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今年,天津这片区域有大动作!如何不同凡响?
提起张一鸣,您一定不陌生,他是今日头条的创始人,是抖音的幕后推手,也是南开大学的毕业生。但在创业路上,张一鸣选择了北京。今年起,天津启动天开高教科技园核心区建设,目的就是要留住张一鸣式的人物,把这里打造成“国内有吸引力的重要创新策源地”!
PART.1
专注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
在《公仆走进直播间》“见行动,看效果——2023区长访谈”节目中,南开区区长聂伟迅在谈及南开区创新创业环境时提及张一鸣毕业后选择北京创业,他认为 “要从这件事上进行深刻反思”。
南开区区长聂伟迅做客《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见行动 看效果——2023区长访谈”
2005年,张一鸣毕业于南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在2012年成立“字节跳动”之前,有过4次创业经历,都在北京。节目中,聂伟迅透露,张一鸣创业成功后,当时在天津金融系统任职的他曾一度希望张一鸣将公司总部挪到天津,但张一鸣给出了留在北京的两个理由,一是“北京能接触到一流的人才,在这里招人更方便”;二是“在北京可以最先得到世界科技领域最前沿的的信息和知识”。
为什么北京能接触到一流人才,天津不能?聂伟迅分析,根源在于天津缺少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正因为缺少这样的环境,天津不仅错过了张一鸣,错过了抖音,而且天津也没能像海淀中关村那样产生一大批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而且聂伟迅强调,“都是全世界叫得响的企业,比如小米、百度……”
的确,中关村多年如一日在坚持做一件事情,就是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而建设天开高教科技园,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把良好的、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树立起来。
在今年的天津市工作报告中,天开高教科技园共出现6次,重要性不言而喻。据了解,天开园建设采取“一核两翼”总体布局。其中,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为核心区;西青区大学城片区为西翼拓展区,津南区海河教育园片区为东翼拓展区。
作为核心区,“环天南医大”片区其实和南开区曾重点打造的科贸街在地理位置上大部分重合。从时间上看,南开区科贸街和海淀中关村几乎同时起步,但多年过去,科贸街和中关村的差距越来越大。2022年,北京海淀区GDP突破一万亿,成为全国第一个破万亿的地市级区县。因此,南开区提出以海淀为师,在建设天开高教科技园的路上,南开区正在努力追赶。
“我们向海淀学习主要还是学习如何打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南开区区长聂伟迅认为,过去之所以没有打造出这样的生态环境,根子在于“思想不够解放”。“比如我们以前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是在想,企业市场主体需要什么,我们应该给科技成果转化什么政策支持,其实拿出来的、端出来的政策,往往是市场主体不认可的。”聂伟迅分析。
因此,在天开高教科技园的规划建设中,市委市一再强调,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无论政策制定,还是项目选择,亦或载体建设,都要用市场机制去推动,用市场理念去践行。
PART.2
天开园核心区这样建
南开区把天开园核心区建设当做历史性机遇。“等不起坐不住,如果这次把握不好,可能历史性的窗口期就永远过去了。”聂伟迅这样形容自己急迫的心情。
目前,天开园的规划蓝图已经绘就。据了解,今年,天开园核心区将围绕复康路、白堤路、鞍山西道、红旗路围成的1.1个平方公里作为先导区进行优化提升,把相关的载体打造好,对接好相关项目。同时,将持续推动“三园一基地”,即天津大学科技园、南开大学科技园、博士创业园和硬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目前在孵企业近200家。
围绕天开园区域,南开区将规划城市更新项目,沿复康路、鞍山西道、红旗路、卫津路围成的4.7平方公里,建设海河科学城,总计规划46项工程。其中一项工程就是生态工程,把天南大的6个湖、卫津河10公里的河道水系联通起来,让水的岸边绿树成荫。同时,增加音乐厅、咖啡馆、茶馆、小剧场、主题餐厅、展览馆等社交场所,让天南大的学子、校友创业者在海河科学城里居住、生活、工作,让校友们记得住青葱岁月、留得住乡愁记忆。
此外,复建天南街也是46项工程的一项。“天南街”原是连接天津大学与南开大学之间的一条街,这里曾是学校烟火气最旺的地方,因为连接两所大学,天南街自然成为两校师生交流的必然通道。复建天南街,不仅使得天南大校友的回忆有了承载之处,也将密切两校师生间的交流。
