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校长张伟罡:职业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人物简介

  张伟罡,正高级讲师,上海市教委“双名工程”“攻关计划”主持人,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信息技术学科中心组副组长。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带领团队成功申报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及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曾主持多项市级职业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主持多个市级精品特色专业、示范品牌专业建设;主持并通过多项市级网络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主持和参与多个市级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工作。曾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主编并公开出版多本教材,曾两次获上海市优秀校本教材奖;多次承担全国、上海市各类技能大赛、教学比赛的专家、评委工作。

  Q:您认为职业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张伟罡: 职业教育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实践,它既包含了注重技术和经验、讲究效益的实用理性,也包括了强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尊重主体人格自由发展”的诗意理性。一方面,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各行各业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职业教育加速培养专业人才的步伐。另一方面,社会也受益于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良好的职校毕业生成为了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更成为了我国工业、制造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虽然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培养侧重点不同,但都遵循因材施教的规律。职业教育贯穿人一生的发展,并不是上岗前的简单培训。它既有面向所有人的“普遍性”,也有基于人的特性与发展需求的“差异性”。

  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出台,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这是契机,也是认可。我认为,从工人到工匠,环境因素很重要,但人内在的驱动力更重要。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做好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潜能是什么、榜样是谁?

  Q:有些职校生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行了,父母是帮不上什么忙的,对此,您怎么看?

  张伟罡: 家长的这种想法无助于孩子的成才、成长。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成长观、职业观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力。

  当我们在和学生讨论职业教育前,首先应该端正心态的是家长。只有家长正视职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孩子才能在职校中充满信心地学习、生活。2021年,一个中考703分的学生最终选择了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因为他非常喜欢中本贯通里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该生的父母很开明,不仅和他一起商讨填报志愿的细节,更是陪他到校实地考察。

  很多家长误以为职业教育只是教专业技能,其实不然,培养大国工匠,不仅需要匠人手艺,更需要有爱岗敬业、攻坚克难、孜孜不倦的匠心精神。而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心理的养成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都需要适切的家庭教育。为什么有的职校生还未毕业就成为了一些企业“抢订”的人才,而有的学生毕业后还在苦苦找寻工作,其中的深层原因不是他们专业技能上有多大的差异,而是他们的精气神、职业观、综合心理素质大相径庭。所以,职校教育和基础教育一样,都需要家校协同,一起打配合。

  Q:目前,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育人模式上有什么特色?

  张伟罡: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特色。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63年,其前身是上海市手工业局技工学校,创立初期开设了当时全市稀缺的模具钳工、金属雕刻、金属切割等专业,为社会输送军工模具等技术人才。这些年,学校注重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与上海航天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

  专业设置方面,学校以工科类为主,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全国示范性专业(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以及眼视光与配镜专业都在同行中独占鳌头。

  学校始终秉承“厚德精技”的育人目标,不断完善教学设施,目前已开设了3个开放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每学期6至8周的实训课,将现代学徒制与双师制相结合,在实践训练中陪伴学生进步与成长。

  Q:如何将德育融入职业教育中?

  张伟罡: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除了夯实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中职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有的学生刚入校时缺乏自信,所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帮助其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是职业学校的责任。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以本市第一批中职教育的正高级讲师郭顺清为团队负责人,建设了具有中职特色的心理品牌——“双基+双创”。“双基”是基于匠心品质培育的企业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基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职业心理辅导。“双创”是创意表达性心理辅导和创新创业的系列实践拓展。学校通过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为学生提供创新精神和技能展示的平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

  此外,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设置了对接专业建设的职业心理实践活动课程,如心理教师引导钟表维修专业的学生从钟表的发展历史中感受时间的重要性,从而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除了课堂教学,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学校还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心理博览会”“性格万花筒”和“价值平衡轮”等职业生涯辅导活动。

  Q:您如何看待职业教育的前景?

  张伟罡: 中国是工业大国,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技能型、应用型高素质劳动者将成为至关重要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从大环境来看,国家和地方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上海在夯实中职教育基础地位的同时,加强对高职学校的建设,整个职教体系逐步完善起来,职业教育的前景是很光明的。

  当然,职业学校本身还存在数量少、发声弱、社会认知度低等客观问题。对于“学习不好,就去职校学技术”的刻板观念与错误认识,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还需要更多的正名。但我相信,当学生和家长真正看到个人能在职业学校获得更好的继续教育机会,找到得以发挥自身本领的工作时,他们对职校的认可度会逐渐提高。同时,学校也会开办一些宣传职业教育的讲座,让职业教育的声音在社会上产生更多的共鸣。我坚信,通过家校社的三重联动,在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一定能够和基础教育齐头并进,共同为孩子打造精彩的未来,为祖国培养一批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1

  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