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巨星被骗8700万,全网求助

  

  还记得飞人博尔特吗?

  他曾是疯狂刷新世界纪录的短跑天才,披着无限荣光宣布退役。

  最近,昔日巨星再次回归热搜,却是因为被诈骗。

  

  

  有媒体称博尔特被诈骗团伙“围攻”,损失超过127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700万)。

  这几乎是他的全部家当,也是他为自己和父母准备的养老钱。

  消息一出,有人同情,也有人嘲讽: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活该被骗,分明是这么简单的骗局!”

  “还好我没钱,怎么也不会被骗……”

  

  嘲笑受害者单纯好骗的人,或许才是真正的天真者。

  因为普通人对诈骗的最大误解是——

  “这种骗局骗不到我。”

  “没钱就不会被骗。”

  你永远不能低估骗子的手段,他能无成本地、千万次出击,而你一旦轻敌一次,就可能倾家荡产、债台高筑。

  请花几分钟了解骗局,别让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我不会被骗”

  当不幸降临在他人身上,我们很容易猜测:

  被骗的人,估计很傻很天真,要么缺乏社会经验,要么爱贪小便宜。

  事实并非如此。

  他可能思维缜密,见过利益撕扯的人性百态,但在那刻被谎言蒙蔽双眼:

  一位姓赵的资深律师,接到一则客户需求。

  对方称自己的父母公司有千万纠纷案,需要高价聘请律师。

  获得律师信任之后,他编造出母亲病重去世、家人争夺财产等剧情,在微信假冒弟弟、母亲朋友等人借钱,成功骗走律师107万。

  

  他可能阅书无数,是顶尖学府的高知分子,却在被骗子围攻时慌了阵脚:

  在清华任教、53岁的黄教授,刚刚卖掉自己的房产,就接到“专业人士”的电话,称他漏缴多种税款。

  骗子精确地掌握合同编号,甚至能说出交易中的许多细节信息。

  在骗子的恐吓威逼下,黄教授卖房所得的1760万资金被席卷一空。

  

  

  他可能从事网络安全工作,看过无数诈骗内情,却在不经意间,点开了朋友发送的一个链接:

  一位信息领域专家的手机被木马病毒的短信击中,随即自动向列表好友发送信息——

  “我是某某某,这是我帮你拍的一个小视频”,并附上一个链接。

  许多同样从事网络信息安全的好友,随手点击链接,就造成了财产损失。

  

  

  我们不能时刻思考如何预防诈骗,但在看不见的地方,有无数个毫无人性的骗子,每分每秒都在绞尽脑汁地设计陷阱,试引你入局。

  或许你会想,我两手空空、囊中羞涩,怎么可能被骗子收割?

  互联网时代,骗子可以典当的,是你的信用和未来。

  毕业几年的大学生吴某,某天接到一则电话。

  对方准确说出他的大学名称和身份证号,并称他在大学期间有过校园贷,如果不及时注销账户,就会影响征信,未来买机票、车票都会受到影响。

  吴某被骗子所说的严重后果吓到,他根据对方提示,“将自己在所有贷款平台的额度清零”,提现转到对方给出的安全账户里。

  吴某并没有等到对方承诺的“很快返还”,等他反应过来,已经被骗99万。

  仅一通电话,就搅碎一个大学生本该有的美好未来,让他背负上令人窒息的巨额债务。

  

  毫无底线的骗子,从不放过任何机会,他们踩着他人的苦痛和绝望,为自己节节攀升的业绩雀跃欢欣。

  一对老夫妻有智力障碍,在泥泞的命运里挣扎,全靠微薄的补助金生活。

  有骗子找到夫妻俩,称:临近春节了,有好心人想慰问他们,会给发一笔慰问金。

  夫妻俩欣喜地跟着骗子走完了流程,领到了一小笔钱。

  满脸笑容的他们还不知道,骗子带他们走的是贷款流程,有巨额贷款正等着夫妻俩偿还。

  

  

  这种利用贷款向穷人诈骗的方式,被骗子们称为“杀鱼盘”。

  他们向着生活不易者,甩下血淋淋的鱼钩,榨取他们的未来人生,让人一夜暴“负”。

  和“杀猪盘”一样,在骗子眼里,你从来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待宰的猪、待杀的鱼。

  他们将“战利品”吃干抹净后,便一脚踢开,全然不顾别人死活。

  

  “拿捏人心”

  反诈宣传如此频繁的今天,为什么骗子依旧屡屡得手?

  有人说:“骗子最擅长的,往往不是设计精巧到无懈可击的陷阱,而是充分利用人性的弱点。”

  我们接起的一通诈骗电话背后,是一个团队试验过无数次后、反复改进的高分剧本。

  

  

  懂心理学的剧本话术设计员、制作假网页的IT高手、拿捏人心的业务员、微信群里陪受骗者聊天的不同角色……

  骗子们分工明确,织起一张巨网,准备粉碎每一个踏入陷阱的人。

  

  

  顶着沾满鲜血的、真金白银的诱惑,骗子们的骗术也不断精进,拼命追求更高的“业绩”。

  社保局宣布新政策,他们就结合热点,发布新的诱导短信。

  

  核酸检测成为日常,他们就伪装成防疫部门,像模像样地发出钓鱼链接。

  

  甚至,针对很多被诈骗完全部家产、几近绝望的可怜人,他们还会伪装成正义的“最后一根稻草”。

  骗子自称律师、维权公司、网警或者安全专家,打着“帮你把被骗的钱追回来”的旗号,再引导人点击新的贷款链接,实行“二次诈骗”。

  无法想象一个濒临绝望的人,再被人狠捅一刀时,该有多痛苦和崩溃。

  

