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形势的 10 点看法

  以下文章来源于华夏基石e洞察 ,作者陈明

  作 者:陈明 华夏基石产业服务集团创始合伙人、副总裁

  来 源:华夏基石e洞察

  (ID:chnstonewx)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笔者参加不少企业的战略解码,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制定企业2023年的目标,这自然涉及对未来的判断。

  笔者发现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普遍倾向,一种比较乐观,认为后疫情时代会出现报复性增长,另一种比较悲观,认为后疫情时代会出现订单荒,需求减弱,增长放缓。

  大多数老板对未来形势判断持偏紧态度,换一句话说,就是有点信心不足。这是比较令人担忧的。

  随着2023年到来,各路大咖都发表了对后疫情时代以及2023年经济形势的研判,纷纷给老板们支招。也有一些朋友向我约稿,谈谈对未来形势的预测。

  坦率地说,预测未来是最困难的,并且针对未来的预测十有八九是错误的。套用一句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话,未来不可预测,只可创造。

  本文并不是预测未来,那肯定超出了笔者的能力范围。笔者在为企业主持战略研讨的时候都会提醒老板及其高管团队一定要对企业所处的环境多加深入思考,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非常重要的。

  方向来源于假设。如果你的假设错了,那么你制定出来的企业战略肯定有问题。

  用一句管理术语来说,就是首先要讨论清楚你对环境、未来的判断,并且要基本达成共识,这是制定战略的底层东西,而很多老板对此重视不够,企业使命、愿景及战略一定建立在你对未来假设的基础上。

  我们必须不断重新认知这个世界,不断刷新自己。坦率地说,笔者的知识结构和储备并不能驾驭这样的大题目,但愿意斗胆写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本文并不是一篇严谨的论文,至多是一点感悟,希望能对读者朋友有启示,有助于企业决策层形成对未来大致的判断,有助于企业决策层对自身企业发展方向做出大致的研判。

  安全与发展

  有学者认为从原来的和平与发展变成安全与发展。这是有道理的,也符合全球形势。对大势的判断这方面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是伟人邓小平。

  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综观国际和国内风云,研判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潮流,这个划时代的判断代替了过去基于革命与战争的时代判断,明确了通过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国际环境进行国内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随后进行一系列调整,国内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际追求持久的和平环境,从而揭开中国的历史新篇章。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世界上战争的力量与延缓战争的力量被打破,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众所周知经济发展需要和平的环境,安全是底线。

  国际的局势影响了中国的决策,过去中国可以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外部环境是和平的,但现在中国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方面是安全,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

  从国家层面来说,安全的问题牵扯到很多精力和资源。这种形势给人感觉有一点过去熟悉的"味道"——备战备荒,它自然对经济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

  回到微观的企业层面,这意味着投资的安全、人员的安全、供应链的安全、市场的安全等。最为关键的是这种安全忧患影响了对未来的预期,一旦安全成为最大目标,自然导致企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加之近些年国内舆论环境也给老板们造成一定"困扰",自媒体又放大了这种"不安的情绪"。老板们老是担心政策会变,好在二十大报告定调,中国继续实行市场经济,中国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化国家。

  二十大报告应该给大家吃了一个定心丸,接下来更为重要的就是宣传落实好二十大报告的精神。国家有关部门要根据二十大报告进行一系列部署落实,这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工作,需要极大努力、智慧和勇气。

  企业在讨论其发展方向,明确其战略目标的时候,安全维度必须上升到战略层面。在企业发展安全方面必须有所部署,必须有顶层设计,不能想起来一出是一出,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底线。

  安全的问题需要耗费企业核心决策层大量的脑力、心力和精力。在全球范围来说,企业主关注供应链安全大于效率。

  老板们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安全会影响企业家对发展的信心,影响消费者的稳定预期,安全会影响到全球资金的流向等,这些无疑是企业家制定战略及其目标所必须考虑的。

  从全球化变成有限全球化

  中国这40多年取得巨大的发展,得益于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中国实现改革开放的政策,非常好地融入到世界产业分工格局中,努力成为一个"优秀毕业生"。

