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道资本缪轶青: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定位精准、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泛心理健康平台、心理咨询平台容易接收到超出其服务范围的用户,它们需要符合国内现状的策略。
作者:罗宾
出品:明亮公司
心理精神健康服务迎来风口,2021年下半年,好心情、简单心理、壹点灵、昭阳医生等多个心理健康平台完成新一轮融资。2021年全年,全球数字健康领域融资总额超357.69亿美元。
斯道资本是较早布局这一在传统意义上得不到足够重视和资源的医疗服务专科领域的机构之一。在心理健康领域,斯道资本的姐妹基金F-Prime在美国投资了US HealthVest、Quartet Health、Sondermind和Equip Health等公司。不过,中美两地心理健康服务市场存在很大差异。
斯道资本执行董事缪轶青表示,与美国相比,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市场最大的特点是精神科和心理咨询两个体系处于割裂状态,由于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理论基础互不相通、心理咨询师的教育培训、从业规范标准尚不统一等原因,这两种角色很难协同完成对病人的联合诊疗。此外,心理咨询机构通常难以获得医疗执业许可证,不具备诊断和处方权,他们在接收到超出其服务范围的病人后,亦无法顺畅转诊。因此缪轶青认为,两个体系的打通和有效融合才能高效地满足快速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市场需求。
在严肃医疗范畴外,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也需要更轻、更广泛的心理健康服务,但中国的用户对此的认知还在萌芽阶段。缪轶青表示,泛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需要用突出的互联网产品思维去引导用户,帮助用户尝试、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2021年5月,斯道资本领投了泛心理生活方式品牌Know Yourself(下称KY)的pre-B轮融资。KY在媒体平台上有超过千万用户,建立了包括新媒体、月食APP(创新型心理自助工具)、城市修行心理冥想馆、互助社群在内的立体业务矩阵。其中,KY研发的“每日练习”对标Keep,辅助引导用户进行心理训练。缪轶青表示,KY的定位更符合中国市场的现状,它优质的内容吸引了精准的客群;另外,KY的产品底层逻辑是基于循证医学而研发,但在用户触达和体验的设计上更偏重消费,避免了吸引到真正有严重心理疾病患者的风险。
因此,在缪轶青看来,中国需要的是在医疗服务或非医疗服务这些大的类别中,有企业能提供综合的工具去改变现状,如果只关注小范围的痛点,将还会面临其他的系统性风险。
以下为访谈正文(有删节):
Q:明亮公司
A:缪轶青 斯道资本执行董事
来源:受访者提供
Q:精神心理健康领域公司提供的服务哪些是医疗行为,哪些是非医疗的服务?
A:我们在美国已经投资了几家该领域的公司,对比发现中国市场跟国外有很大不同。在中国,精神科属于医疗体系,心理学却是社会学体系,这导致了精神科诊疗和心理咨询两个体系没有打通,不能有效融合,这是中国市场的现状;而美国这两个体系相对可以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就中国现状看,首先,精神科的医生都完成了医学院校的培训,行医时遵从临床指南和诊疗标准。虽然他们也接受过循证心理疗法的基础培训,但受制于巨大的病人量和有限的出诊时间之间的不平衡,实际采用的治疗手段还是以用药或辅以仪器为主。心理咨询师从专业背景和资质上就显得参差不齐了,从业者中一些是对心理咨询有研究的精神科医生,一些是在高校中学习了心理学,也有一些是接受了相关培训便半路出家上岗成为了心理咨询师。
第二,医生和咨询师的理论基础不同,所以互相认可变得困难。心理学有不同的体系,中国比较主流的知识体系还是精神动力学,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主导,此外还有众多主流或非主流的流派。心理咨询中不会像精神疾病诊断那样把患者按照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等疾病谱去分类,而是在咨询服务里发现患者潜意识里的问题,如原生家庭问题、童年创伤等,去判断症状的根源。两个群体如果不能顺畅地交流,在学术和实操层面就都很难彼此借鉴或合作。
第三,心理咨询正因为缺乏规范,难以被纳入中国医疗体系里,心理咨询平台并不能被定义为医疗服务,它的线下咨询室也很难拿诊所或医院的牌照,线上就更难了,因此这两个体系的机构之间不能转诊或交叉执业,几乎无法联动。而在美国,各级机构都在一个大的规范和支付体系中作为一个个小单位,全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一旦接触到不适合自己服务范围的患者,都能有通畅的网络进行转诊。对于应该接什么样的患者,他们也有明确的执业规范。对于医者和患者,相关商业保险覆盖得也比较全面。
Q:按照中国这样的现状及现有的服务形式,在医疗性质的服务中,你们看好的业态方向是什么?
