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职业教育必不可少
近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职业教育认可度并不高,大部分觉得职业教育低人一等,“不学习的人才上职业学校”。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职业教育背负着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大国工匠,促进就业创业的重大使命。尤其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急需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地位十分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为什么需要发展职业教育呢?
为了促进就业。
职业教育是让学生去获得一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也就是让学子学会一种谋生的技能,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学校教育等。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侧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对口就业性很强,但对学历和基础知识水平要求不高。学习了专业技能又可以很好地完成就业目标,使得职业教育成为国家推动就业的一股力量。
学习职业技能有什么好处?
在这快速发展的时代,无论你在任何企业工作,都需要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如今,餐饮、工厂、家政、特种作业人群用工十分紧张,这些正是缺失了部分人才的状况。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专业技能与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破解就业供给矛盾,调节劳动力结构的根本措施,对于稳定就业形势,促进就业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保障作用。比如电脑技能培训,特种作业的叉车、起重机、电工等技能培训,汽修会计培训,厨师技能培训等,这类培训学时短,能够更快地帮助人们掌握这一职业所需要的学识内容,获得这一职业所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
拥有一项技能,有多重要?
掌握一项职业技能,对于就业会有很大的帮助。与大学本科专业相比,虽然专业技能培训的学生学期短,但掌握的技能却是大学生难以学到的,因为学习专业技能是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对于技术生疏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原因是因为目前的学历教育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实践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并且大学生对于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尚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缺乏主动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全社会对“人才”的认识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从注重文凭向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转变。人才市场最近出现一种概念:由原来的高学历、高职称就是人才,转向“有需求才是人才”。文凭高,但缺乏操作能力的人,并不受市场欢迎;同时,那些技能高超的“高级蓝领”则身价大涨。人们开始认识到学历高代替不了操作能力强;那些尽管学历不高,但动手能力强、技能水平高的人才,正是实际工作中适用和急需的人才。专业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令人深思。
“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这番话,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强盛的国家和民族。目前,我国制造业门类、品种齐全,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锻造兴国之器,筑牢强国之基。新征程上,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铆足劲头发展高端制造业,不断实现全面提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有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而制造业的运转往往靠的就是这些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人才。“一技”可以养家糊口,“之长”可以发家致富。职业教育最终培养目标是为社会生产第一线输送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是将教育性与职业性特征集合于一身的。所以发展职业教育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