  客观地说,中国打开了大门,抓住了机遇,是全球化贸易的获益者。中国在按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游戏规则"参与比赛,取得不错的成绩,进步非常快,并大有超越之势,这是西方发达国家所不愿意接受的。

  美国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拖住中国的发展脚步,不要对其地位形成威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现在就要修改游戏规则。

  过去全球化贸易,本质上就是产业分工,产业中的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部分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在家里可以做全球生意,中国企业在中国可以获得全球订单,然后进行生产制造,通过物流流向四面八方。

  现在美国推行地缘政治,放弃过去的全球化,推行圈层化贸易,推行在岸(有些制造回流到美国)、近岸(有些产能转移到墨西哥、加拿大等)、友岸(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盟友)等3个层次的产能布局,并在关键的技术环节上"卡住"中国的"脖子",制约中国的发展。

  中国企业必须积极应对这种局面的改变,更加国际化,绕过"地缘"的限制,至少布局两大系统,"中国版"与"非中国版",做到有限全球化或半球化经营。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贸易保护主义肯定会"抬头",全球出现订单荒,这就容易造成订单留给自己的企业或有贸易协议的企业。此时考虑的不是成本的问题,而是活命的问题。

  这些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原来中国企业做国际化,还是比较朴素的,每年参加几次国际展览,拜访几次客户,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喝着红酒就把订单搞定,剩下就是专心交付即可。

  现在每个想做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必须真正地走出去,在全球打造一个"中国版",一个"去中国版",便于应对针对中国的限制,更要把产能在全球多中心布局,供应链也要全球化,真正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变成一个真正的国际化企业,让其"打了骨头连着筋",如果美国要对这类企业实施制裁的话,就会伤筋动骨。

  中国企业国际化要从在中国做国际化业务再出发,真正地走出去,真正地走到世界中去。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与中国"脱钩",有学者预测中国还有5年左右的机会窗(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供应链脱钩,新的产能布局大致需要10年的时间)。

  据笔者了解,中国大多数企业订单国际化起步都比较早,但国际化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基本上还是靠性价比进行竞争,或态度极其端正,能忍受客户的"苛刻要求"。

  大多数企业产能还没有走出去,供应链还是以中国为主,基本上没有打破"国外办厂亏钱"的魔咒。想要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必须利用有限机会窗奋起直追,学会在"有限全球化"环境中找到自己生存利基。

  经济受国际局势"干涉"越来越强

  经济发展需要全球化,需要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世界是平的,资源可以到处流动,但这是一个理想状态。

  过去的时代,一个国家的政权很多时候是为其经济全球化服务,为其世界贸易保驾护航。整个世界经济近代史很大程度上就是殖民国家的市场开拓史。

  但时至今日,为了阻止中国发展的步伐,美国主动挑起与中国的贸易战,推行与中国供应链"脱钩",开始在全世界推行"逆全球化",同时从政治、军事等全方位与中国展开"立体"、系统的竞争,不惜一切手段为中国制造事端,遏制中国发展的势头,拖延中国的发展。

  看来美国"谋划已久",这给本来就不景气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据有关专家预测,全球经济衰退成了大概率的事情。越是经济衰退,越是容易造成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全球经济发展需要稳定,需要和平,但现在的国家政治与全球化经济似乎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笔者近几年与企业家朋友交流的时候,大家似乎也表示困惑,贸易全球化、产业分工等规则都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制定的,为何他们自己现在带头"掀桌子",破坏规则?

  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严酷的。中国现在进步非常快,并且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在缩小,而且又以不同于他们的手段和方式来竞争,这些使得他们感到"压力山大"。

  过去时代似乎"相安无事",全球经济重心转向美国后,美国的厉害之处,就是通过技术创造一个新产业,它制定好产业发展的规则,全世界其他国家在其后面跟,它总是获取产业红利,等到其他国家快追上了,它使出几个"杀手锏",化解追赶者的势头,或它又开辟一个新产业,又遥遥领先了。

  但现在美国好比已经在山顶上,自身也没有路了,有路很可能就是"下坡路",而中国追赶速度又非常快,美国现在首先的动作就是"拼命踹你,不让上来",因为山顶上没空间了,甚至不惜挑起战争,打乱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这就是现在世界的局面。那我们企业怎么办呢?

