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爆火,“硬核科技”怎么投?来听听专业投资者的观点
ChatGPT走红全球,人工智能成为市场焦点,背后有哪些产业趋势?在自主可控以及产业升级背景下,哪些科技细分板块值得关注?美股当年的“科网牛市”有何启示?买科技类基金,基民应该如何选择?
2月20日,《MSFunds总经理会客厅》第八期,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总经理王鸿嫔,邀请新财富计算机最佳分析师刘高畅与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监雷志勇做客会客厅,分享海内外的投资智慧。
(点击查看完整视频)
会客厅·小惊喜
有奖互动留言
评论里留言
#你看好硬核科技的哪些板块#
2月24日将抽取4位幸运留言
赠送投资书籍
《文明 现代化 价值投资与中国》
(本留言活动解释权归《中国基金报》所有)
完整文字实录
王鸿嫔大家好,欢迎来到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总经理会客厅,从大家关心的话题出发,我们和投资专家们一起分享海内外的投资智慧,也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我是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的总经理王鸿嫔,本期做客会客厅的嘉宾,一位是有“90后明星首席”之誉的国盛证券计算机首席刘高畅先生,刘总仅用了4年的时间,便从初入行的研究员跃升为目前我们市场上最佳的分析师之一。事实上他的研究报告在我们投资界也非常有影响力,而且在2021年、2022年,他也连续两年获得新财富计算机最佳分析师第一名,擅长抓住产业趋势和商业本质,我们今天非常荣幸能够请到刘总。
刘高畅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国盛计算机的首席,机器人大组的组长高畅。
王鸿嫔谢谢刘总。另外一位嘉宾是我的同事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权益投资部的副总监,目前也是大摩数字经济混合拟任的基金经理雷志勇,他的硕士毕业于北大的计算机,在通信行业中也实战工作过6年,曾经作为数据行业的专家,也支援过北京奥运的通信保障,也因为他有产业实战的经验,加入金融行业之中,他在投资研究领域的发展也有一些独特的特色,他一直专注于泛科技领域的研究,对于科技领域的投资有很多接地气的见解。我自己观察到他作为基金经理的成长,我觉得他是属于厚积薄发的这一类,我也非常地看好。
雷志勇大家好,我是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的雷志勇。
王鸿嫔谢谢志勇,今天两位科技领域的投资专家来做客,一起放眼海内外,围绕科技板块来聊一聊。接下来第一部分,宏观部分我们来谈一下全球科技投资站在什么样的位置,尤其我们要来看一下国内科技行业的发展趋势。
回首过往20年,无论是东方、西方,科技产业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精彩迭出来形容。在2000年科网泡沫破裂之后,互联网的科技发展没有过几年,就快速起步了,虽然当时跌得很惨,同时我们看到中国的企业在承接国外的生产,它的产业链转移过来之后,我们自主创新的路线也越走越宽广。
01
未来科技投资的版图
数字化、智能化
当互联网逐渐发展为基础设施之后,如果我们要投资未来应该设想什么样的一个版图?而我们中国的企业在版图上面还会有哪些可能的位置?这个问题我想请志勇来跟我们分享,谢谢。
雷志勇谢谢Mandy的提问。的确从过去的20年,包括我们上大学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到现在工作,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科技,使得我们社会生活,我们的工作模式得到了很大的效率提升和生活的改善。而且我们发现科技的演进进步,有一种似乎越来越加速的趋势。最近几年,当互联网在我们国内成为一个基础设施之后,有一个大的变化,我们整个社会跟个人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发现从国家,到企业,到个人,都会有一个新的领悟,就是这些沉淀在那里的数据蕴含着巨大的价值。所以我想的第一个就是我们未来投资的版图,社会跟个人的数字化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以及未来蕴含着广大的投资空间。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数字化,比如企业,包括积累的公共数据,如果按照现在的顶层设计,把这个数据共享出来之后,像我们的企业的资信评估,以及我们相关的投资研究,要出去调研的数据都是可以轻松获得,可以大幅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这是第一个趋势,我觉得未来数字化的建设非常重要。
