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忱:关于遗忘,你了解多少?
关于遗忘遗忘的原因 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不会消退。
记忆是人脑储存资讯的形式,但人脑不可能无止境的存下所有资讯,而遗忘就是删除资讯的机制。遗忘是记忆机制中极重要的一环,它能使人过滤掉多余的讯息,仅保留重要的部分,并借此减轻大脑空间压力。牵动着遗忘的因素非常多,时间、心理状况、生理状态、还有事件本身。有趣的是,相对于人对记忆所拥有的主动权,遗忘却是人所不能掌控的,通常人能够主动选择去记忆但无法选择遗忘。
1.对遗忘的一种解释是消退。消退是指如果讯息不犯罪片被利用,就会逐渐丧失,这样的说法看似合理,但问题之一为人们经常回忆起很久以前的往事,单靠消退理论并无法解释为何有些记忆短期后便消失,有些却长时间保存完好。
2.心理学者提出记忆痕迹的理念来解释学习、记忆、遗忘的历程。他们认为经过学习活动后,在脑部会遗留一些痕迹,亦即学习的结果会在大脑上留下变化,使大脑皮质产生深浅不一的皱纹。学习后若经过一段时间不再练习,则原来留下的痕迹经过新陈代谢作用之后,会逐渐变化而消失,形成遗忘,然而目前脑部痕迹的说法只是假设性的推理,并无生理学上的验证。
3. 记忆的干扰——干扰理论
记忆与其说是丧失了,不如说是被抑制或受到其他记忆的干扰。简而言之,指新旧学习材料的彼此影响,依发生的时间顺序可以分:
(1) 顺向干扰 (Proactive interference):
旧记忆影响新记忆的提取和存取 ,例如:先读生物学再读心理学,然后在心理学测验中想起生物学的内容 ; 朋友重办手机门号后,当你想打电话给他时,会回想不起新号码,是由于旧号码的干扰。
(2) 逆向干扰 (Retroactive interference):
新记忆影响旧记忆的提取与存取,例如:先读生物学再读心理学,然后在生物学的测验中想起心理学的内容
4. 失去关键要素——舌尖现象
指对于某些特定姓名、名称或单字等虽确定知道,但一时之间却无法想起,犹如这些事物跃跃欲出,在舌尖上滚了一下,又缩回去的现象。舌尖现象与记忆有密切关系。当个人在接受外界刺激时,会将其转换成另一种抽象形式,以便在记忆中贮存备用,此历程称为编码。其次,将经过编码的讯息依记忆类别作长期或短期的贮存。最后是检索,必要时将贮存在记忆中的讯息,再经过心理运作的解码过程,使其还原为原本的形式实际应用。
个体在对人名、物名及文字编码时,同时将之编成形码、声码、意码,并将其置于长期记忆中的不同部位贮存。当原刺激物出现时,在检索过程中或解码顺利时,则三种代码一起呈现的反应不致有误。若只能解出形码与意码,无法说出正确的声码,则形成舌尖现象。
5. 动机性遗忘。
6. 记忆并非总是美好的,某些记忆使人难过、焦虑甚至痛苦。因此,自我的意识不知不觉会将这些记忆,透过遗忘来避免个人的不愉快。
7. 机体性遗忘;相对于动机性遗忘,人脑也可能因为物理上的损伤而造成记忆能力失常。不论是外来创伤或是大脑因年龄引发的退化,都有可能导致记忆力衰退甚至是完全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