  中国企业熟悉的全球化,还是通过产业链分工,赚自己的"辛苦费",赚"制造"的钱,利用自己大规模工程化、快速形成大规模产能交付的优势。中国企业习惯的国际化做法就是"全球订单,中国交付"。

  近几年每逢碰到有国际化战略的企业,笔者就强烈建议相关企业国际化要提速,并且探索其创新办法,绕过各国给经济全球化所设置的"藩篱",实行"绕过去"战略,全球布局两套系统,一个是"中国系统",一个是"去中国系统"。

  同时中国国际化企业必须认真深入研究被投资国的政权与政治生态,并做好相应的风险管理。这些对中国国际化企业目前的挑战非常大,从现在到未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底层逻辑都变了。

  全球贫富差距

  这里就直接引用结论。全球贫富悬殊加大,按照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的观点,中产阶层"下流化",社会形态从理想的"橄榄型",两头小中间大,变成上层小、底层厚、中间层变小的社会。日本曾经提出的"一亿中产"宏伟目标好像还"历历在目",但现在好像也不怎么提了。

  中国的情况是打工人的工资好像在本世纪最初十年涨得比较快,近些年打工人大多数都感觉工资没怎么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第一,从根本上讲是生产力的问题。据美国有关经济学家测算,移动互联网技术对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只有26%,同时这种技术只有少数人获益,其他大多数都是被"割韭菜"。不像电力、火车、汽车等产业的到来,绝大多数人都因此获益,不管你本人喜欢不喜欢、精通不精通。

  第二,这种技术有利于分配,不利于创造。这是什么意思?比如,电商的出现,把线下实体店利润弄没了,所有的利润集中到几个头部企业。大多数行业只有少数头部企业获得整个行业的大多数利润。互联网技术有利于头部效应,赢家通吃,有利于垄断的形成,这又进一步加大贫富悬殊。

  第三,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注意力经济时代,但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一天的时间是24小时,不会多,也不会少,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注意力经济的增长实际上是有上限的。注意力经济会造成人们体验感增强,但令人不安的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人们物质消费的欲望在变弱,这也是日本知名管理专家大前研一所说的,低欲望社会的来临。

  2022年底,全球科技泡沫破灭,美国各大高科技公司纷纷启动大裁员,这些主要和他们业务增长有极限有关。

  世界贫富悬殊过大,同时又缺乏革命性技术所带来的"逆袭"机会,媒体上越来越少出现白手起家的励志故事,年轻一代缺乏上位的机会,没有足够的上升通道,容易造成社会阶层板结,从而造成社会问题,随之而来的是民粹主义抬头,社会内卷严重。

  这些情况对一个国家来说,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加强。社会本身缺乏一种凝聚力,呈现一定的"撕裂"状态,进而加剧内部有关矛盾的激化等等,这些会给国家安定稳定的局面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共产党明确地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中央在全国开展脱贫攻坚战,初步取得不错的效果,现在又提出了振兴乡村工程,实际上是围绕共同富裕在真正地谋篇布局。

  共同富裕是一个伟大目标。这个伟大目标的实现需要发扬企业家精神以及创新,把社会问题变成一种商业机会。任何一个国家的政策一定要有利于呼唤、支持、保护企业家精神的发扬光大。

  企业的成功发展是社会稳定及凝聚力的压舱石,组织是个人成功的放大器。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是成就个人发展的重要手段。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提升个人生产力,尤其是穷人的生产力,这是摆脱贫穷的根本之路。

  现在每个企业在确定事业理论的时候,都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创新的手段为共同富裕做贡献。解决贫富悬殊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种挑战,在这种挑战中也存在一种机会。

  贫富悬殊意味着市场一般呈现两极分化,要么是有钱人市场,要么是性价比市场。这里强调一下未来在相当时间内追求性价比一定是商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廉价的市场也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拼多多、SHEIN等公司崛起都是适应这个市场。

  产业引擎"熄火"

  2023年第一季度在人们的憧憬中马上要结束了。除了服务市场出现一些报复性反弹以外,商品市场始终不温不火,甚至有点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了,比如,智能手机市场。

  有经济学家预测,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衰退期,包括美国经济也进入衰退期。众所周知,走出衰退期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靠新的产业引擎带动,但全球都缺乏产业引擎的带动。因为西方发达国家技术进入一个平台期,缺乏革命性产业技术的突破。

  也许有读者朋友不同意以上观点。难道新能源、碳中和、生物、元宇宙、5G等产业不是新产业吗?它们不能充当产业引擎吗?