第二个趋势是什么?我觉得未来版图里就是智能化,一方面由于数据积累到一定阶段之后,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的迭代演进之后,很多新的人工智能的技术积累到了一个爆发的阶段,而且叠加我们目前的社会进入逐步的老龄化阶段之后,智能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所以未来我们看到各行各业智能化程度的产品和设备越来越多,而且给大家带来的便利度也越来越高,所以我认为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我们投资未来的两个最重要的方向。
第二个就是刚才Mandy总问到我们中国企业在版图中的位置,用两个“化”来概括我的看法。第一个是全球化,我们国内的企业由于拥有国内海量消费者的支撑,我们在国内的产品做到第一梯队之后,就有可能向全球的消费者,向全球的企业客户去推广,那么会逐步从国内的龙头企业成长为全球的龙头企业,这就是第一个全球化。
第二个,我们的产品会迎来高端化。我们有一个数据,从过去的2000年至2020年,我们国内培养的工程师总量接近8000万,接近了整个欧洲的人口,工程师红利使得我们国内的产品研发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然后研发的产品性价比越来越高,从以往的中低端向高端化演进。结合我刚才讲的全球化,所以我们未来国内的企业会走高端化、全球化的路线,那么在全球产业链的竞争地位中,会占据越来越好的位置。以上是我的一个看法。
王鸿嫔好,谢谢志勇,我想志勇也给我们高屋建瓴提出了很核心的一些方向,也让我们对于中国企业在科技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一个想象空间,也感到很大的一个希望。接下来我想请问国盛证券的刘总,因为他在科技产业,在过去尤其近三年也发表很多精彩的报告,受到行业的肯定,我想请你跟我们谈一谈,如果我们把这个时间的纵轴拉长,我们看到投资有时候会有一些时间差,从1980年代美国就开始经历一些转型,包括从原本的传统的重化工业结构转换为科技创新。
后来到90年代,包括S&P 500(标普500)很大的产业,道琼斯30只股票的更换,很多公司都是这30年催生,在美国我们看到长达20年的科技网络的牛市。这样的发展的经历,对于我们中国企业来讲,这个过程有没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对投资人来讲,我们怎么样来去推演中国企业可发展的路径?请问刘总,谢谢。
刘高畅好的。整个中国IT企业的发展,有自身的特点,因为我们投资,特别是科技的投资,它必然不能离开整个产业趋势的发展。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可以能帮助我们很好地把握国内一些企业的科技投资。
第一个我们要意识到整个国内IT企业的发展比较滞后于北美一些全球顶尖企业的发展。在过去五六十年代开始,海外就有企业信息化的公司,国内在八九十年代出现了一些规模比较小的财务软件公司,这些公司的发展奠定了整个软件产业的基础。
但是随着这些软件公司的发展,可能国内整个IT的产业链自主权还不够大,一直到2010年以前,国内一些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软件公司,都是以集成商的身份来出现,它集成了海外一些基础的软硬件,然后在上面做系统,在系统不断升级,不断维护,不断与客户交流的过程当中,它才出现一些行业性的软件公司,一些应用软件公司才开始发展,所以我们国家在基础软件上的缺失,还有在大型系统上的落后,导致在2010年以前,整个科技上的投资可能都是局部性、小规模的。但是2010年以后,一方面可能是2013年、2014年之后国家的倡导,另一方面也是像刚才志勇总讲的产业升级之下,我们国家出现了大量的软件工程师,所以在自主可控的需求以及产业升级的需求之下,我们国家围绕着基础软硬件的、大型软件的,还有这种关键应用软件的自主创新开始突破。所以从2019年以后,整个信息技术创新、自主可控的发展,迎来了飞升期,我们看到整个行业的需求开始不断提升,从党政军,到行业,到社会各界开始提升。
同时,产品的供给上来讲,因为软件行业有一个特点,软件行业伴随着产品的使用,不断的打磨,不断地提问题的情况下,它的产品会越来越好用。所以供给和需求共振,那么在未来的几年应该会不断地演绎出来,这是第一个思路。
