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 新教材 新变化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统一规定,今年秋季学期,和全国其他多个省份一样,安徽省普通高中高一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今年秋季开学高一新生全部使用的是2019版新教材,相较于已经使用了14个年头的2006版的老教材,新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可以说是完全改版,新教材不再局限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更强调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的核心素养。

  今天,我们来看看根据2017年版课程标准修订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与往年的旧版教材相比,都有哪些变化吧!

  一.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结构

  全套教材包括必修2册和选择性必修3册。

  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共16个单元,覆盖课程标准所要求的7个学习任务群;选择性必修教材每册4个单元,共12个单元,覆盖课程标准所要求的9个学习任务群。

  在必修教材中,以阅读与写作为主的单元共13个,包括“文学阅读与写作”5个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3个单元;“整本书阅读与研讨”2个单元;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单元共3个,包括“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各1个单元。在选择性必修教材中,除设计1个“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单元外,其他单元均为以阅读与写作为主的单元。

  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教材在必修教材上下册、选择性必修教材上册和中册各设置一个“古诗词诵读”栏目,每次安排4首古代诗歌,共16首,配以简明的注释和阅读指导,要求学生能够熟读背诵,培育对传统文化及汉语美感的体认,加强文化积累。

  以下为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目录设置

  二.高中语文新教材几大变化和两大重点

  变化1:提出四大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变化2:创新教材体系设计,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

  教材依据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要求,创新体系设计,整体构建全套教材的框架体系。

  首先,教材以新时代高中学生应具有的“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作为隐性的精神主线,分解出若干人文主题,作为单元组合和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这些人文主题与选文内容或文本特征有关,通过“单元导语”来阐发人文主题,并借助“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加以落实。

  其次,教材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任务群为另一条线索,具体落实语文工具性的要求。根据不同学习任务群的特质和要求,教材采取两种不同的思路来设计单元:一类是以读写为主的单元,围绕人文主题与核心任务精选各类文本,以课文或整本书的阅读为基础,精心设计学习任务,融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将学生引向深度阅读、深度写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另一类是以语文综合实践为主的单元,不设传统意义上的课文,以一体化设计的学习活动为核心,带动相关资源的学习以及贴近生活情境的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涵盖“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等实践性、活动性较强的学习任务群。

  变化3:读书为本,重视课文的经典性和时代性,提升选文品质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做题训练多、读书思考少的状况令人担忧。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量,语文素养的提升就是空谈。教材编写力求回归“读书”这个本质,想办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重视读书方法养成,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品位。

  此外,教材单独设置“整本书阅读”单元,必修上下册各一个,分别指导学生阅读学术著作《乡土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帮助学生建构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和经验,提升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变化4:重视写作教学的相对独立性,让书面表达训练落到实处

  此次教材编写,以往较为熟悉的阅读和写作分而治之的局面没有了,代之以高度融合的读写活动,比如从单元阅读中生发写作任务,以一定情境下的任务作驱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关注读者、关注生活的意识;教材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灵感激发带来源头活水;根据具体的写作任务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也将静态的写作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写作指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素养;等等。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样的设计也可能伴随着写作教学流于随意的弊端。目前高中的写作教学整体堪忧,学生没有兴趣,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创意不足,套式化严重,教师指导也往往不得法,许多学校纯以应试作文技巧训练代替日常写作训练,忙于应付考试,在这种情况下,光靠平时读写结合、随机安排是不够的,没有系列的训练,写作水平很难提升。为此,教材虽然将写作任务融入到了“单元学习任务”中,但仍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写作序列,并在任务后边以补充材料的形式附有简要的写作指导,供学生自主阅读。

  必修教材重点关注文类的写作,以复杂记叙文、事理说明文、议论性文章的写作为主,适当穿插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创作和综述、演讲词、文学点评等实用性文本的写作。此外,教材还在单元学习任务设计中融入了一些小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所得,撰写赏读札记、评点文字、作品推荐书、视频制作脚本、故事梗概、短论、读后感、随笔,制作学习卡片,编制人物关系图表,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写作任务融入单元整体学习之中,力求使学生多练笔,多积累,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综合提升写作素养。

  三.学生如何应对?

  举措1: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情感、能力、审美情趣同步发展。学生应着眼于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要敢于“跳出”语文看语文。

  举措2: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与写相结合。要用“以读为主、自悟自得、读法渗透”为特色的现代阅读新模式代替以“内容分析、烦琐提问、写法分析”为特征的阅读旧模式,使阅读返璞归真。要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出发,注重诵读、感悟和积累,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

  举措3:培养阅读兴趣。不能因此把发展阅读能力的希望全部寄托于课堂,把阅读视线限制在课本上。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资源,跳出教材,放大阅读范围,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阅读、积累感悟、提高能力。

  举措4:恰当地运用现代技术,使音像材料和文字材料互相补充,实现超文本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整理:郭祖芳

  ▍图片:郭祖芳

  ▍编排:褚良凤

  ▍校对:杨翠梅

  ▍审核:郭祖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