场的柳世权,后因宋哲宗大赦,于是重归东京,紧接着却依托董将仕、苏东坡、王诜三人,短时间内连“跳”三次直至成为宋徽宗赵佶的亲随,官封殿帅府太尉,终为国家大患。
高俅能够得势,与这三位“引荐人”有直接的关系。因高俅是众所周知的泼皮、破落户,所以董将仕、苏东坡等一行人都避之不及,于是逐级“转赠”。查书确证,见《水浒传》第二回目:“苏轼心想:‘我这里如何安着得他!不如做个人情,荐他去驸马王晋卿府里……’,于是留高俅在府里住了一夜,次日写了一封书呈,使个干人,送高俅去小王都太尉处。”
按理说,对待高俅这种恶人,只需要拒之门外就可以了,就像东京的老百姓一样。可是水浒里的苏东坡因怕伤了亲戚朋友的面子,又怕得罪高俅,于是选择把他送走。应验了民间的说法,瘟神来了,不是拒瘟神、消灭瘟神,而是送瘟神,至于瘟神祸害到哪里,那就不管了。当年读水浒这一段,我也因此认为苏东坡的行为缺乏正义感,也是一种小人心态。
试想初高中的少年读小说,自身正在构建知识体系,心理认知并不全面,是非黑白泾渭分明。现在再做审视,判断应是《水浒传》对这件史料做了特别的加工,不可当正史解读。据考证,高俅是确有其人,但并非像小说所描述的那样无恶不作。
施耐庵可能是不喜欢苏东坡,拿他开玩笑,一次调侃。
第二,苏东坡与佛印的轶事。民间有许多关于苏东坡与佛印的传说,其中以“佛与牛粪”最具代表,康震教授、于丹教授都在讲座中说过这个故事。苏东坡与佛印一起打坐,坐了很久,苏东坡看着佛印身上的黄袈裟说:“我看你越来越像一坨屎”。佛印听了却心态自若端坐如前,苏东坡忍不住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我看你越来越像一尊佛”。苏东坡大喜,回家告诉苏小妹说他赢了,苏小妹却说他又输了……
这类故事不知是真是假,经考证并无苏小妹其人,大概只是坊间笑谈。
第三,苏东坡与乐伎。苏东坡为结发妻子病逝所作悼念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令无数人感动,这是我很长一段时期对苏东坡爱情观的共情基础,但是统计《东坡乐府》存词三百多首中,直接题咏和间接涉及歌妓的多达一百八十多首,前后两者对照,我始终觉得反差太大,颇有抱憾。
查勘资料得知,青楼狎妓在宋代竟是合法的,甚至还有所谓官妓。其根源是在乐籍制度,最早始于西汉,乐伎是被连坐的犯人妻女,被籍入专门的名册,历史上也多有堕入乐籍的才女。宋朝官场交际应酬确有官妓作陪,只是后人对此并不知其全貌,加之当代的教科书替古人做美化粉饰,不提及这些风月之作。
苏东坡似乎并不刻意回避以充道统,没把这当回事。其涉及妓女的词也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看来也算得是真性情。
二
王安石是历史文化名人,他的《元日》《梅花》这些诗作小学生就能背诵,堪称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则是孩童们最早接触的古代英雄人物,“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他亦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史学家,著有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对比此二人,王安石、司马光先后都位居宰相,主掌国家大权。王安石被称作“拗相公”,他主张变法为国谋求福利,可他一遇到政敌反对,则暴跳如雷,施以严酷的手段,甚至被比作希特勒。司马光则是反对派首领,在他主政后立即废除新法,完全不顾新法推行的好坏,一律废除,并且惯以对道德理念的执着,面对具体情况不做区别对待,这种施政方式也有明显偏颇。
待探究的是,好的文化人就一定是好的政治家吗?