  图源:小红书

  摧毁过无数人平静生活的骗子,早已丧失人性。

  他们精准地捕捉每个人心里的缺口,再伸出黑暗的罪恶之手。

  洞察到有些老人担心日后养老给子女添麻烦,骗子们便鼓吹老人花十几万投资一个养老床位,“可以住,还有10%的高额利息”。

  老人怎么也无法想到,贴着大招牌的“上海大爱城”忽然暴雷,所有投资血本无归。

  几千位老人一块钱一块钱积攒的、省吃俭用了大半辈子攒下的棺材本,便这样付诸东流。

  

  

  发现有些宝妈没有收入、不想看丈夫脸色过日,也更想给孩子更好的未来,骗子们便抛出网络兼职的诱饵。

  刘女士从网络上认识了一位好友,对方透露了自己的经济来源:刷单任务。

  任务简单易操作——先提前垫钱购买某APP里的带货商品,帮助他们刷销量。

  随后购买商品的钱会返回,还会有一笔佣金,商品金额越大佣金越高。

  从几十块、几百块到几千块,拿到越来越多佣金的刘女士尝到了甜头。

  

  第三单产品,她垫付了3万多元,却被告知“操作失误”,资金被冻结,只能再刷几单大额商品才能返还。

  在群里不少人的“煽风点火”下,刘女士照做,之后客服又说要刷到两百万才能够提现。

  最终,刘女士将买房的125万元全部投入,幡然醒悟后的她慌忙报警,但诈骗人员早已将钱进行了转移。

  

  

  看到孩子们经常独自上网课,骗子们也针对他们发起攻势。

  10岁的小小,因为买游戏皮肤,添加了骗子微信。

  当骗子谎称:“冻结微信账号要坐牢”。

  不知所措的小小,便听从骗子手把手的“指导”,向对方转光了母亲手机里的全部存款。

  

  贪婪,早已不是诈骗者的唯一诱饵。

  利诱、威胁、恐吓……“身经百战”的骗子精准拿捏人性的弱点,策划层出不穷的骗局,步步诱人入网。

  

  全民反诈

  踩着善良人命运碎片,掠取他人血汗钱的骗子,难道不会做噩梦吗?

  有受害人质问电话那头的缅北诈骗者:

  “你们能骗到的中国人,都是最朴实的人,他们本来就没有多少钱,有太多人被你们骗光所有积蓄后跳楼自杀的,你难道不会心痛吗?”

  对面冷冷回答:

  “我就遇到过,这就是他的命。”

  “他跳楼的场景我又看不到,关我什么事情。”

  

  

  在缅北的夜空,每晚都会升腾起一束束绚烂的烟花。

  那是来自电信诈骗团伙的庆祝——每成功诈骗50万,他们就放一次烟花欢呼。

  每一朵绽放的烟花,都可能意味着国内一个人生命的凋谢。

  同一片天空下,这边是笑脸和欢呼声,那边是亲人的哭声和哀嚎。

  何其讽刺,何其残忍。

  

  

  一次诈骗,如同重炮轰炸般,轻易便能摧毁一段人生。

  我们早已看过太多触目惊心的惨案:

  女孩徐玉玉家境贫寒,母亲残疾,父亲在外面打零工,一家人舍不得吃穿,从牙缝里给女儿攒了9900元大学学费。

  但有骗子冒充教育部领导,谎称发放助学金,一步步诈骗了徐玉玉的全部学费。

  背负着巨大的自责和压力,徐玉玉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本该有光明未来的她停在了花季年华,父母哭得撕心裂肺、一夜白头。

  她生前重复的遗言,令人心碎又无力:“咱家都这样了,为什么还有人来骗我!”

  

  

  唐爱莲的儿子出生被确诊重度脑瘫,她苦苦支撑,东拼西凑借来了6万块钱给孩子看病。

  在退火车票时,她从网上搜索电话打过去,却被遭到电信诈骗,孩子的看病钱全被骗走。

  一位妈妈拯救孩子的希望被剥夺,她情绪崩溃,眼泪流干。

  

  

  被逼跳楼自杀的博士后、被套走900亿资金自杀身亡的老总、因杀猪盘被骗40万自焚的女孩……

  诈骗,成了今日的无妄之灾,不可承受之痛。

  骗局无孔不入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自救?

  有人整理了反诈灵魂8问,你可以收到陌生人信息时问问自己:

  

  小视也整理了一些受害者分享的防骗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

  1、正常软件的客服,不会有方言口音。

  2、任何客服、单位员工都没有权力向你索要验证码、银行卡密码、手机远程操作权限。

  3、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进行调查处理,不会让你上网查询传票、通缉令。

  4、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千万不要听信账户冻结,向陌生账户转钱。

  5、怀疑是诈骗时,可以去微博、小红书等软件搜索,查看是否有类似骗局。

  6、及时向父母、朋友请求帮助,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不是一个人。

  

  

  最后,希望我们所有人达成共识:

  该被嘲笑和贬低的,是无恶不作的骗子,而不是蒙受损失的受害者。

  反诈阵线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同盟。

  愿我们都有耐心拆解骗局、传播警惕,以振聋发聩的呐喊,让所有骗局无处隐藏。

  也愿我们的孩子、父母,生活在互联网净土之上,不必提心吊胆地接打电话,不被少部分人剥夺掉对社会的全部信任和期待。

  点个「在看」,全民反诈,从此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