第二个思路,刚才志勇总也提到了,我们国家有一个特点,在互联网应用还有倡导的应用上,大家也会感觉到生活非常之方便。比如支付宝、微信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2015年以后,移动互联网的腾飞中,我们国家积累的数据,甚至是全球科技最顶尖的其他国家,应该都是不具备的,这样大的数据要素积累如何产生新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从去年2022年1月份开始提到的数字经济当中,就提到了很多的方向,在4月份、6月份、11月份、12月份都有相应的政策,把整个数据要素不断地提到国家的顶层战略当中,我们认为这个是非常具有发展眼光的。
因为历史上来看,四大生产要素是土地、劳动力,技术和资本,今天来看都是10万亿元以上的市场,把数据要素提炼出来,结合我们国家的发展特点,如何很好地调动社会的数据要素,如何在保障民众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去形成比较好的数据产品,如何利用这些数据产品去提升社会效率,应该是接下来,不仅是国家以及各个企业需要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那么也会在二级市场衍生非常多的投资机会,从去年底我们已经陆续看到,接下来的几年之内应该可以看到更多,所以这是结合中国特色、整个IT现状,包括中国特色优势的发展点。
第三,全球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底层技术的创新,离不开科技的发展。整个科技的趋势来看,必须和全球的潮流进行匹配。当今科技发展当中,全球最具优势或者说最具热度的就是人工智能领域,我们的年度策略中也是把它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我们发现它不仅是硬件上的创新,比如人形机器人,特斯拉去年也是出现了Tesla Bot发布会,也体现在软件上的创新,像ChatGPT,它真正地使AI开始像人一样的表现,还有AIGC领域。所以全球的科技趋势之下,我们发现国内对人工智能的发展,2017年也出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划,眼光还是非常前瞻的。
而且国内在人工智能的投入上、投资上,相较于传统的IT可能落后至少二三十年的水平,我们整个落后幅度并不大。因为2006年的深度学习,到后面2017年、2018年出现一些新的模型,国内的顶尖企业也有相应的跟进。所以,在人工智能的大浪潮下,整个国内企业的发展,包括应用的产生,与海外差距越来越缩小,也会衍生非常多新奇的、振奋人心的、给社会创造价值的投资机会。
王鸿嫔谢谢刘总给我们要崭新的一些思考方向,也看到我们大的发展可能性。另外刚才前面提到,我们在谈到科技的时候,很多投资者也首先会想到互联网,刚才刘总提到除了互联网之外,我们国家这些年以来也有很多非互联网的行业在国际市场不只是单纯的以量取胜,我们也出现了世界第一的产业。我们在发展的初期,在全世界的产业链里,我们的价值是所谓的低成本劳动力来取得竞争优势。
可是在近10年可以看到,出现了更多因为具有硬核的科技能力的、确实有创新能力的、有竞争力的,像有些专利强项的产业,比如新能源产业链中很多的企业,它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达到了对欧美企业具有威胁性的地位。
02
“硬核科技”产业链
未来5~10年或有大机会
王鸿嫔未来我们还有没有类似的行业可能出现?我想请问一下志勇,除了这些,尤其你在观察投资这个领域,除了我们现在看到已经比较成熟的新能源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面占有一席之地之外,还有没有一些其他类似的产业出现,最可能出现在哪里?在这些硬科技的崛起过程当中将会带来哪些机会?
雷志勇Mandy总说的我非常认同,除了我们人口规模带来的互联网行业发展得特别快,规模特别大之后,最近几年出现的,比如电动车,包括出口海外的同比数据非常喜人,这些产业链包括以往的智能手机,我发现国内都有一个比较好的产业优势,这个产业优势就是刚才大家聊到的工程师红利带来的产品迭代速度快,性价比全球领先,同时这些产品往往又是大规模销售量的产品,使得我们这种比较优势更加明显。
所以这些行业我觉得不仅是以前和现在,将来这些类似的产品,比如我们下一代计算平台,比如智能眼镜、MR眼镜,以及刚才高畅总聊到的机器人,可能我们国内依然会出现一个全球第一的产业竞争优势,确定性比较高。
同时我也在反思,以前我们的通信设备也是全球第一,我们的两大设备制造商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但是最近几年由于芯片各方面的海外脱钩之后,我们受到了一些压制,那么这就对我们另外一个方向也带来了一些机会跟思考,除了我们讲的性价比之外,就是我们在核心技术、硬科技上,我们能不能借这个机会去厚积薄发,去实现赶超,以至于带来我们在这些产业链上面也实现崛起。我觉得这个方向上面也是存在机会,包括我们刚才高畅总讲的软件、核心的科技硬件,以及通信业再次崛起,我觉得这些机会也非常大。