因我家孩子在读小学,我把小学语文课本找出来悉数了一遍,其中关于北宋时期的文学作品,以王安石、苏东坡为代表,苏东坡有5篇,王安石有4篇。分别是苏东坡的《赠刘景文》《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望湖楼醉书》《游蕲水清泉寺》,王安石的《梅花》《元日》《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仅是寥寥数首诗词,似乎也能读出一些内在联系。
新政伊始。《元日》作于1070年(宋神宗/熙宁三年),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新政,他坚定地认为,通过实施变法,能带领国家摆脱政治、经济的危机,以及受外敌侵扰的困境,因联想到变法新气象,有感于创作,满是欢快愉悦、积极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政局动荡。《泊船瓜洲》作于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变法遭遇反对势力的攻击,王安石已被迫辞去宰相职务,此次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诗篇描绘春天景物,实则触景生情,表达对此番做官的无奈和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时代终结。《梅花》作于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被小人出卖,导致第二次被罢黜,心灰意冷,遂独居于钟南山脚,表达了孤独的心态和艰难处境,比照傲雪凌霜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就所摘取的七年间三首诗作,王安石历经两次拜相、罢相,人生坎坷起伏,诗中所表达的满是因政治得失而做出的人生感悟,诗文的风格和所表情怀变化极大。
历史犹如一个平行的时空,个人身处其中时并不自知,各自扮演划定的角色,似是当事人做出的判断,实则是无形的力量引导着发展,期间每个人都彼此影响。
王安石在推行新政时,持异议者皆遭撤职议罪,“旧党”被压制、迫害,堪称一段血雨腥风的政治屠杀。苏东坡初入仕途就卷入新旧之法的争议,他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贴近旧党,但他不偏激,主张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张讲究执行策略。对照苏东坡在同时期面对人生起伏所做反应,则是另外一番景致。
初遭贬谪。《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作于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此时是戴罪之身,虽然孤寂、苦楚,但在游蕲水清泉寺时,借着优美宁静的山林景致,表达出乐观旷达、激励奋发的精神。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偶得同情。《题西林壁》作于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苏东坡由黄州改迁至汝州,谪居地离京师更近,似是重启官运的征兆,是皇帝愿意冰释前嫌的好意。苏东坡行径庐山,在描绘景色时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隐喻对扑朔迷离的政局的见解,即新旧两党因立场不同,各自结论也不同,人们置身局中,不免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这首小诗所蕴含的哲理,指引了无数后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论官场沉浮,相反两派的领袖王安石和司马光均未脱开此种命运,王安石因“推行”新政始允为相,司马光因“废除”新政始允为枢密副使,政治即生命,政坛恩怨占据整个人生。喜怒哀乐、命运,甚至是生死,完全依皇权决定,人生意志太过决绝,何尝不是凄凉。
苏东坡虽然也受到王安石变法的影响,但只是政见不同,他们算不上政敌,甚至两人在晚年和解了。以心胸豁达的角度来看,苏东坡较之同时代其他人更加豁达、开放。
