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学霸并非天生!小学阶段养成这3个习惯很关键
什么是学霸呢?“学霸”一般而言有着轻松取得出众成绩的心态和能力,即便是别人都考砸的情况下,他们也可以轻松取得高分。
于是在很多父母眼中,学霸往往都是自幼就拥有出众学习能力的人,可以轻松掌握各种知识。
同时以此为前提,认为只要一个人小的时候就显现出了很好的学习能力,那么其长大之后必然会成为一个“学霸”。
但事实上,学霸的培养,不仅与老师和学校的辛苦付出分不开,更多的是来自父母背后的支持和监督。
因为学霸并非天生,更多的是来自后天的追逐和上进!如果孩子的自律和学习能力稍弱,那么就非常需要父母来做好背后的监护人了。
针对这一点,是有权威依据的。哈佛大学曾经进行过一项基于1万名学生、调研时长多达40年的追踪实验,最终实验结果显示,所谓“学霸”并非天生,而是个体的大脑在后天教育过程当中被训练出来的,并且大脑发育的最关键时期就是小学阶段,并且培养3种习惯是很重要的。
对于个体而言,真正拉开学习能力差距的不是在学校当中所取得的分数,而是个体的学习习惯以及各方面能力。
1.优秀的学习习惯
纵观那些能够被称之为“学霸”的人,当他们分享自己成功的学习经历时,往往都会强调一个重点,那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样,哈佛大学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点:实验当中涉及到的成绩出众的学生们,往往并不是那些家长口中“最聪明”,平时课堂表现“最活跃”的孩子们,而是保持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
很多家长认为,只有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互动,同时在课下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才能够获得提升。然而这只是一部分,这两个重点有助于扎实的巩固基础,并不一定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些细节的学习习惯才是关键,比如在课前首先进行预习、在课堂过程当中有针对性地做笔记、课后及时通过练习等方式进行巩固,同时有效利用各种课外方式补充相关认知。
所以这种能力是成为“学霸”的一个关键能力。
即便是对于许多到了大学之后,甚至已经成年的个体而言,想要研究某个问题时,做好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攻克、之后通过实践积极地去论证自己的结论,也是十分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
2.出众的学习兴趣
对于许多家长而言,自己的孩子在学习当中难以取得良好成绩的一大问题就是“没兴趣”,无论学什么科目都显得十分无聊,提不起兴趣。
根据哈佛大学进行的研究,人们发现这种兴趣是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进行激发的,因为学科相关的知识总是有着完全不同的表述形式,所以我们可以说对于某种知识的兴趣与启蒙老师有着极大的关系。
作为家长,其实对于子女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自己的一大责任。
这种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与求知欲相关,幼年期孩子的求知欲都是非常强的,所以如何利用这种求知欲较强的特点,有意识地针对某种知识,将其与实际生活以及子女的特点进行结合,从而达到在学习兴趣上“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初步的逻辑能力
逻辑(logic)是源于西方学科体系当中的一个概念,原本为希腊语,狭义上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同时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也就是哲学体系当中的逻辑学。
在广义上,逻辑泛指事物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科学研究表明,个体在十三岁之前,大脑都尚未发育完成,处于大脑的发育阶段。
哈佛大学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那些能够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们,往往靠的不是对于相关内容的“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消化,最终将这一知识“化为己有”。
所以对于家长而言,在这个时候应该对于子女的学习状况加以仔细观察,确认其是真正在对于知识相关内容进行理解,而不是单纯的记和背某些固定的内容。
诚然,这项工作是十分具有难度的,因为此时很多孩子的理解能力都并不是很强,难以在理解的前提下掌握知识,所以适当培养一些子女的逻辑能力,对于某些事物的发展和存在进行了解,是十分关键的步骤。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种启蒙能力十分关键。
由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所发布的“人类大脑发展”曲线图,如下图显示。在这个曲线图中,红色的线代表的是Higher Cognitive Function,即“更高认知能力”,它包括概念形成、解决问题、抽象思维、冲动控制、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等能力,它发展的顶峰是在10个月到4-5岁之间。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家长可以从日常的生活小事入手,先帮助孩子建立数学逻辑概念。
比如带孩子整理玩具,可以鼓励孩子将自己的玩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好。让孩子体会同样的东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规律,还可以和他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比较不同分类的优劣。在这个充满乐趣的整理过程中,孩子的逻辑观念能够慢慢建立。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借助游戏绘本的力量,不需要上辅导课,也可以为孩子塑造强大的逻辑思维,孩子在游戏中就能取得显著的进步!