PART.3
充分借助高校智力优势
无论是海淀中关村,还是斯坦福硅谷,高新技术园区都因大学而兴。天开高教科技园,顾名思义,是天大与南开两所高校的名称组合,因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南大两校的参与和作用发挥将关系到天开园建设的成败。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天开园想要发展,首先要留住人。根据2021年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就业报告显示,天津大学毕业生中留津就业的比例为40.38%,而南开大学为29.79%。这一数字显然不能令人满意,最重要的还是要想办法留住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17日到南开大学视察时强调,天津要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高校所做的是原始创新,如何将原始创新转化为产品和效益,这是天开园面临的课题。
南开区区长聂伟迅认为有两个答案。
答案之一是揭榜挂帅。就是从产业发展中发现问题,把产业问题凝结成技术问题,再把技术问题转化成科学问题,回到大学和科研机构,回到原始创新的源头来,让问题“逆流成河”。
答案之二是运用利益共享机制。鼓励科研成果以作价入股等形式,分配对应股权。聂伟迅透露,“成果在市场上转让所得收入,教授和科研团队拿70%”。
PART.4
教育家、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共话“天开”蓝图
天开高教园开建,万众期待,也让天津各高校学子、校友、企业家等心潮澎湃。
2023年2月11日,略显阴霾的天气仍有寒意,在位于卫津路校区的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前来参加天津大学第六届校友创新创业新年论坛的各界人士相聚一堂,将二楼报告厅挤得热气腾腾,充满暖意。
本次论坛以“科教融合、创新策源,为高标准建设天开高教科技园贡献力量”为主题,知名企业家、科学家、创业家、投资家、大学校长、官员、在校师生参与其中,就“如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展开头脑风暴,共“话”天开高教科技园的建设蓝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
“城市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在论坛的主旨演讲一开始,就点明了大学与城市的关系。
天津市科技局党委书记毛劲松
对于天开园未来的扶植政策,天津市科技局党委书记毛劲松表示:“我们是研究了全国各地从南到北所有地方的政策,把最优惠的政策拿出来汇集到一起,同时在这些政策基础上研究更加优惠的政策,结合天开园的实际,结合九所高校共同创业的特点,设计了一整套34条政策,相信这个政策在全中国目前来讲是绝对的政策洼地!”
PART.5
扎根天津创业? 奔向星辰大海
提到天津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氛围的打造,天津大学天津校友会会长、北洋海棠基金与创业知本社发起人、九安医疗董事长刘毅是不能绕过的一个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作为天津大学本科毕业生,刘毅和几名校友在南开区租了一间民居,从电子血压计开始,走上了创业之路。“那时候天津鞍山西道一带和北京中关村起步差不多,我就是因为离学校近,有很多校友一块奋斗,才留在了天津。”如今,刘毅回忆当时创业起步时颇为感慨。
天津大学天津校友会会长、北洋海棠基金与创业知本社发起人、九安医疗董事长刘毅
作为创业家、企业家、投资家的代表,刘毅也已经有了自己的计划:“未来一年,我们力争要在天开园‘先导区’实现100家科技企业和100个科学家深度互动,吸引100位大学老师、学生及校友创业项目和企业入驻,推动设立不少于10亿元的创投基金群。未来五年,打造不少于20万+㎡的创新创业载体,吸引500家科技创业企业入驻科技园,汇聚1万名以上的优秀大学毕业生留津干事创业;在十年内孵化10家独角兽企业。”
天津市科技局副局长夏正淮
对于天开高教科技园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资金支持,在论坛上,市科技局副局长夏正淮表示:“对于天开园,我们要设立天开园种子基金。对于市场风险比较高的市场不能认同的,市场投资机构不能认同的重大科技成果,我们设立了‘天津市直投机制’—直接投资这样一种办法。同时设立了天津市天使母基金,后面还有市场化的基金、海河产业基金等整套、全覆盖的体系。”
PART.6
从100%到1%,科学家要在天开园“顶天立地”