那么在这些硬科技崛起的过程中,我觉得机会一方面就是传统的比较优势行业,比如未来的机器人产业链、VR、AR产业链,我觉得确定性是很高的,在国内它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很有机会。另外,我们底层的软硬件、芯片、信创,在这个过程中也主动或者被动地会崛起,这些相关的产业链,我觉得未来也是5~10年的一个巨大的红利机会。
王鸿嫔是的,谢谢志勇,我们延续这个话题,想请问高畅总,我们在讲硬核科技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自己做了很多的努力,包括当时外资来投资的时候,他们非常兴奋,我们国内市场提供了低成本的劳动力,不但很勤奋,而且也提供高品质的输出,尤其刚才提到的高素质工程人员。但是我们现在也面临一个我们回避不了的,不能假装不存在的,就是在国际市场,尤其美国对我们的封锁,在我们硬核科技的发展过程当中,比如美国就鼓励芯片制造回归美国。我自己看了蛮生气的,因为台积电业务整个就被抢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硬核科技在国内要怎么去突破?我们想请高畅总。
刘高畅好的,Mandy总。美国的封锁看似很全面,但它卡住的关键点其实并不太多。我们认为有几个思路有助于硬核科技的突围。第一个要想办法去解决关键的环节,因为它目前在“卡脖子”上,不管是我们AI的发展,还是在芯片的各类发展,包括智能车的芯片、手机的芯片上,它卡住的其实并不是我们的一些设计的、封测的公司,而是主要卡在我们晶圆代工的环节,这个环节确实涉及的产业链相对会有些长,基础的核心技术非常多,所以第一点我们觉得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这个方向。其他比如封测领域,我们国家整体的发展水平已经很接近世界顶尖的水平。
第二,就是硬核科技的内动画片涵非常广,在基础的晶圆代工,衍生的芯片难以解决的情况下,我们在算法,比如 Transformer的大模型,在一些语料库,还有各类的人工智能软件类技术,在不容易被制裁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主动去创造市场,创造需求。因为软件的特点就是越用它就会越好用,所以我们一定是要利用中国的市场优势去营造比较有利于国产软件发展的环境。
第三,一个国家硬核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基础学科的发展。过去几十年国家的发展过程当中,比如大学教育,对应用学科的扶持非常强。我本人之前也是基础学科物理学的学生,所以我们应该比较大力地去支持这种基础学科的发展、研究,基础学科学生的就业都要有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我们相信以中国人民的勤奋程度,包括目前的工程师红利,再加上一些发展手段,硬核科技我们国家必将突破。
王鸿嫔是的,谢谢高畅总,虽然这里面也是忧喜参半,在这个机会我也稍微补充一下,其实从2018年开始,中美贸易冲突以来,我们也一直关注这个事情,我也可以跟投资人分享一下我儿子的看法。
他因为打游戏,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做了一个结论,我觉得蛮有趣的,他觉得美国在锻炼中国。可是过去的历史证明中国事实上是可以自己突破,这些不让我们做,这个不给我们,后面我们自己可以发展出来。以上我们提的是比较多关于产业发展部分,中国的科技发展有很大的一个前景,当然也有一些障碍。我觉得以我们国人的智慧,还有我们一直以来的勤奋程度,我们是可以克服这些困难。
03
投资硬核科技的4个路径
王鸿嫔接下来我也想请两位谈一些更往细部展开的,有关我们中国硬核科技,有哪些细分板块特别值得我们研究?我想请问一下两位,你们都是投研专业一线的人,你们在调研的过程当中最为看好哪些行业跟板块?然后可能投资人特别关心的是你的一些私房名单,当然我们因为这边不能谈股票,我们特别谈的是一些细分板块,认为特别值得关注的,也想听听看你的一些逻辑、想法,我们是不是可以请高畅总先跟我分享。
刘高畅好的,谢谢Mandy总。我觉得今年对计算机板块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了,一方面我们看到疫情影响之下,很多企业在过去都处在一个低基数的过程当中,所以今年恢复性的增长,再加上数字经济的扶持之下,整个的行业的增速、景气度,后续会非常的亮眼。同时计算机行业比较有特色,它的产业链会比较扁平,上游是人、下游是客户,整个不透明度会非常高,所以它的预期波动会非常大。预期波动一方面跟着科技周期,另一方面跟着宏观环境、流动性会有变化。
