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国宝级”绘本奶奶生活曝光:有一种人,永远不会老
在这个绿荫遮天的小区里,蔡皋已经住了22年。
小区的院子里都是树。
这些树刚种下时,有些没有长好,枝丫枯死了,便被整个锯断。
可是,你不会想到:
那些被锯断的树,竟在“寂静”“死亡”中暗自积蓄着力量,用十几年的时间,从伤痕里长出崭新的生命,继续笔直地向上。
蔡皋领着许知远去看那些被锯断的树。
十几年的时间里,树用一种温柔却强大的力量,将曾经的伤口逐渐包裹中。
树不乐意把伤口展现出来:“树的本能就是把自己长直。”
蔡皋深爱着这些树,这些树不言不语,却充满力量 :“我摸摸它我就有力气,拥抱一下它我也有力气。”
而她也用十几年的时间,和这些树对话,记录它们的故事。
植被种植在路旁时总会被人修理。有道理和没有道理的修理。大树被砍去枝干的时候它一定很痛,很无奈,它的声音人不懂。我相信它有知觉,从伤口就可以看出来。大枝被削时留下大疤痕,大树要花若干年的时间自行修理。粗糙的树皮慢慢愈合,将断面包起来,最后形成一个起伏的山丘一样,将伤痕放到树的内心,也是心事不欲对人言。
—— 蔡皋日常手绘笔记
《十三邀》第七季,许知远选择了蔡皋作为第一位嘉宾。
蔡皋:中国原创绘本的拓荒者和泰斗,1993年,她创作的绘本获得第14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儿童图书展(BIB)“金苹果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画家;2003年,她的画稿作为插图入选日本的国文教科书,这也是中国画家的插图第一次进入日本教科书。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带来各种快速即得的感官刺激,却也消耗着我们对于世界最原始最本真的感知力,于是经常会有一种“受困感”。
如许知远所言:“当有一种受困感的时候.......可能在一个岔路口,包括你意识到你的感受力开始迟钝。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可能就是一个突然某种新的未知维度的出现。”
而蔡皋,便是许知远寻找的那个,在复杂世界里“新的未知维度”。
许知远对蔡皋说:“我们来找您,是来找指望的。”
“我就希望这世界还有指望,就像你来我就觉得有指望,有人还愿意听我说这些,多少年都没人跟我,像你这样的,这么远跑来为了跟我谈这么多话。”
——
蔡皋的画
是小时候外婆做的绣花枕头
“中国如果有一个插画家有资格获得安徒生奖的话,那一定就是蔡皋。”
这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在她的笔下,无论以浓墨重彩的色块,还是疏朗有致的线条,无论画的是花虫草木,还是孩子老妪,始终满溢着生命的喜悦和力量。
@豆瓣网友 :“蔡皋的画就像小时候外婆做的绣花枕头,有一种说不出的天真和温馨”。
@图画书推广人王林:“她的作品就是有一种很温暖的力量,很温暖的感觉。这种温暖的感觉我没有办法具体地描述。”
@作家李青菜:“(看蔡皋的画),想起了沈从文,直白的,活泼的,小孩的眼睛和心。”
蔡皋 《桃花源的故事》
她将童年的歌谣,民间的传说融入笔下,再现那时光磨洗过的、软糯香甜如糍粑的旧时月色……
蔡皋 《月亮粑粑》
她画下小孩子的百种生活,一群小孩,鸟雀一般活泼泼地在纸上闹腾,纯粹,美好。
蔡皋 《百子纳福》
她站在花木的角度去看万事万物,一朵花就可以画一张大画,一朵花就已经是一个世界。
蔡皋 花与人
在她的生活笔记里,更是记录下每一点微小的、平实的却有趣而温暖的日常。
瓜棚豆架,草木虫鱼,锅盘碗盏……
一棵自我修复、包裹伤口、茁壮成长起来的樟树,六点十分绽放的喇叭花,四季开花的迷迭香……
极具生活化的点点滴滴,看似平凡,但那藏在一食一箸,一花一草中的温情,却如此真切地慰藉着被大时代离心力甩出去,不知道未来的我们的心灵。
蔡皋生活速写笔记
蔡皋生活速写笔记
“我的作品是什么?它像是一泓清水,不大不小刚好照见我的天光和云影,照见我的生活。”
平凡、平淡的生活它有很多灰色,但灰色里还是有缝隙,可以长出很奇异的东西出来,蔡皋用画笔传递着这样的人生态度。
——
像个孩子一样
多好的事情啊
在节目中,蔡皋和许知远分享了自己的一个梦。
梦中窗口出现了一朵朵云。
那一朵朵云那么好看,让人忍不住想要试试它,是个什么味道?于是梦中的蔡皋将脚从窗口伸出去:
“我发现它很结实。”
“我脚的脚心就有一个托。”
“一朵朵的云可以在云上踩。”
蔡皋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描述着:“你说这个梦,愉快的很,愉快得很。”
认识蔡皋的人,都会觉得这个奶奶,像个孩子一样。
“像孩子一样。”
多好的事情啊。
喜形于色,天真、好奇、率真。
成人的世界纷纷扰扰,充满了挣脱不得的秩序和桎梏。
而孩子的世界,是刚苏醒的世界,他只是单纯地去看世界,去感受世界。
就像一场雨落下,大人想的是避雨,孩子们却欢喜这一场雨,雨落在树叶上开心,用鞋子踩水也开心......