北洋海棠基金、创业知本社发起人、利安隆董事长李海平,曾经就是天津大学的一名教师,他从自己多年的转型创业之路中获得启示:“天津大学基因里面就有创新创业的种子。”在论坛上,天津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宁更是亮了亮“家底”:近五年,天津大学服务天津市科研合作项目三千多项,合同经费超过15.7亿元。为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空客A320,智能电网,天津港等30余项大型项目提供科学技术支撑。与南开区人民、南开大学共建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直接服务天津3000多家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超过90亿元。
北洋海棠基金、创业知本社联合发起人、利安隆董事长李海平
“天开高教科技园其实就是在构建一种类似于‘斯坦福+硅谷’的模式,这是在打造科技创新生态,能够对未来产业链有一种强大的拉动作用。”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长期致力于硬科技创业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曾提出科技创业是中国未来三十年发展主旋律的观点。在论坛上,他也建议:“在早期的时候要围绕着降低初创者创业成本扶持他们,尤其是从公共技术平台,到早期的天使基金的扶持。我们也会共同去推进和发掘最优秀的硬科技创业者,包括在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光电子方面,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
“广泛汇聚天大校友力量。”作为以工科见长的的高校,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用数字做了注解:“充分汇集开放性创业资源,把创业学习、创业服务、创业投资等创业要素与师生校友创业需求紧密结合,结合天大优势学科,围绕硬科技开展创业教育,力争让100%的天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氛围熏陶,10%的学生选修创新创业有关课程,5%的学生得到创业导师指导并参加创业实战训练,1%的学生投身创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最终取得成功。”
PART.7
大幕已开启? 创业正当时
2023年一开年,天津上下共同发力,市委部署“十项行动”全面推进,也正开启着高标准建设天开高教科技园的大幕。
天津市南开区委书记马珊珊
南开区委书记马珊珊在论坛上,将南开区下一步支持工作进一步具体化:“一方面加强硬配套保障,以城市更新为契机,结合科技企业发展和高端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加快构筑高品质载体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落地提供基础支撑。另一方面全面提升软服务水平,推进企业培育由资金支持向服务支撑转变,做好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服务,加强诚信建设,切实营造敢干敢闯敢投的良好氛围。让南开区成为安居乐业、创新创业沃土。”
1月3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在主持召开天开高教科技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这一规划定位,坚持服务初创、服务创新,促进科技、市场、金融等资源充分耦合,让创新文化、创新生态、创新氛围在园区源源不断竞相迸发,让一批批大学生、创业者和市场主体在“摇篮”中茁壮成长。要形成高质量创新创业环境,统筹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的引导作用,组建市场化、专业化服务团队,出台系统性扶持政策,赋予科技人才更多自主决策权、成果转化收益权;充分发挥高校创新成果孵化转化“首站”作用,发挥“校友经济”优势,探索实施大学生创业激励各项举措,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引入市场主体共建创业载体、共享创新收益;更加注重金融服务供给,引入天使风投创投基金群,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更加注重打造便利高效营商环境,设立“一站式”政务服务窗口,提供套餐式服务,全面实现“网上办”“自助办”。要对标一流提升园区承载条件和服务水平,发挥好专班机制作用,不断完善运营管理体制,提升管委会专业化能力,支持平台公司市场化运作;持续优化“一核两翼”总体空间布局,统筹用好楼宇空间资源,提供适合创新创业的优质办公、生活环境;大力推动发展要素聚集,加快创业孵化平台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丰富技术服务、产业对接、校企合作等场景应用,打造科研平台聚集区、创业孵化示范区、创新策源引导区、深化开放试验区、创新创业活力区。
在这个“创新策源地”,一场“实干之旅”即将开启!
记者 | 刘克琦 忻聖淇
编辑 | 马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