A:从业态来看,第一类是精神专科医院,直接针对的是患有比较严重的、临床上经诊断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这些患者通常有严重的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倾向,需要长期密集的干预。
第二类也属于医疗服务,它是诊所形式,既能提供精神科服务,也有心理治疗,这种融合诊疗机构在西方比较常见。理想情况中,这种诊所针对的是临床诊断为轻中度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医生先诊断出是什么疾病及大致程度,再和心理咨询师一起给患者出一个治疗方案。这个过程以医生为主导,因为治疗方案里有药物和心理治疗,而药物只有医生有处方资格,药物在治疗方案里也有很大重要性。这样患者就可以一边吃药,一边每周定期去找心理咨询师接受心理治疗,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去医生那里复诊,医生再下诊断判断病情进展。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之间每周要讨论他们共同的病例,看治疗方案是否要改进。机构内还会有定期的督导和培训,保证医生和咨询师的执业标准和质量。
这种精神科和心理治疗相互融合的方式是我们看好的领域,但标的还比较少,以这种模式前进的企业发展不算快,因为在国内要找到心态开放的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愿意合作、互相认可并不容易,并且还得拿到牌照,而精神心理诊所的牌照发放,尤其在一线城市受到严格管控,意味着医生无法做诊断和开药。医疗资质是它们快速发展的核心难点,但我认为这种模式还是很有价值的。
Q:现在心理服务供给和需求的主要矛盾是由于特许经营牌照和从业资质的限制?
A:需求非常旺盛,但需求和供给存在不匹配的状态。在美国想到去做心理咨询的主要是遇到问题的健康人,他们通常是在遭遇压力或情感创伤等特殊事件时去进行咨询,或是已经将定期咨询作为生活习惯。但国内的一般人群遇到压力或重大情感挫折时很难想到去做咨询,认为自己扛一扛就过去了;那些心理咨询师遇到的患者,他们的症状往往都超出了其所能提供服务的范围,病情很可能已发展到较严重的程度,而由于无法转诊、咨询师也不能诊断开药,只能用一些心理咨询方法进行开导,对病人来说可能会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对咨询师来说患者可能产生的如依赖或仇恨等非正常情绪也存在巨大风险。另外也有部分人群选择去医院就医,用药物控制,但院内心理治疗受限于挂号条件和环境因素等,服务能力很有限,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不尽理想。
我们在美国投资的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公司都属于在本土市场的成熟模式上提供了功能性的补充,或在很细分的病种里提供照护和帮助。但中国市场就很不一样了,国内需要的是在医疗服务或非医疗服务这种大的类别中,有企业能提供综合的、系统性的工具去改变现状。
Q:现有的线上心理服务平台走到哪了?分别在解决什么问题?
A:有一类是以心理咨询为主的平台型公司,它们在需求端服务于客户的咨询需求以及他们对可及性、隐私的诉求,在供给端联接了一批心理咨询师及他们的专长领域;另一类是泛心理健康平台,提供以情感咨询纾解为主的服务,这些是偏消费类的需求了。因为有不断增长的需求,所以势必会有平台与需求先匹配在一起。
还有一些医疗属性的平台,它们让医生入驻在平台上。有很多偏远地区的精神疾病患者得长期用药,又不方便经常复诊,他们就有线上开处方、续处方和送药上门的需求,所以线上平台解决了这些痛点。但这也是有风险的,一是精神科患者用药对医嘱的依从度需要系统的管理;而且很多药物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有试药和复诊的过程,可能要调整用药方案。如果完全在线上进行不一定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也很难结合心理治疗的手段。
Q:医生资源长期看是重要的竞争力吗?