三
《苏东坡传》全书共四卷二十八章,直到第十九章、二十章,苏东坡终于得势!但这两个篇章非常短暂,读的并不过瘾、不痛快,觉得苏东坡一生得势的时候太少了,他一生不开心的时候实在太多。自第二十四章至终结,苏东坡终进入了漫长的流放岁月,一路坎坷,元佑大臣数百位受苦难折磨的,只有苏东坡一人是外放大庾岭以南,更只有他一人贬谪到域外之地。
让人欣慰的是,在远离政治与权力的边陲,在当权者的眼中,已算得是巨大的打击,可苏东坡每到一处,都受老百姓的爱戴,得到朋友的支持,找到自己的乐趣。
第一,老百姓爱戴苏东坡。
但凡苏东坡所在地,从眉山到东京,再经杭州、密州、徐州、颖州,直至黄州、惠州、儋州,上至皇帝和皇太后,下至基层官员和老百姓,无一不是欣赏苏东坡的文采,喜欢读他的诗,愿意和他做朋友。正如苏东坡所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人们记住了伟大的诗人,历史会淘汰渺小的政客。
第二,朋友们追随苏东坡。
苏东坡的朋友遍天下,我对其中两位很是赞叹,一是道士吴复古,二是佛教徒卓契顺。
苏东坡遭遇贬谪时,吴复古几次不远千里探望。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吴复古到黄州探望;苏东坡被贬到惠州,吴复古闻讯赶往定州、扬州间与苏东坡作别;苏东坡再贬琼州,年逾九旬的吴复古不畏路途遥远艰难,专程再赴海南探望。苏东坡感叹:“子野奋然而至者,可谓勇于义矣”。
在苏东坡初到惠州时,与家人无法建立联系,卓契顺甘愿步行七百里给太湖地区苏家送信,说道:“惠州也不是在天上,若是走着去,总可以找得到”。卓契顺步行出发,三个月风餐露宿终将书信送达,讲出了一句可比哲言的话:“我正因为无所求,才到惠州来的。如果有所求的话,早就往汴京去了。”
苏东坡与朋友们的故事,无不令人感动!因为有朋友,身陷囹圄也能过出生活的滋味。或者说,因为有朋友,生活有了滋味,亦是因为他生活得有滋味,所以才聚集了那么多朋友。
第三,苏东坡总有自身的乐趣。
在黄州四年,那是苏东坡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官场的打击只是外在的,苏东坡很快就完成了新的人生定位和转变。譬如在住地开垦、下地务农,譬如游览自然风光、缅怀故人,所作《 赤壁赋》《 后赤壁赋》和《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为中华文学、艺术、哲学都做出巨大贡献,苏东坡本人亦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正如后人评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再到惠州两年半,苏东坡在此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岭南在中原看来,是瘴气流行、蛇虫出没的荒蛮之地,苏东坡关注民生疾苦,积极推进改恐怖片善革新,传播插秧技术、建造水碓水磨、施医散药、修桥筑堤等等,在他眼中所看到的是比杭州西湖更大的惠州西湖,直至现今都能在惠州各处看到苏东坡的足迹。
可谓“东坡到处有西湖”,苏东坡为惠州这座城市留下了千年荣光。
直至儋州四年,苏东坡亦在风烛残年竭力扶助这片域外之地。先是劝农,从思想上开导农民,劝黎族百姓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而后在艰苦的环境里,创作了诗词140余首、散文100余篇、书信40余篇,对《易传》和《论语》进行修订。苏东坡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求学,更是培养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
据记载:“北宋苏文忠公来琼,居儋四年,以诗书礼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苏东坡堪称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四
合上书本,心绪难平。再翻看看序言、插画、诗词,感动于自己有幸与周国平、林语堂、齐白石、苏东坡四位“大家”形成了阅读上的连接,真有一种美的享受!