在孩子眼里,风来了、雨来了,草绿了,花开了,他们都会快乐。
多好啊。
蔡皋 《百子纳福》
出门遇到毛毛雨,绵绵密密清清冷冷地飘,时间借着毛毛雨在我眼中改变了它的形态。
我围着院子疾走起来,兜着一个圈又一个圈,时间也像水纹一样一个圈一个圈泛开来。
—— 蔡皋日常手绘笔记
我们掌握的概念越多,我们的感觉就越匮乏,我们与世界也越疏离。
“你对太阳、云朵、雨水没感觉的话,那缺失的东西就多了。”
——
你要去和孩子对话
你要珍视一个孩子的心
蔡皋总是称孩子为“小先生”。
“他们最精彩,最可爱,教会我好多好多。”
蔡皋有一个屋顶花园,冬天树叶枯黄落下,蔡皋便将那些落叶收集到一起,放火烧掉。
“谢谢你们,要把你们化作肥料了。”
对着枯叶,蔡皋心情肃穆地鞠了一躬,而身边的小孙子看到后,也跟着鞠躬,说的却是:
“欢迎光临”。
就是这句话,让蔡皋无比感动:
“我好开心听到他这么说。在一个三岁孩子的眼中,他看到的是新鲜的、跳动的火苗,是新生、是活力,所以他脱口而出‘欢迎光临’,和我看事情的角度完全不同。”
蔡皋 《百子纳福》
蔡皋珍视孩子们的童心,也发自内心地希望能保护这种童心,保护它一辈子,让人心里永远有童心的部分。
她是国内最早一批创作绘本的人。
那时大家对“绘本”这个概念还不了解,看到蔡皋画这些,不少人还专门过来劝她不要浪费自己的才气。
“他们说蔡皋是浪费掉了,一个艺术家她不做,她要去做图画书,多小众啊,多小孩啊,很多人不屑嘞。”
但蔡皋却不这样认为:
“我就觉得最好的东西要给童年,你不给童年,会耽误多少人的一辈子呢?”
蔡皋 花与人
在她的桌子上,一直放着几本充斥着“说教”意思的绘本,千篇一律的娃娃,千篇一律的造型,用来“警醒”和“批评自己”。
大人们总是低估孩子。
认为他们看那些低级的画就足够了,甚至就连绘本,也总想着借此教育些什么。
“这哪行啊?”
蔡皋用一句话评价孩子的绘本,应该是“又奢侈又简单。”
她用自己孙子很喜欢的一个绘本解释,绘本里甚至都没有一个孩子的全身,整本书的画面就是一双脚丫子在行走,经过花,经过小草,经过下雨天的小水洼,便脱了鞋子啪叽啪叽踩水玩
—— 那就是一个孩子的视角,简单而快乐。
—— 奢侈又简单。
“童年给人生的这一笔,第一本书崭新的一页,你给它什么颜色,那个颜色就作为底色存在。”
蔡皋一直记得童年时候,从故事从童谣从自然中感受到的美,那种美像是融融月色,一片一片的,美弥漫开来。
而此后她的一生都沐浴在这种光辉中,温柔,清凉,清爽......
让孩子看好东西,被红花点染过,被绿草点染过,春天还不会来吗?
蔡皋 花与人
——
种棵白菜当花养
生活是一万个值得
蔡皋今年77岁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别人所经历的苦难,她亦未曾幸免。
但当你和她对话时,却感受不到丝毫苦难留下的痕迹,只有温柔和明亮。
她并不避讳谈论生命中的“黑色”,但是:“虽然所有的欢喜皆有不欢喜卧底,但我把它们加起来喜欢。”
蔡皋很喜欢波斯文库中莪默·伽亚谟的诗:
树荫下一卷诗章
一瓶美酒,一点干粮
有你伴我欢歌,荒原都是天堂
即使现实是一片荒原,即使桃花源只是幻想,但在精神世界里,却依然可以落英缤纷。
蔡皋 《桃花源的故事》
所以她的画,虽是绘本,但她朝向的,绝不仅仅是儿童。
她看见的,她唤起的,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那个小孩,那抹底色。
蔡皋 《桃花源的故事》
在此前在“一席”演讲时,蔡皋也一直强调:“生活好美!”
“生活的美是什么样的呢?是一种很宁静的美,宁静的美的时候你可以静观,静观的时候你会发现生命万物都是自得,都处于一种安宁的状态。生活好像是雨天撑出一把伞。”
“生活真是一万个值得。”
直到现在,她都坚持自己在楼顶要有一个小花园,要能近距离接触自然。
屋顶鱼虫草木,生机勃勃:爬墙虎籽炸裂成鼓点,种棵白菜当花养,清晨起来接太阳……
“我看到小昆虫在谈恋爱。小昆虫谈恋爱比较好看......小鸟谈恋爱更有趣,它在我楼上直接做了一个窝......”
生活有时候确实像一地的鸡毛,有时候,生活还像石头那么硬,像钢筋水泥的墙那么堵。
好在还有一些温暖的东西,如蔡皋的绘本,能让我们重新遇见心中的桃源之地。
人的内心一定要有一个安宁又有生机的地方:
只有这样,不管世界怎么变化,有多浑浊,你心里总会有一股泉水汩汩地往外冒。
当你的内心丰满,又那么清澈的时候,这种汩汩地冒出来的就是希望,就是你自己内心里涌出来的快乐,谁也夺不走。
节目中,许知远对蔡皋的形容很有意思:
“好像躲在自己小岛上面,种种这个种种那个,然后画画画儿,然后练一身绝世武功,然后顺便给别人治治病。那些江湖人士来到这儿疗伤,她给他熬一碗忘忧水。”
而这碗忘忧水,便是蔡皋童心的当代价值。
哪怕你有一盆花,你也不要做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生活,是一万个值得。
原标题:《77岁“国宝级”绘本奶奶生活曝光,全网刷屏:有一种人,永远不会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