A:医生在诊疗体系中当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觉得无论在线上、线下,最关键还是看平台怎么把医生和心理咨询师资源结合到一起,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得找到有效的模式把两者配合给病人诊疗的过程真正落地、植入到SOP中去。
Q:用户如何衡量这些心理咨询服务的有效性?我们怎么判断心理服务对用户有没有帮助?
A:心理咨询治疗里有个很常见的现象,就是用户脱落很快,用户可能觉得做了两三次咨询完全没用就放弃了,这一方面是咨询师甚至咨询这个手段可能本来就不匹配用户的病情,另一方面也是国内用户对咨询认知度低、对疗程和效果预期不合理的表现。还有个现象是有一些心理学界的名师能够吸引很多忠诚度极高的客户,有些甚至保持高频率咨询长达好几年,这其实也不合理。所以目前一对一的咨询很难准备去判断用户的心理状况是否有提升,也很难采集咨询师的治疗数据。平台怎样能把心理咨询服务做到可标准化、可量化,我们还在观察。
Q:现在侧重非医疗服务或消费属性的心理健康平台中,怎样的公司能更好地解决C端的需求?
A:目前没有公司能解决所有的痛点,我们会关注那些定位清晰、能把一个小生态里的问题解决好的企业,我们领投的Know Yourself正是如此。KY的内容能力很强,有特色,因此吸引的客群也很精准,是一二线城市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年轻群体。凡是能认可它的内容、品牌的用户忠诚度都挺高、付费意愿强。
其实积累了一部分用户后,KY几年前尝试过转型线上心理咨询,但发现接收的用户病情严重程度远超出预期,又缺乏上级医疗机构、法律或保险等各方面支持。为了避免系统性风险,公司及时放弃了这种转型,重新思考战略定位并潜心于产品研发,演变成了现在的商业模式和业务矩阵,往消费和泛心理的方向发展。现在的定位也是符合中国市场现状的。更重要的是,KY的产品和工具背后有循证医学的支持,也有国际前沿的基于CBT(认知行为治疗)的技术的支持,但它的产品和内容在用户触达和使用体验等方面都是针对健康人、亚健康人群设计的。比如KY的“月食”APP中主打产品的交互类似于Keep,使用户跟着它的模块训练、做冥想,达到缓解焦虑、失眠及走出负面情绪的心理提升,为更广泛人群的心理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预防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我们发现美国的心理健康平台用户想法更加成熟,用户知道自己要选择什么服务,平台开发的定位和功能也更精准直接,比如很多数字化的工具会专门针对冥想,因为美国有很多成熟的冥想用户。KY在推冥想功能的时候就会对认可它品牌的用户有一个引导的过程,许多人开始并不知道冥想是什么,适不适合自己。KY还开发了心理测评、文字轻咨询、社交互动等多个模块,是一个一站式平台,希望用户能够多尝试,发现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所在。正因为中国的心理服务用户还在萌芽阶段,有互联网背景的创业者能更好的开发出合适的产品,甚至国内产品对用户需求、使用习惯的洞察力、UI等都比国外的平台更加完善。
Q:也就是说KY的优势在于C端运营能力很强。
A:对,而且它现在不止有to C的业务,也有to B的业务。B端业务很有前景,现在很多大企业的HR部门有相关的诉求和预算,想采购心理健康服务的员工福利,但给几百几千个员工配备心理咨询师又不现实,因为使用心理咨询还是相对低频的。而KY有普适性很强的工具,人人都能用,企业认可它的价值,提升意识、早预防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