纵观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他没有因为失势就失去自己的人生乐趣,不论顺境、逆境,都活出了自己最想要的人生,不曾纠结、愤懑,苏东坡一生心都没有乱。
面对苏东坡,我想自己能写下的心得笔记,必然是挂一漏万。阅读《苏东坡传》,理清了许多事件和线索之间联系,以后再跟朋友或孩子讲述苏东坡时,大致能够讲清楚。可是,面对这么一位伟大的圣人,真正读懂他,大概还需要更多的时日。
在读书笔记最后
作者还附上了
书中所涉及的生僻字及其读音
现一并分享给大家
章惇[dūn] 陈慥[zào] 程灏[hào]
参寥[cān liáo] 张耒[lěi] 舒亶[dǎn]
王珪[guī] 苏迨[dài] 王弗[fú]
乔仝[tóng] 邓绾[wǎn] 王诜[shēn]
米芾[fú] 赵顼[xū] 赵煦 [xù]
赵佶[jí] 笏板[hù] 疏浚[jùn]
囿于[yòu] 拗相公[niù] 鳏居[guān]
迤东[yǐ] 紫赯[táng] 坟茔[yíng]
缗钱[mín] 犬彘[zhì] 畀以[bì]
趼皮[jiǎn] 临皋[gāo] 亳州[bó]
戏谑[xuè] 鸮鸟[xiāo] 拔擢[zhuó]
褫夺[chǐ] 多舛[chuǎn] 梼杌[táo wù]
饬令[chì] 不啻[chì] 侑酒[yòu]
水碓[duì]
第二篇读书笔记是魏欢欢撰写的《我读苏东坡》
周国平馆长的点评如下:
这篇笔记有多处可圈可点。
例如:“上天给了他出众的才华,也给了他颠沛流离的一生,很难说不是造物主制造的一种平衡。”我赞同。
对黄州时期苏东坡精神历程的概括:“他在这里,从‘拣尽寒枝不肯栖’到‘也无风雨也无晴’,完成了一个自我的蜕变和升华。”苏在黄州写了许多诗,挑出这两句概括,准确。
把柳永、秦观和苏东坡对比,同样是历经磨难,精神状态大不同,分析其原因:“因为前者的生命是有待的,他俩的追求都是向外的,当外在的期待落空,他们的生命就没了着落”;而“苏轼无待于外,他是自我完成,所以无论经历几多风雨,他都能在苦难中完成自己”。分析得到位。
对苏东坡从容面对死亡的评论:“淋漓尽致、尽情发挥自我的一生必定是了无遗憾的一生。”“所以他在临终时,告诫家人不要嚎哭以免惊扰他生命的化去,也未听从禅师要他心念彼岸往生,而是了无挂碍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言之成理。
结尾处,为不能与东坡同处一个时代而遗憾,为这样的天纵之资千年仅此一人而悲凉,但终究庆幸华夏苍穹上有这颗璀璨夺目的星星永放光芒。因此,“当浮一大白!”好,我举杯。
■■■■
我读苏东坡
文 / 魏欢欢
上下滑动赏阅文章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开篇很难,因为写苏东坡好像无论怎样写也写不出新意。千百年来,喜欢苏东坡的人数不胜数,对他的赞颂从未断绝,我不想说我也不能免俗,因为喜欢苏东坡,并不是一件俗气的事情。
苏东坡是谁?历史给他贴了太多的标签:政治家、诗人、哲学家、文坛宗主、美食家、乐天派……然而在我看来,他谁都不是,他就是他自己——苏轼,一个完成了自己生命的人。那些标签都是别人赋予他的,只是他行走于世外在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中他完成了自己感发的生命。我们仰慕他的才华,欣赏他的品格,然而最应该学习的,还是他在不甚美好的人生际遇里如何发展自己的个性,完成自己的生命。
苏东坡的家乡眉山有一个传说,苏东坡出生之时一山草木皆枯,去世之时一山草木返荣。时人都说,苏东坡的出生吸取了一山的隽秀精华,他死去时又把这一身灵气还给了山川。他的学生李廌写给他的祭文亦说:“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传说不可考,然我们却宁愿相信它的真实,因为苏东坡就是如此一个天生神秀的人物。上天给了他出众的才华,也给了他颠沛流离的一生,很难说不是造物主制造的一种平衡。
然而,苏轼除了天赋的才能我们常人没办法求取外,有没有可以经过后天自己的努力来提升和改造的部分呢?毕竟,钟灵毓秀是一回事,后天若不加以呵护培养,也很容易成为“伤仲永”那样的人物。
苏东坡小时父亲苏洵外出赶考、游学,他是在母亲的教导下长大。《苏东坡传》记载了苏轼幼时读《范滂传》有所感,他问母亲:“如果我长大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中国历史上很多伟大人物,都是由于母亲的教育和影响,比如著名的孟母三迁、画荻教子、岳母刺字等。可以说,因为有这样美好品格的母亲,才能培养出有坚定志意操守的孩子。这也是何以苏轼无论是新党当政,还是旧党掌权,他始终能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不盲从任何一派。即使遭遇那么多贬谪,仍不改初心,就是在幼时读书时表现出来的志意得到了母亲及时的肯定与呵护。母亲的教诲像播撒一颗种子,与苏轼先天性格品质相契合,渐渐在他的心里长成一颗参天大树,无可动摇。
我们喜欢东坡,无不赞叹他身处逆境时的豁达与开阔,而他这样的性格特点,我们在他幼时就可见端倪。众所周知,《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作,里面写了很多逸兴遄飞、飘逸高远的故事,表达了道家不受约束、超远旷达的精神追求。他小时读《庄子》,说:“吾昔有见而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宋史《苏轼传》)罗曼·罗兰说:我们读书,是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苏轼读《庄子》,也是发现了一些以前自己没有表达出来的心中所想在《庄子》中表现了出来。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汲取儒道两家的优秀思想品质,融汇到自己的品格中来,让自己的内心不断得到滋养。这也是人后天有意识培养自己修养的良好途径。
