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医生有多难

  1、中国医生成长时间长,一般15年左右

  受到电视剧《红十字方队》的蛊惑,高中时产生了对医生职业的敬仰,高考志愿全填了医学,成为了一名医学生...

  学医有多累,你都想不到。大学期间,几乎每天都在背医学教材,如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从教室到宿舍,学习占据了整个大学期间。实习期间,每天不停的问病史、写病历,成为免费的劳动力,同时还要表现的好,希望多干点活,多学点知识....

  学历内卷严重。上大学的时候,本科毕业就能找到工作,本科毕业时就要求研究生了,等到研究生毕业了又要求博士生了,现在医学硕士毕业基本就是烂大街了。当高中同学都送孩子上学了,你还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又是三年免费劳动力。

  

  2、外科医师工作强度大、作息不规律、过度疲劳

  外科医师基本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白天手术经常早上8点开始干活,到晚上6点下班算比较早的了,更别提正常时间吃饭了。为什么外科医师的体型都是偏胖型,主要是吃饭时间不定,经常错过饭点,每次都是暴饮暴食,几乎没有运动时间,形成“过劳肥”。晚上回家,电话要求一直开机,随时加班处理急症手术,下半夜起床已成家常便饭。

  年轻医师为了晋职称,要求轮转急诊科,急诊科算是全院最不受待见的,经常大半夜收病人,而且都是急症、重症,风险高、治疗难度大。急诊出诊风险更大,大晚上下大雨、下雪,路上不安全,有时候还的去大山中、矿场中,随时处于危险之中,最让人害怕的还是,打架现场,医护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急诊工作的人精神都点问题,一听到电话铃声,就会心脏加速,有时候睡觉过程中都会突然做起来,出现幻听,看看电话有没有响过。

  

  3、医疗环境差,患者对医院运用机制不满意

  中国目前医疗环境有多差,都不能够想象,有位老主任说“千万不要和病人成为朋友”,刚开始不相信,工作时间长了,才会知道,去投诉你的基本都是你的“朋友”。有一位女性病人,几乎转遍当地三甲医院,最后选择了我们医院,我们主任亲自主刀手术,病人也非常满意,经常说我们技术高、服务好,是她见过最好的。结果出院不到1周后就投诉了我们,真是无语了。

  患者对医生的负面情绪,多是对治疗效果不满意,医疗费用花费多等,这些都是情有可原,站在患者角度,也可以理解的。医生的职责本就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但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还达不到“包治百病”的水平。对于癌症的治疗,还处于研究阶段,一些新型药品,如靶向药物、免疫药物,专利权都掌握在国外大药企手中,药品治疗效果很好,但是花费也是巨大的,不在医保范围内。这些高额的自费药品,加剧了医患矛盾,转化为对医生护士的不满。

  

  医患矛盾加深开始于医改,公立医院“差额拨款”,这点拨款“杯水车薪”,医院为了维持正常运营,出现了市场化元素,加剧了社会对医院的不满,逐渐把医生押到批判台上。但是,医生也是正常人,也需要养家糊口和正常生活,逐渐的各种不良舆论越来越多,最终中国医生成为陪葬品。“红包”、“过度治疗”、“医疗腐败”成为医生的代名词,甚至还流传“要想富,告大夫”,衍生出专业“医闹团队”,一条龙服务。

  中国医生不能孝敬父母,不能照顾孩子,每天过劳工作,还得不到患者认可,职业成就感差,职业前途渺茫。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