过去两年,流动性全球都在复苏,且有一些地缘政治的影响,压制会非常严重,今年至少是一个趋缓的过程。所以宏观环境以及产业本身景气度变化,公募基金对于计算机目前的持仓,还有估值水平处在历史低位的情况下,是一个巨大机会的拐点。
具体的方向我们觉得可以围绕这两个思路来展开。正如我们的年度策略:投资加速以及产业复苏,投资加速指的就是政策投资的加速,计算机行业下游70%的企业跟和央企相关,去年因为疫情的影响,还有一些相关事件影响,招标、实施难以展开,也有大量的订单滞留到今年。所以在这个方向上,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两个相关政策,一个就是信创,我们刚才讲的自主可控也是国产软硬件的崛起。
第二个就是数据要素,数据要素是新一轮国家的顶层战略,过去已经有十几份的政策去支持政策的落地,后续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政策细节以及产业的演绎,这样的一个方向能够真正把数据的价值调动起来,去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国家的财政的解决,实现一个新的突破口。
另一块就叫产业加速,产业加速我们认为不仅是产业自然的复苏,它更多要与全球的科技周期结合起来。我们认为两个方向非常的显著,第一个就是人工智能,这是全球科技创新的核心,硬件上有Tesla Bot会不断的演绎量产,然后代表着人工智能的终极梦想走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在软件上既有ChatGPT,全球比如Open AI这样一些顶级企业,实现的人工智能真的像人一样和人进行交流,和人进行交互,以及产生自己的逻辑,也有AIGC自动生成内容,也会让我们耳目一新,同时也会在一些工作当中提供辅助,所以产业复苏的第一个方向就是AI。
另一块也是Mandy总刚才提到的智能车大趋势,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智能车已经不是一个纯科技趋势,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周围很多小伙伴都是智能车的消费者,也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和便利。我们认为整个渗透率还非常低,而且智能车之后,比如自动驾驶,V2X很多产业链,都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方向。
所以以上四个路径就是我们从投资加速以及产业复苏当中推演出来的比较好的投资方向。
王鸿嫔谢谢刘总。请志勇也跟我们分享一下。
雷志勇的确最近的调研多起来了,因为咱们国内的疫情也是有大幅的缓解,出行也越来越便利。那么在调研的过程中,结合之前的这些研究,还有我们对中长期趋势的判断,第一个我还是最看好今年数字经济的大方向,就像我们之前讨论一样。第一,我们的数据积累越来越多,第二我们相关的工具,比如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成熟。第三就是下游我们的需求,包括智能化、数字的建设,需求越来越强烈,所以这个方向上我非常看好。
像高畅总讲的这个方向上,我自己相对更看好计算机行业,因为这个行业,随着疫情缓解之后,它的业绩在今年也会有明显的复苏,同时有数字中国建设的政策东风的催化,所以我认为今年计算机行业的基本面和估值都会有提升的基础。
第二个方向上,我们一直也比较看好高端制造业,大的逻辑还是刚才讲的,第一个就是今年的经济复苏,另外一个就是国内的工程师红利,使得高端制造业面临全球化跟高端化升级的契机。这些方向上,我个人看好的有高端机床、高端的刀具,以及工业工控软件,这些都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些方向,也同样今年的基本面和估值都有一个提升的基础。
另外,景气度来看,现在随着绿色能源的大力倡导跟推广,随着光伏、风电建设越来越密集,储能的需求也在上行,所以从调研的角度,还有景气角度来看,我们觉得今年高端制造业这种细分的下游,比如储能、光伏,包括高畅总讲的电动车,从中期跟长期来看,景气度依然非常向好,所以这个方向也是我看好的一个方向,大概是以上这些方向。
王鸿嫔好,谢谢两位,我们可以看到也算是英雄所见略同。刚刚提到计算机行业,然后高畅总提到的包括信创、产业加速跟投资加速,志勇是等于把它汇总为高端制造。其实国内来讲,整体可以看到刚才两位谈的都不只是所谓的低成本了,我们在技术升级,另外两位都有提到,我们在谈科技产业的时候,不只是只有技术,还有跟消费有关,在最后还有落实到包括高畅总提到的智能车,除了它的科技硬核发展之外,它也确实有出口,就是它的消费需求也在明显成长,所以我们也很乐见有这样的现象。