  从本质上讲,新能源充其量是一个替代产业,是替代石化能源的,并没有真正创造一个新产业。其中新能源电池行业也存在一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如果没有技术突破的话,从根本上也存在原材料制约,地球上相关化学元素总含量有限,比如锂、钴等全球矿产资源有限。

  据报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组建"金属北约",日本20年前就在全球部署"小金属战略",这些都给中国新能源电池行业带来不确定性。

  新能源行业规模大了,供应链风险随之变大,不确定因素急剧增大,但成本不一定下降。新能源汽车也是一个替代产业,替代石化燃油的车辆。现在新能源产业存在较大的泡沫。全球资金过剩,没有好的赛道,只能涌到新能源这个赛道上。碳中和的实现更多是创造了社会效益,商业效益并不明显。

  生物产业更复杂一些,真正充当引擎作用还是不够。

  近两年元宇宙概念火了一阵子,现在也归于平静了。美国的高科技公司有关元宇宙的部门都遭到裁撤。

  5G等新基础建设产业因为缺乏足够的商业价值,现在也遭遇了投资变冷。

  总之,全球缺乏真正的新产业、新赛道,缺乏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新产品。这是相当一部分人对未来全球经济发展持偏紧看法的原因。

  提高生产力,

  才能穿越周期

  现在很多经济领域的专家都在自媒体上呼吁,全民拼经济的时候到了。不错,经济发展是基础。经济真正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产力的提高上,也就是说生产力是衡量经济发展根本指标,但现在这一点似乎被人们遗忘了。

  现在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同时通货膨胀的压力日益加大,都是生产力惹的祸。衡量生产力的是投入与产出比,以及单位时间的产出。不能带来生产力提高的经济活动最终都是"耍流氓",都属于"自嗨型",都是在浪费资源。

  任何一个商业模式最终的胜负一定是建立在生产力的比拼上。即使是现在愈加喧嚣的体验经济、网红经济,最终也躲不开用生产力指标来衡量。很多网红经济昙花一现背后都是被生产力打败的。

  现在全球数字经济的头部企业都在裁人,意味着数字经济泡沫的破裂。全球为数字经济基础建设投入巨大,堪称天文数字,但实际产出是不匹配的,很多转化成体验经济。

  还有前文所说的,数字时代是一个拼注意力时代,头部效应更加明显,大多数的注意力被少数人"割韭菜",绝大多数人只留下"自嗨",精神上得到极大满足。大量的时间被数字世界消费后,现世界的物质消耗势必会减少。

  上文提到很多所谓新兴产业最终使投资人兴致阑珊,背后原因都可以归结为生产力问题。

  国家的福利体系建立和优化、国民经济收入调节、公共资源投入、弱势群体的照顾、未来就业岗位的创造,等等,这些最终都得依赖生产力的提高。真正的脱贫致富一定是建立在赋能贫困人群,让他们具有生产力的基础上。

  读到这里,肯定有读者朋友说,将来的生产创造都是机器人、人工智能去做啊!生产力有它们自己照顾啊!人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精神世界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

  未来的世界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物质世界得到极大丰富后,人类可实行按需分配啊!这些本身就是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的结果。这是一个理想世界,需要技术革命性的突破、能源革命性的突破等。

  这确实是未来学家憧憬的世界。本文不是判断这个未来世界像什么样子,这会大大超出笔者能力范围。

  最近上了热搜的ChatGPT确实给世界带来无限的想象,它聚焦到节省人们的时间,提高人们的时间产出,解决了知识生成的问题,提高知识员工生产力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个路子是对的。

  在日益动荡的世界里,企业必须回归到生产力,最终靠生产力才能穿越周期。

  钱越来越难赚了

  近几年笔者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与老板们交流,大家普遍反映现在的钱越来越难挣了,商品的价格战非常激烈,非常内卷,到处是产能过剩,到处红海一片。

