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苦心求索 一位海归博士的中国原创新药之梦

  编者按:为展示中国科创力量、助力科创企业发展,证券时报隆重推出“时报会客厅·对话中国科创力量”栏目,深度对话奋斗在科创一线的企业家、科学家、投资机构们,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为,挖掘优秀科创企业亮点,追寻“科创基因”企业的成长步伐,探索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奥秘。首期对话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畅聊他22年苦心求索的中国原创新药之梦。

  原创新药向来被视为一个“九死一生”的行业:10年以上的时间,数亿美元的研发费用,在严苛的法律监管下,从立项研发到后续多个环节的临床验证,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导致功亏一篑,所有时间、资金投入都将变成打水漂。

  “谁愿意去承受95%以上的科学风险、失败风险,谁又愿意拿出营收的20%去投95%的风险?”鲁先平带领下的微芯生物,不仅闯过了重重生死难关,更是在20年间推出了两款原创新药,创下多个中国原创新药的纪录,并成为科创板首家过会企业及第一家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

  近日,微芯生物董事长、原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博士后研究员鲁先平做客证券时报隆重推出的《时报会客厅·对话中国科创力量》栏目,畅聊他22年苦心求索的中国原创新药之梦。

  毅然回国创业

  在20多年前的世纪之初,研发一款原创新药对很多中国医药企业而言,是一个地狱级难度的任务,甚至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当时,很多所谓“原研药”更多是对海外制药巨头的一些已过专利保护期药物的仿制药,且当时中国不论是企业融资还是药品研发、评审制度都极不健全。

  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鲁先平依然在2001年带着具有全球药物研发及管理经验的团队从美国回国了。

  彼时的鲁先平已先后参与创建了美国Maxia药物公司、Galderma Research生物技术公司,被业界称之为“新药研发斗士”。但对于他回国研发新药之举,彼时很多评论都认为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谈及创业的初心,鲁先平坦言,当时身边不少亲友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人患上某些严重疾病却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因为“那时中国没有特别好的药,所有好的药物都是在跨国企业手里,而且进入中国的速度很慢”。

  “中国改革开放后,很多行业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生物医药这一行业却显得特别孤立。大部分药仍是仿制药,它只能满足基本的治疗需求,对于重大疑难、慢性疾病基本上无能为力,而这正好是我和团队的兴趣点。”鲁先平表示,借助国外多年工作经验,他和团队懂得如何建立企业并融资,懂得如何在技术上克服科学风险,将科学假设变为一个创新治疗产品。

  微芯生物和鲁先平最终成功了。目前微芯生物已成功推出西达本胺和西格列他钠两款原创新药。其中,西达本胺是全球首个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是中国首个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专利使用的原创新药,是中国首个以II期临床试验结果获批上市的国家1类原创新药,亦是目前中国唯一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表观遗传调控药物。

  “回到中国创业22年,在这么有限的财政资源、人力资源、宏观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或者说在不具备一切支持条件的情况下,能够让两个原创新药在20年左右的时间内成功,微芯生物可能是唯一的一家企业。”谈及过去22年的创业成绩,鲁先平内心也颇为自豪。

  更令鲁先平欣喜的是,在22年的创业历程中,他和微芯生物也同时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医药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过程。“这一方面是国家层面的改革,另一方面也确实离不开像微芯生物等企业的推动。比如,西达本胺是第一个作为满足亟需临床需求得以在临床II期试验完成后就获批上市的创新性药品。它的整个获批流程,以及以什么结果获批、以满足什么条件获批,都成为后面其他一系列药品获批的经典路径和案例。”

  “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国家药监局药品中心的努力和中国专家的参与,我们一道推进了中国药品审批、评审治理体系的前进。今天,中国药品相关评审制度在严谨性等各方面都可圈可点,已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鲁先平说。

  艰难原创之路

  创业从来都不是请客吃饭,更何况是在“九死一生”的原创新药领域。

  “医药行业有一个普遍特征叫做三高一长,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和长周期。高风险表现在哪?在我们发现的1万个化学结构中,可能最后只有一个能成功变成药;在实验室里,哪怕我们做了100个结果、1000个结果出来,很大可能只有1个结果最后能变成创新药的一部分。因此,它的科学风险是非常高的。”鲁先平说。

  同时,鲁先平指出,原创新药还有两个特征也是其他行业不具备的。一是研发投入是所有产业中最高的,平均占营收的20%。二是这一产业是一个高度受法律调控的产业,所有产品必须在药品法、药品注册管理法、药品生产法等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框架下操作。

  “可以设想在20多年前,在中国经济还相对不发达,医药行业大部分还是民企和最传统的国企时,谁愿意去承受95%以上的科学风险、失败风险,谁又愿意拿出营收的20%去投95%的风险,没有人愿意。”鲁先平直言。

  在一切大环境不具备的情况下,鲁先平也深知不能“蛮干”。“首先,我们知道创新药的风险非常大,当时我们组织了6个人的海归团队,我们具有不同技术领域的专长,建立了化学基因组学的核心技术平台,基于人才团队、技术能力和核心平台,能让我们降低原创新药的科学风险。其次,我在美国创业成功,我们能够拿到一些钱,也能融到一些钱,因此,我们才有自信和勇气去坚持做这个事,打的是一场有把握的仗。”鲁先平说。

  当然,打造一个原创新药的困难并不仅仅局限于研发。鲁先平和微芯生物最难的时光是在回国创业3年后的2004年和2005年。“当时,我第一波融资带回的5000万元用得差不多了。那个阶段,我们的项目进展非常漂亮,里程碑以及各方面都很好,但是那时因为创业板宣布暂缓,一级市场上几乎没人敢再去投会持续亏损的企业。”

  迈向更高台阶

  随着国内愈发重视科创的力量,“含科量”十足的科创板应运而生,微芯生物凭借在原创新药的深厚积淀,在2019年成功登陆科创板,并成为科创板首家过会企业及第一家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也搭乘着资本市场的东风迈向了更高台阶。

  2023年初,微芯生物即收获一个新喜讯。1月18日,微芯生物旗下的代谢病领域国家1类新药西格列他钠通过医保谈判,这一方面代表着国家医保局对西格列他钠的临床价值、患者获益性及产品创新性等方面的肯定,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国内2型糖尿病患者对药物的可及性,降低患者的用药负担。另一方面,这也将进一步推动该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微芯生物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微芯生物是极为少数能真正给患者最亟需、迫切的临床需求提供阶段性解决方案的一家企业。因为毕竟人类有80%的疾病还不能根治,我们有很多疑难杂症,我们需要更好的药,而这一定是来自于生命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鲁先平说。

  数据显示,微芯生物毛利率在95%左右,营业收入逐年稳定增长,是为数不多的已经盈利的原创新药企业,但在2022年前三季度却出现了一定亏损。对此,鲁先平坦言,并不在意短期的亏损,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可预期、可控的亏损。

  对于微芯生物的未来,鲁先平依然充满着当初回国创业时的信心。“疫情之后,我们把2023年看做一个恢复期,后续我们也将再次进入高成长期。短期来看,恢复高增长是一个很现实的目标,中期来看,微芯生物可能再过一段时间,很快能达到比较健康的可持续盈利的水平,进而支持企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的信心很足。”

  此外,鲁先平还呼吁,对于微芯生物这样一家“冒了更多风险,付出更大代价,没有作业可抄”的原创新药企业而言,需要在医保等支付端获得更多支持,最终能够在未来给中国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