接下来我们再延伸,两位都有谈到估值,包括谈到计算机的估值部分,在A股看起来相对比较偏低,可是我们科技行业的估值,跟国际市场对比来讲,还是相对比较高,另外这个板块有一个特色是它的波动也比较大,所以国内比较保守型的投资人也会却步。另外我们也会发现有些科技行业,它一级市场的估值比二级市场还要高,我们想请高畅总来跟我们分析一下,这个现象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另外怎么去避免在科技投资中高估值所带来的价值毁灭?我没那么悲观,但是确实有这样的看法,我想请刘总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看法。
刘高畅所有的估值方法不管是PE、PEG,它其实都是从DCF演绎的。DCF它有几个阶段,有显性成长期,有半显性成长期,还有永续期,考验的就是企业的成长性,以及它后续的竞争格局以及护城河,所以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非常艺术的方向。
所以我们去分析估值,要从这样几个角度去看,包括它的成长性、长期护城河。第一,美国的一些大股票整体估值非常高,因为他们代表着他们已经占据了全球市场大量的IT需求,隐含的就是他们的成长性需要革命性的突破,难度会比较大,所以代表着这个市场对它认知是成长性不够强。所以美国有很多新方向、新技术的公司,它的估值比我们A股的计算机要高得多。在美股,即使过去两年的科技浪潮、科技投资热度略有下行的情况下,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大量的公司在20倍PS以上,但是国内的计算机公司几乎很少可以看到20倍PS以上的,所以整个估值的情况会与成长性相匹配。
第二,国内的企业一方面水平还不够高,国产化率还不够高,它处在一个国产化快速提升的过程当中,也就意味着它后续的成长性会比较强,再加上整个的体量会比较小,这样的情况之下,国内的企业我们认为整体绝对的估值水平高于美国的一些大股票,是一个非常合理的事件。
第三,科技投资有它自身的周期,有导入期,有预期消化,也有真实的成长期,有时候导入期和预期消化还可以交织好几轮,每一轮起来的时候必然有一些企业被误判,因为我们很少在一开始就能发现谁能够走出来,正常的投资行为是在其中找出最可能的几家企业,这个过程当然会有误判。所以避免价值毁灭的方法,就是在产业不断的演绎当中,在明显看出来企业、科技方向不太靠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地去回避掉这些企业,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小技巧。
04
普通投资者可以遵循2个思路
来选择科技类基金
王鸿嫔谢谢刘总给我们一些很好的方向。接下来我们想再往细部展开,刚才第一部分谈到产业的宏观方向趋势,第二部分我们到了板块,接下来落实到我们投资者。他真金白银要做行动了,我们也是推荐投资人通过基金的方式来参与。
现在我想请问志勇,你自己也在帮投资者选择最好的投资标的,现在对基民来讲,他现在要投资科技板块比以前选择要多很多,除了主动投资的主题类的产品之外,现在还有指数基金,还有ETF,指数基金里面还有更多的细分板块,窄基越来越窄,包含了科创板、创业板,眼花缭乱之际,有些基民感到无所适从,要怎么去买科技类的基金?你给基民是怎么建议?应该遵循哪些方向来选择?我想请志勇跟我们进行分享,谢谢。
雷志勇的确现在的科技板块投资,一方面是由于它本身有一定背景知识的要求,相对会有一定的门槛,另外产品也比较多,所以选择起来该怎么去做,我自己也是归纳了几个点,我觉得第一,基民们选择科技类的基金时候,在方向上不能判断错误,方向要符合产业的发展趋势的科技方向。比如2013年的时候,大家发现周边的人都在开始逐步使用智能手机,就可以基本判断未来智能手机有可能会人手一部,这就是一个大的产业的趋势。这个趋势可以同样对比到电动车,过去几年,大家发现周边的人购买、询问或者去试驾电动车的人越来越多,这也体现了一个产业趋势。如果我们方向上面对产业趋势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大的选择不会错误,这是第一个必须要遵循的思路。
第二,要符合国家政策和社会进步的方向。比如,冷战期间,前苏联和美国他们对科技的竞争史,双方对电子科技,还有登月技术相关的大量扶持,使得美国在电子技术,还有军事类方面积累的科技越来越多,使得后面这种产品也爆发得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买科技类产品,一定要去跟踪和学习国家的政策,国家的政策自上而下去扶持、去鼓励发展哪些科技产品、哪些科技方向的时候,这个方向往往是未来若干年整个科技发展最快的一个方向。
