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朗教管中心党支部书记韩淑儿:扩一所优一所,擦亮教育品牌

  原标题:大朗教管中心党支部书记韩淑儿:扩一所优一所,擦亮教育品牌

  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地方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春伊始,省市都以一场高规格的大会谋划高质量发展蓝图,吹响奋勇争先的号角。

  东莞教育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在万亿城市的担当作为中强化人才吸引的支撑作用?2月21日,东莞市召开建设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动员部署会暨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强大支撑。

  从春天出发,拥抱更好的教育未来,南方

  +

  特别推出“教育大家谈”栏目。通过对话校长、镇街教管中心代表、教育协会负责人,直面东莞教育亮点、焦点、难点,倾听并记录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东莞教育人如何动起来、干起来。

  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伊始,大朗镇就计划投入13多亿元实施12个教育扩容提质攻坚项目,新增公办学位15580个;截至2023年已完成了8个新建改扩建项目,2023年将继续做好大朗镇第一小学和宏育学校2个改扩建项目。

  但除了学位数量的增加,“扩一所、优一所”是老百姓更希望看到的,为此,大朗镇教育管理中心主任韩淑儿介绍,大朗将从四方面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是规划先行,画好“路线图”。大朗镇坚持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公办学位同步规划,一方面实行“531”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供需协调机制,画好教育投建任务图;另一方面锚定“一年筹办一所公办园”的目标,不断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

  二是合力攻坚,划定“任务表”。建立常态化指挥部议事机制,重点加强教育、住建、工程等部门通力协作,推动教育扩容各项目按时交账、保质保量;将学校扩建项目纳入每年镇“十件实事”,邀请人大代表定期到学校现场视察、监督工程进度;组织家长志愿者成立学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员队伍,以不定期巡查的方式严把施工质量和安全关。

  三是选优配强,建强“主心骨”。统筹全镇资源,选配具有丰富学校管理经验的校长及行政干部组成筹建小组,主动走出去学习借鉴先进办学经验,提升“头雁”队伍能力。针对新改扩建学校需要大量教师这一现实,统筹优化编制、岗位管理资源,吸收优秀人才,做好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传帮带等,让教师队伍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四是一校一案,制定“特色书”。依托镇内“一校一案”计划,明晰学校发展定位、发展愿景,做好文化特色、制度建设、校本课程体系等软实力建设;同时,要求学校注重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因地制宜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韩淑儿介绍,大朗镇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在布局方面突出前瞻性,“我们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学龄人口变动情况,完善教育规划布局、预留教育用地,确保规划衔接与城市发展相匹配。”

  近年来,大朗已打造了5所市品牌学校,并结合公民办结对帮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龙头学校建立稳定的集团化办学模式,除了辐射镇内相对薄弱学校,也将优质教育资源推广到韶关乐昌地区。

  “同时,我们还充分运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监测及结果应用,开展‘三位一体’的学校评价体系改革试点,做好‘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推广应用,强化信息化及科普教育”,韩淑儿说,“此外我们还建立了信息化学校联盟、初中教研联盟等,目的就是希望促进学校间的交流与互动,推动学校均衡发展,实现全镇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教师是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一环,大朗也高度重视师资的交流联动,每年保证5%的教师完成交流,并侧重给一些师资较为薄弱的学校补充新鲜血液,激活教师队伍;此外,大朗镇也十分注重教研品质提升,探索建立学科教研员与学校中层交叉任职渠道,打造“我与教研员约课”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教研综合素质和队伍建设。

  【策划】王慧

  【记者】于羽佳

  【设计】袁永平

  【作者】 于羽佳

  教育莞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