正是这幼年便已显现并加以培养的良好品格,奠定了苏东坡一生行事做人的基础,让他得以在苦难中完成自己。
《苏东坡传》记载,“乌台诗案”后时年四十五岁的苏轼被年富力强的三十三岁的宋神宗贬至黄州,基本可以看做是仕途无望了,毕竟谁能料到日后宋神宗会英年早逝呢,苏轼当时的愁闷绝望可想而知。然而,恰恰是在这人生最低谷的阶段,他文学上的创造力却大放异彩,为我们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不朽名作,并开创了词之豪放一派的先河,而且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响彻后世的名号——东坡居士。他在这里,从“拣尽寒枝不肯栖”到“也无风雨也无晴”,完成了一个自我的蜕变和升华。
同样是历经挫折磨难,为什么柳永秦观抑郁不得志,而苏轼却那么开阔豁达。我苦思良久,借助一些史实资料,得出如下结论:因为前者的生命是“有待”的,他俩的追求都是向外的,当外在的期待落空,他们的生命就没了着落。所以柳永最后留下“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落空的一生。秦观“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语调之间是浓郁得化不去的愁苦悲哀。而苏轼,他留下的最后一首词是什么?“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没有被贬谪摧垮,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意志,最后以孔子自比,超脱于方外。苏轼无待于外,他是自我完成,所以无论经历几多风雨,他都能在苦难中完成自己。我觉得,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习他的地方,也是他的生命最有价值之所在。
一日与友人闲谈,他提出一个问题:苏东坡那么喜欢陶渊明,为什么没有像他一样退隐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真是好。我没有特别研究过陶渊明,妄自揣测如下:1.苏东坡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要比陶渊明好很多,他没有退隐的必要;2.苏东坡还有作为“能吏”的一面,不管是“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苏东坡都尽情发挥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并有不小的政绩,这一面应该是陶渊明所不具备的;3.苏东坡的志意始终在人间,他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连宋神宗看了都觉放心,觉得苏轼如此留恋人间不会抛他而去。提到“谪仙”,都当推李白,其实苏轼也不遑多让。但他这个“谪仙”,更欢喜人间的热闹,心中亦有一份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责任,不愿“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
淋漓尽致、尽情发挥自我的一生必定是了无遗憾的一生。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中,主人公伊凡·伊里奇临终前发出痛苦的呐喊与灵魂的拷问:“生活不可能这样毫无意义,这样丑恶。如果生活真是这样毫无意义这样丑恶的话,那又为什么要死,而且死得这样痛苦?”在绝望与不甘中,他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反观苏轼,虽然饱经忧患,但回首这一生,他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尽情挥洒自己的天赋才能,不苟且,不盲从,完全听从内心的指引与召唤,何等潇洒恣意,光明磊落。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遗憾!面对死亡,还有什么可怖!所以他在临终时,告诫家人不要嚎哭以免惊扰他生命的化去,也未听从禅师要他心念彼岸往生,而是了无挂碍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东坡已去千年。
写到这,忽生遗憾与悲凉。遗憾的是,不能与他同处一个时代,得以瞻仰东坡居士的风采;悲凉的是,这样的天纵之资千年仅此一人。然而,亦感到三生有幸,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有一颗如此璀璨夺目的星星,这颗耀眼的星星从未陨落,一直在我泱泱华夏的苍穹上熠熠生辉,让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都能从中汲取到力量!