这套《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是日本著名的绘本作家五味太郎为孩子设计的逻辑思维启蒙书。书中的游戏从数感、逻辑推理、空间关系……等多个方面,多管齐下,为小朋友的数学学习,打下结实的基础。每个游戏设计都童趣满满,生活气十足,孩子爱玩还能提升逻辑能力。
五味太郎是日本家喻户晓的绘本作家,曾出版过300多本作品,获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插画奖、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路傍之石奖等众多奖项,在中国也有庞大的粉丝团。
五味太郎说:“图画书,要留下广大的想象空间给孩子,而不是单向的趣味灌输。”他强调以孩子为中心的创作方式,带孩子在生活中、在游戏中观察,他的作品总能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到惊喜。
这套《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一共有5册,分别是:《找一找,变聪明》《数一数,变聪明》《想一想,变聪明》《玩一玩,变聪明》《做一做,变聪明》,总之就是让孩子玩着玩着变聪明就对了。
每册书都有12个游戏,全套5册共包含60个游戏,每册游戏的难易程度相当。为了避免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每册的游戏形式五花八门,同一册书中就有迷宫、比大小、找不同和关键特征、图形分解或合成、逻辑推理……非常丰富,可以提升孩子不同的思维能力。
比如《找一找,变聪明》中,既有找关键特征的游戏,引导小朋友观察物体的关键特征。
又有数字迷宫的游戏,考验小朋友对数字顺序的理解。
还有这种连线题,考验细心和手眼协调能力——别小看细心对数学学习的作用,想想我们小时候因为粗心多少次丢分。
强烈建议拿到这套书的家长们也玩一玩书里的游戏,因为《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和咱们国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儿童数学认知的要求,高度契合。
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翻开《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你会发现,看起来可爱的游戏其实涵盖了数的概念、集合、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等非常关键的数学能力训练,兼有锻炼观察力、注意力、手眼协调能力等学习能力的内容。
比如,培养孩子数感的:
数感可不是简单的认识数字,而是知道数字包含的“大小”概念。这个游戏需要进行简单的运算。
比如培养孩子空间想象力,经典的盒子游戏,大人也要思考一会儿呢。
还有培养孩子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还考验了孩子对数序的理解。
可以说,所有游戏都以能力塑造为目标。很多游戏,虽然不难,但即使是大人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真的需要稍微花一点时间。
3~6岁的小朋友,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为了让他们能专注在游戏中,尽可能用简洁的画面代替文字,清楚地告诉小朋友该怎么玩。
比如,下面这个手指散步的游戏。一看到小手,小朋友就知道要怎么做了。
这个游戏训练了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和细心。
低龄的孩子更容易理解具体而形象的东西,数学却很抽象,五味太郎花了很大精力,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抽象的数学结合起来。
比如小朋友吃甜甜圈的场景,这个游戏既考验了小朋友“数的分类”,又帮助小朋友理解“零”的概念,还能启发家长在生活中照搬这个方法,让小朋友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有爱的童书,总有很多精心设计的有爱细节。如果平时很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会在生活中为孩子设计些小游戏,那么这套书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
现在小店做活动,五味太郎经典套装【思维训练书+语言表达第一课】限时特价,只要79.9元,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