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清值:法学论文写作中的“务虚”

  

  作者简介:谭清值,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备案审查研究》编辑,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备案审查制度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者|谭清值

  责编|薛应军

  正文共2722个字,预计阅读需8分钟▼

  为人为学,只有求实理、做实事、务实用,才有可能做出一些实绩。针对法学论文写作的技艺与方法,已有许多睿智学者、优秀编辑贡献了诸多务实的经验和见解,这对整体提升法学论文写作成色和质量颇具价值。但是,除这些“务实”技巧外,法学论文写作中适量“务虚”也不可或缺,至少有助于提升法学论文写作境界和层次。当然,论文写作中务虚的内容选项也不少,笔者主要结合工作经验,就法学论文写作中的知识传统意识、理论品质意识、写作规划意识,不揣浅陋,谈谈看法。

  走进历史纵深:知识传统意识

  法学论文写作中的知识传统意识,即作者掌握了解论文所承载的命题和主张在法学知识传统中的位置,清楚文章生产的知识源于何处,接续在何地,可能驶向何方。换句话说,知识传统意识就是作者具有法学论文写作上知识的“历史感”。清代思想家章学诚曰:“学者不可无宗主,而必不可有门户。”这里的宗主,指学者的师承关系。当然,不应当对它进行狭隘理解。这里的师承关系不单是现实制度上的师承关系,更是思想和知识上的师承关系。对法学论文写作而言,“宗主”就是思考法学研究时将自己置身的知识传统。换句话说,它以法学知识的沿袭与传承为判断标准,而不是纯粹的“门户”之见。

  对一个法学期刊编辑而言,具有知识传统意识自觉,可以很好地把握法学论文成果的贡献和生命周期的重要价值。这是因为对研究者而言,它的研究成果可以走进纵深的学科历史中,接续上传统法学知识,从而真正为法学研究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当然,从论文发表角度看,具有“历史感”的法学研究写作,才可能经受住历史的评判,不会沦为快餐式论文。对研究者而言,这一篇篇法学论文,一本本法学著作,也构成了他们的法学学术生命。因此,我们将自己的思索行诸笔端时,就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诚然,能够走进法学史的论文凤毛麟角,但大家应该有“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态度。

  如何在法学论文写作中培育、运用知识传统意识?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切入:其一,追问所撰写法学论文的核心命题是从本法学领域知识大树的哪个枝丫生长出来的。以宪法学论文为例,需要清楚撰写的论文在宪法学知识结构体系中的位置。宪法学知识结构体系包括宪法总论(基本权利、国家机构、宪法保障)和部门宪法(如财政宪法、劳动宪法、教育宪法等)两个基本板块。其二,反思法学论文在法学基础理论、部门法领域中的学术脉络。譬如,当前我国宪法学包括宪法教义学、政治宪法学、宪法社会学三大知识领域,作者需要明确该论文大致归属于哪个领域。比如,清华大学教授林来梵的代表作《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这种宪法学学术知识传统意识。其三,力所能及做一些法学学术史的研究或梳理工作。例如,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阎天撰写的《重思中国劳动宪法的兴起》,对劳动宪法史有较好的把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锴以《部门宪法在大陆的兴起及核心议题》为题的讲演,对部门宪法进行全景式的梳理和呈现等。

  高境界的论点:理论品质意识

  法学论文写作中的理论品质意识,意味着对文章所提出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好的理论”作为支撑。法学论文的精髓,不是严谨规范的布局行文,不在于跃然纸上的修辞文采(虽然它们也相当重要),而是作品提出的具有品质的法学理论。规范性理论和描述性理论是理论类型的基本二分法。好的规范性理论具有高远的预见性和强大的指导力,而好的描述性理论能够恰到好处地描绘现实、解释世界。

  法学理论品质意识与法学论文所提出论点的境界高低是紧密关联的。对作者而言,唯有具备法学理论品质上的自觉,才可能催生出高境界的学术论点。

  法学理论品质意识的价值,在于使得学术思考具有思想的灵魂,蜕变为具有永久性价值的学术精品,而不易沦为只有精致学术规范的“平庸”。换言之,只有经典的法学理论才可能留存在法学知识圣殿。《孟子·尽心下》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只有具有好的理论的法学作品,才可能“充实而有光辉”。

  在法学论文写作中,理论品质意识的养成,有赖于作者有意识地同经典法学理论开展高效的对话磋商。

  凡事预则立:写作规划意识

  法学论文写作规划意识,讲求写作时间和内容安排的计划性、持续性,忌讳毫无写作大目标的设定下零敲碎打地乱写一通。法学论文写作规划,正是对学术研究写作“点、线、面”的结构性理解和把握。若无计划地混日子式写作,不可能作出成绩斐然的学问。写作规划意识的价值,自不待多言,笔者主要结合自己的学术观察和领悟,略谈三点写作规划意识养成的方法:

  其一,法学论文写作时间规划。可以结合自身的学术目标和志趣,确立四个阶段的写作计划和安排:近期写作计划(1—5年)、中期写作计划(5—10年)、长期写作计划(10—20年)、远景写作计划(20年以后)。史学家严耕望在《治史三书》中说:“眼光要远大,要有整个三十年五十年的大计划,不可只作三年五年的打算。”学问之道相通,法学研究写作不可没有长远的时间规划。

  其二,处理好学术规划与当下国家现实需求的关系。浙江大学教授章剑生在一次讲座中用“阵地战”和“游击战”形象地比拟前述这对关系,“阵地战”是在个人学术的主攻领域持续耕耘,同时又要结合国家现实重大需求,外出去打打学术“游击战”。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要在自己选定的学术领地持续耕耘,学术成果彼此关联、互为印证,而非一地鸡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贵松围绕“行政裁量”这一主题产出了一系列高质量论文,并结集成专著《行政裁量的构造与审查》,这是当代中国行政法学术“阵地战”的好例证。

  其三,把脉法学前沿问题、重难点问题研究需求,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学术写作规划。2022年召开的一场法学论坛中,清华大学教授何海波在点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朱芒的《规范性文件的类型:司法的角度》一文说,“无明确上位法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是一个前沿选题,朱老师的研究具有引领性。”诚然,要作出具有引领性的研究,写作规划就不能拒斥而应当积极吸纳法学学术前沿的议题。总而言之,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时代的,越是恒久的。只有解答了实践之问、时代之问的法学理论研究,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法学论文写作规划的拟定和调适,要回应在中国不断涌现的那些富有挑战性的实践之问、时代之问。

  或许,法学论文写作中的“务虚”问题,最好是德高望重的学界先辈来以身作则进行教导,这更为真切,也更为醇厚。作为一个年轻的学者,顺手写下这些文字重在提醒自己:知难,行更难。但“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相信通过点滴的行动不断锤炼,每一个青年学者在法学论文写作中的“务虚”意识,终将内化为我们研究写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