当浮一大白!
第三篇读书笔记是苏国彬撰写的
“《苏东坡传》读后感”
周国平馆长的点评如下: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风平浪静,而态度决定了生活的色调,在人生起落、古海浮沉之中,可以看到苏东坡从青涩耿直到淡然随性的转变。”前半句是很好的人生感悟,后半句归纳苏轼的转变用词准确。
“无论外面的世界有什么样的风雨,他与他身边的人,总能构成一幅温暖的生活图景。”是的,由亲人朋友组成的小环境是重要的,是抵挡大环境之风雨的必要条件。当然未必是充分条件,风雨太大,就难于同舟共济了,只能相濡以沫。
“回顾往昔,不悔付出,问心无愧,而今唯有,随遇而安,依然故我。”我的体会是,做人贵在问心无愧,处世贵在随遇而安。
■■■■
《苏东坡传》读后感
文 / 苏国彬
上下滑动赏阅文章
苏东坡,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个瑜伽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
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传记,是了解东坡先生,了解宋代历史,了解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洵、苏辙、曾巩、王安石及王安石变法的一本好书。苏东坡一生起起落落,不论居庙堂之高或是处江湖之远,不变的是他的乐观豁达,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模范。
苏东坡在少年时便显示出过人的天赋,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同时中了进士,且名列榜眼,举朝震惊。苏轼在青年时期可谓春风得意,一帆风顺。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王安石变法却将他拖入深渊。他对于王安石的过激政策发表不满,认为有损人民利益,并坦言自己如不抨击时弊便“如蝇在口,必吐之为快”。这种刚直的性格也为他招来了祸事:贬谪地方。可当他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之时,仍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在王安石变法被一一否定之后,他又不合时宜地支持免役法,可谓“虽千万人吾往矣”,又为元祐党人所不容,可见其光风霁月,不以个人私利为意。
在今天的中国文学史上和中国文化中,苏东坡已经成为旷达、智慧、洒脱的代名词,变成一个文化符号,林语堂先生说:“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而这本书深入他的生活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他的成长与蜕变。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风平浪静,而态度决定了生活的色调在人生起落、古海浮沉之中,可以看到苏东坡从青涩耿直到淡然随性的转变。同时,也看到了潇洒的父亲、慈祥的母亲、贤惠的妻子、孝顺的儿子、忠厚的弟弟、真诚的朋友、以及偶尔相伴左右的高僧和道士。无论外面的世界有什么样的风雨,他与他身边的人,总能构成一幅温暖的生活图景。相比处在庙堂之高叱咤风云的人,隐于江湖之远或许是一件幸事。
苏东坡是在中国传统士大夫中精通儒释道的代表人物,是每个困窘之人的人生导师,他的自由达观、不拘于世的人生态度和诙谐幽默的个性,温暖生命中苦难的淡然。他“乐天派”的精神让人不禁亲近,而读其诗词能够感到自然本性的快乐他在海沉浮中“大事不退缩,小事不推辞”,心怀百姓,身先士卒,救民水火。为民着想,安抚一颗颗失落的心。“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人若悟此,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回顾往昔,不悔付出,问心无愧,而今唯有,随遇而安,依然故我。
内容来源:坪山图书馆
编辑:郑嘉纯、黄馨瑶
责任编辑:孙亚菲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