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共同一作有用吗?

  

  SCI共同一作有用吗? SCI共同一作和单独一作有什么区别吗? SCI的共同一作含金量怎么样?有的作者想要发表SCI论文,但是只能署名共同一作。他不清楚这个署名顺序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后是否可以拿来毕业或者是申博。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不仅仅是SCI论文,所有的论文在发表的时候都应该按照贡献大小来排列署名顺序。第一作者毫无疑问应该是贡献最大的人。但共同一作又是怎么回事儿呢?表面上看就是两个人对这篇学术论文的贡献都是一样的,无法分出上下,所以都列为共同一作。但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安慰奖。有的时候当各方面利益难以平衡的时候,就列为共同一作了。但在实际需要用的时候,比如说毕业或者是申博,包括评职称的时候,这种共同一作含金量肯定是要低于单独一作的。即使在使用的时候共同一作,也不能完全按照单独一作来处理。如果说单独一作的分量有10分的话,那么共同一作最多只能有5分,有的时候会更低。如果共同一作的其中一个作者想拿这篇论文来毕业的话,假如毕业的标准是要一篇SCI,那么他这篇共同一作的论文最多可以算是0.5篇。他至少还要再发表一篇 SCI论文才可以。在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如果共同一作都是本校的,那么这篇论文只能有一个人使用,也就是说如果有两个共同一作的话,不管是排名在第一的作者还是第二的作者使用了,那么另外一个人是不能拿这篇论文来毕业或者是评职称的。更别说有的学校根本不认可共同一作了。如果因为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一定要得署名共同一作,那么也要争取成为共同一作中的第一作者,而不是第二作者。因为共同一作的第二作者其实也就会是正常排列的二作了。淘淘论文也曾经遇到过,有的作者明明是自己呕心沥血写完了一篇论文,本来应该是自己署名一作,导师署名通讯作者,但是导师会指定其他的同学来跟他成为共同一作,这种情况其实就是很不公平的,但在目前的学术大环境下,往往也只能被迫接受,不排除有硬杠的作者。但绝大部分还都是忍气吞声,自己只能重新发表其他论文了。所以这个共同一作的含金量肯定是不如单独一作的含金量要高的。而且很多学术界的人士对这个共同一作也是嗤之以鼻的。明明就是二作,非得搞一个共同一作出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