最后,因为科技它往往在资本市场上会领先很久,在科技的技术和产品还没有兑现的时候,它会提前去预演,像当年美国的科网泡沫一样,所以基民去买科技类基金时,也要有一定的耐心。我们最好是能够在科技产品、科技技术到了一定阶段去业绩兑现的时候,去买这个方向的科技基金,这样就既能享受到科技成长的果实,也不用去等待太久,不会去受到泡沫的伤害。这也就是我自己总结的几个大的思路,我们按照这些思路去选择科技类的基金,我觉得中长期还是会有不错的效果。
王鸿嫔好,谢谢志勇。刚才志勇也提到科网泡沫,我可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验,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时候开始,美国、欧洲发展了很多“.com”公司,后来2000年也是出现了很大的泡沫,甚至那时候,大家就说我们不用看市盈率了,我们就看市梦率,我们做梦就好了,所以那时候人非常的疯狂。呼应刚才志勇提到的,一个产业在新创的初期,很多是在一级市场上面可能“心脏比较大”的客户,这些投资者他去参与,因为这类新创的产业失败率是比较高,到慢慢这些科技类企业受到市场的认同,它比较稳定了,进入公开市场之后,这时候投资人来参与会比较好。
呼应刚刚最开始,科技类的基金在国内波动率比较高,主要是因为我们发展的阶段性。对于国际市场,如果来看美国、欧洲的科技类产品,尤其美科技类基金,它长期一直都是市场上面的领先者,它在股票型基金里面表现得比较好。而且这个表现比较好,不是只是一两年,它已经超过了一二十年。所以就是我们要看比较长期的趋势,我稍微补充一下。
接下来我想请问刘总,您等于是一个外部的、客观的分析者来看的,指数类的基金、被动型的产品跟主动类的基金,你建议投资人要怎么搭配?
刘高畅我觉得现在确实是整个科技类基金比较好的配置时间,因为无论是宏观环境慢慢地转向科技,整个新一轮的科技周期又有一些亮点,可能像星星之火,未来可以燎原。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如果对这种新的科技趋势感觉不太强的情况下,我们觉得可以选择指数型的基金。
但是因为现在有一些科技亮点比较凸显,一般指数基金难以对这种最核心的科技环节,比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实现比较好的覆盖,如果是对一些新方向的亮点比较理解的投资者,我们认为他们应该可以更好地选择主动的基金,因为相对来讲,这样的一些基金在一轮的科技趋势当中,它的弹性应该会非常显著。
王鸿嫔谢谢刘总。我想也可以给投资人一个参考,两类的投资策略,它各有特色,也可以符合投资人不同的需求。另外我最后想请两位谈一下,因为科技板块波动比较大,怎么样能够让投资人能够拿得住?因为现在国内的投资人,本来他对基金的持有的时间都是偏短的,跟全世界市场来比。科技类的板块因为波动大,所以它的持有时间会更短,对基金经理来讲也产生比较大的挑战,因为资金如果短期之内大进大出,在管理上也造成了一些难度,怎么样让投资人愿意相信,愿意拿得住,对这个市场信心可长可久,想请两位跟我们谈一谈看法,我们是不是可以先请刘总跟我们谈一谈,你给我们投资者出个主意。
刘高畅好的,因为我本身也是基金的投资者,所以有一些经验可以给投资者们分享。一个我觉得还是要有一些逆向投资的思维,不一定说在基金快速扩张、快速向上的时候去冲。我们自己如果能够感受到大的科技趋势延续性会比较强,那么即使在回调或者比较低谷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进行投资,而且通过定投的方式,使得自己的成本线尽量平滑。那么在往上走的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拿得住,一定的回调也可以接受。
第二,我们如果买了一个基金,一定是我们信任这个趋势。因为个股的研究比较复杂,也比较专业,我们在整个大的产业方向上可以进行一定的学习,来增强自己的一个信心。这两个技巧应该可以帮助我们能够拿住基金。
王鸿嫔谢谢刘总,志勇我想请你就从实战的角度,来跟投资人分享你的看法。
雷志勇其实科技股或者说科技基金,它波动会比较大,我们回溯美股的历史,包括我们A股的优秀科技公司来看,它其实都是震荡上行的,所以我自己称这种阶段性的波动为成长的烦恼。成长还是主线,烦恼可能是伴随着一些小小的不痛不痒的一些影响。所以对基民来说怎么样去能够坚定信心,我觉得第一个就是像我刚才分享的,就是我们选择基金的时候,从国家的产业政策的催化出发。产品的选择上面,基民可能自己要花一点点时间、功夫去把住第一关。
第二,选基金其实也可以像对待朋友一样,可以去参考一些第三方机构,包括相关基金公司对产品和基金经理的一些分析,和基金经理自己的一些相关的公开观点,去了解他的思路。这样有了一个定性的、感性的了解之后,相对在波动中信心也会更强。
第三,刚才高畅总讲的我也是非常认同的,它在回撤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比如定投方式,去把成本在下跌回撤的过程中摊薄,从中长期来看,这种模式可能还是能够获得相对比较好的结果。
