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老师的思政课: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
在浙大有这样一门课,一座难求、互动频频、金句迭出;老师的讲解,把复杂枯燥的理论变成直击灵魂的拷问,让同学们由衷地赞叹:“打开了我对历史新的理解”“历史也变得生动起来了。”
这门课的任课老师,在去年获得了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拿下过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等奖项;她曾主持和主力参与10多项省部级教学改革课题,编著教材3部,主力参与全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创新中心。
她说:“真正的好课,一定是教师与学生心灵和思想的有效碰撞和提升,这样的课堂才有生命力。”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尤云弟和她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1
妙趣横生的“史纲课”
她的一句“为什么”扣人心弦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始终是尤云弟温柔而坚定的教学理念。在她看来,师者初心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直击思维。秉承着这样的初心,尤云弟乐于在课堂上促进同学们“思想火花”的碰撞。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因为“任何一个历史事件,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通过不断追问为什么,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认知复杂的世界。只有了解历史、理解历史,才能更好体悟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
她那略带温州口音的“为什么捏”,成为师生之间珍贵的课堂默契,总能引起学生心领神会的大笑;更重要的是,她的“为什么”是“师生互动的法宝”,能调动课堂积极性,指引学生领会思想背后的哲理,有些学生听完后常会发出“恍然大悟”的感慨。
尤云弟老师在上课
“如果不停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发呆、发困,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尤云弟常会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历史故事,并结合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与学生成长、国家发展、国际现实密切相关的讨论题。每每讲到抗战时期的家国苦难,她声音哽咽、眼眶湿润,现场的同学们都为之动容,沉浸在历史和现实的深思之中。
她也会和同学们分享自己那段艰苦的国内外求学日子和档案寻宝经历,“我希望用亲身体会激励同学们为了心中的一束光去前进、去努力,用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困难,支撑一颗奋斗的心。多数人因为看见希望而选择信仰,而少数人因为有了信仰而看见希望!”
尤云弟还勇于尝试和创新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她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争做“教学弄潮儿”。今日,她已能够玩转立方书微课堂、中国大学MOOC、学在浙大等智慧教育工具,研发新形态数字教材,嵌入二维码视频和案例资料。
“我始终认为,教师应该多接触互联网空间,时常浏览学生喜欢的社交媒体,主动发现学生关注的新鲜时髦事,才能更好地认知学情、促进教学。”
尤云弟混合式教学“一堂课的设计”
立方书课程型教材教学改革汇报
02
用心体悟“沉浸式”学习
在她的课堂里,学生是主角
在多年的教学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尤云弟的脑海里打转:“作为思政课老师,我们的教学实效性到底怎样?我们如何能够了解思政课是否给学生带来了思想激荡、情感波动和思维成长?”
最终,她找到了一个“朴实且有效”的方法——每堂课结束前留出5分钟,鼓励学生们上传课堂笔记,发表心得体会。这时,同学们常常文思泉涌,发表体悟与省思;有些同学还会用网络流行语,抒发对尤云弟深深的敬佩之情。
同学们的课堂笔记截图
在尤云弟的翻转课堂,同学们成为主人翁。他们有的跟着尤云弟的脚步,走遍浙大党建馆、浙江省档案馆、章太炎故居、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四明山革命老区等红色教育资源地;有的在尤云弟的指导下,协同制作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所有章节的全套48幅思维导图;还有的通过PPT演讲、穿越情景剧、口述采访、辩论赛等丰富的形式展示小组调研的成果。
“浙大西迁”历来都是同学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热门选题。为了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学生们精心设计台词,仔细编排动作,用坚毅的神情演绎前辈精神,用深情的话语讲述西迁故事,感受荡气回肠的浙大西迁精神。
浙大党建馆现场教学
思维导图的互动过程
“浙大西迁”课堂主题情景剧
诗朗诵课堂展示
2022年暑期,尤云弟组织团队带领6名不同专业本科生,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多次召开讨论会、反复修改大纲和PPT、收集素材、录制视频。她希望这些活动能让学生主动输出思政课带来的“成长养分”,求索中国之问、回应人民之问、担当时代之问。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王钿凯参加完此次比赛后,收获颇丰:“以往,我经常背书式地了解党史,收获有限;这次,我主动学习,‘输出’我的所学所得。这不仅提升了我的理论素养,还锻炼了我的胆识。”
大学生讲思政课
03
“把铸魂育人的爱传递下去”
她将思政教育大爱延续到课堂外
宁静的午间时分,尤云弟正在办公桌前全神贯注地备课,来回翻看同学们的课堂反馈,思索改进方法。这时,耳边的消息铃声打断了她的思绪,原来是2020级硕士生李思琪发来的短信。渴望报考某高校思政课教职的她希望尤老师传授一些教学竞赛的经验,帮她练一练试讲。
尽管尤云弟此时正在参加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学任务繁重,但她依旧欣然答应,给予倾情帮助,从个人简历制作、面试服装穿着再到讲稿和PPT打磨,逐一指导、一丝不苟。
经过一遍又一遍的修改与演练,李思琪最终顺利突围、获得教职。尤云弟也收到了李思琪送来的满怀喜悦和真诚的感谢贺卡。尤云弟笑着说:“希望她能够保持对思政课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将铸魂育人、启智润心的大爱传递下去。”
尤云弟收到的感谢信
2022年7月,尤云弟编写的教材《我的家乡在“浙”里》(中学版)出版,这是应浙江人民出版社邀请而编写的浙江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用书。编写过程中,尤云弟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查阅了大量权威资料,描绘了浙江省多年来的美好发展图景。为贴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她还特地请教了几位研究生,在遣词造句上多作修改,化繁为简;在章节安排上井井有条、逻辑严密,助力中学生体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目前,全省的中学生人手一本,该教材也已经在全省发行了107万册。
中学生教材《我的家乡在“浙”里》
“作为浙江人,又是浙大马院的思政课教师,我有责任将家乡情怀传递给新时代祖国的接班人。能用实际行动为中国梦添砖加瓦,与有荣焉。”尤云弟这样描述编写思政类教材的初心。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尤云弟认为,教师用心打磨,力求上好每一堂课,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使命与职责所在。展望未来,她仍会秉持着“勤恳工作、踏实做人”的信念,以敬畏感和责任心对待每一次上课,立三尺讲台传道授业,以一片丹心立德树人。
文字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傅航颖 | 徐晨豪 | 陈伊朵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林歆怡 | 傅航颖
责任编辑:周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