王鸿嫔谢谢志勇,非常感谢两位,我们想最后我们来点比较轻松的话题。刚才谈了很多硬核的部分,对于科技,很多人都觉得神秘又难懂。刘总也提到你是学物理的,然后志勇你自己也是计算机专业,其实对一般人来讲有相当门槛,但是大家又想要了解,怕自己落伍,我想请两位嘉宾也跟我们推荐一些让你觉得印象深刻的,比较值得推荐给我们投资者的一些相关的书籍或者是电影。可以是让你觉得耳目一新,或者是你觉得可以对投资人带来一些启发的,希望能够分享你自己的私房好书或者是好的作品。请刘总先来。
刘高畅几年前的一本书,当时给我的启发非常大。我们当时也是在去美国调研之前,正好也要去见一下吴军老师,正好也看了他的《智能时代》。
这一本书非常有意思,吴军老师在硅谷,特别是在华裔当中地位非常高,也经常会帮助很多华裔、华人、初创企业,包括像斯坦福的一些学生去创业。所以他其实对技术、对整个产业的发展非常的理解,但同时他又写得比较深入浅出,能够帮一些没有基础的民众,很好地理解到科技的脉搏、科技的节奏以及科技未来的展望,同时也会对科技的投资节奏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应该来讲是一个非常深入浅出的,前瞻又比较全面的书,大家可以去参考一下。
王鸿嫔好的,谢谢。志勇,我想请你给我们推荐一下。
雷志勇我也分享我自己感触比较深的一个电影,同时也推荐一个电影给我们广大的基民。这个电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阿凡达》。
这个电影它的特效非常让人眩目,但是里面打动我的地方是什么?我们地球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把我们的思维,把我们的控制力拓展到机器或者类人的装备上面去,这个带来的是我们人类能力的天花板得到了一个大幅的提升跟拓展,这个是非常让我兴奋跟激动的。
那么另外一个反向的思考,我给大家推荐一个电影,也是一部跟机器人相关的,是一部老电影——美国皮克斯动画的叫《机器人总动员》。
这个电影就反过来,他讲的背景是我们人类移居外星地球之后,留守在地球的两个机器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两个机器人之间产生了类人的一种情感,发生了一些非常感人温馨的故事,这个就反过来了,未来的机器可能随着技术的演进,也在向着人类学习和演进。
所以看过这些电影,我对未来非常的期待,期待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之后,我们人类和未来人类的智能设备或者机器人之间共处的时代。它的一些场景和它的一些美好的故事,我觉得是特别值得期待的,这是我推荐的电影。
王鸿嫔谢谢志勇,根据主办单位给我的功课,我也要推荐。其实我一直犹豫了很久,因为我看得比较杂,我想试着给投资人一些比较容易下咽的,容易消化的一些内容。
传统的话,大家可能会推荐“星战”,我自己以前就看“星战”系列,还是提供了很多新颖的内容。
到现在还有很多星战迷,我没有那么迷,但是它里面提到了一些脑洞大开的思维,甚至它也有很多比较深度的关于人类未来的探讨,我觉得对一般投资人来讲是比较容易消化的。其实还有很多很好的作品,所以我想我们作为一个入门跟投资人分享,谢谢。
在最后,再次感谢两位嘉宾的精彩分享,我们也希望今天总经理会客厅的交流,能够让我们的投资人真正有所收获,我们也期待下一次的智慧碰撞。我们再次谢谢刘总,谢谢志勇,谢谢。
会客厅·小惊喜
有奖互动留言
评论里留言
#你看好硬核科技的哪些板块#
2月24日将抽取4位幸运留言
赠送投资书籍
《文明 现代化 价值投资与中国》
(本留言活动解释权归《中国基金报》所有)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供参考,仅作为陪伴服务内容之一,不构成具体产品的宣传推介材料或法律文件。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已严格审查本资料的内容,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和适用性。在任何情况下本资料中的数据、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等同于实际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承诺或担保。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运作过程中存在净值波动的风险。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郑重提醒您注意投资风险,并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