  企业规模做得挺大,但利润却薄如纸。全球五百强企业里面,中国企业的数量位居第一,但利润等方面还是差距比较大,所谓大而不强。中国产业链要么被卡脖子,要么就是产能过剩。产业链格局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突破的。

  本来全球经济是一体化的,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技术过剩,也就是知识密集部分有优势,而产业链中的工程化、大规模交付、尤其劳动密集部分缺乏优势,他们就把这些部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一个全球的产业分工,实际上这是发达国家建立的一种全球经济生态,一种经济规则,全球经济按照这个规则运转。

  发达国家占据产业链高位,也是其关键环节——高利润区部分,并且决定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利益分配。产业链的高利润区从长期来看是靠技术、结构(垄断)来创造和维持的。

  中国经济按照这个规则进行比赛,进步速度非常快,快得超出人的意料,同时中国企业开始"不讲武德"从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进攻,蚕食他们的高利润区,动了他们的奶酪。

  正如前文所述,全球技术进入了"高原期",缺乏革命性技术产生。发达国家缺乏产业引擎,也找不到新产业之路,全球经济缺乏大规模交付商品和服务。中国追赶又这么快,与发达国家的优势在变小。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界上渲染中国威胁论,竭尽全力推动与中国供应链的脱钩,阻止中国发展的步伐。

  中国40多年的发展确实是全球化贸易的受益者,技术上走的是引进、消化和吸收的路子,主要精力放在怎么把知识变成钱,以及怎么把技术变现。

  这是一条"捷径",比较"省事",但不可持续。在当前这个大背景下,中国这个方面的技术短板的劣势就开始暴露了。

  中国产业升级,追求高质量发展,必须依赖于技术,尤其底层技术进步,基础科研突破。中国基础科研的突破,应用技术的突破,则需要大量人才、经年累月地投入、机制配套、包容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等,并非一蹴而就。

  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积累了"追赶"经验,如何从市场的低端向市场的中高端进攻,如何追赶行业的头部企业,如何抢占国际大公司的"粮仓"?

  在中国企业强劲进攻势头面前,国际化大企业守得非常吃力。有企业家朋友形容,中国企业犹如"农民起义"出身,靠价格战、低成本运营杀出一条"血路",头部跨国企业好比"贵族",出身名门,比较"绅士",但战斗力不如中国企业。

  头部国际企业生态意识比较强,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利润给予"合理保护"。有人总结说,把中国企业喜欢与之合作的企业做一个大概的排序,美国企业排在第一,其次是欧洲企业,再其次是日本企业、韩国企业等,不太愿意和中国大陆企业合作,哪怕非常知名的中国公司。

  因为中国企业对待供应链就是"不讲道理",每年降价多少个点,希望把自己供应商搞得又小又弱,没有话语权。中国企业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产业生态"破坏殆尽"。

  上述说法可能言之过甚,但基本反映出一个事实。中国企业活下来现在都变得艰难,顾不了那么多,吃相难不难看就无所谓,总比死掉好吧!其主要原因,作为进攻方可以,但都没有做老大的实力,技术底蕴差,真正创造价值的能力不足啊!

  新能源号称主产业链在中国,头部企业都是中国企业,但他们都是靠拼价格、扩产能等手段打出来的,搞得大家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钱挣了。

  新能源中的电池产业因为涉及原材料中的化学元素全球含量有限,没有技术上的突破和替代方法出现,成本降低空间有限。现在以美日为首的国家都在按照元素周期抢占小金属。可想而知新能源行业的利润空间实在有限啊。

  新能源车的主要成本是动力电池,其降价空间有限,除非技术上取得巨大突破。中国新能源车目前除了比亚迪公司是赚钱的以外,其他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据媒体报道,特斯拉公司将推出15万元人民币的车型,引发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降价潮,这对中国一些新能源汽车公司靠提价来盈利的策略冲击不小。

  信任关系出现裂痕

  中国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之间信任关系不容乐观。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都对中国展开"污蔑"之能事,混淆视听,严重误导普通民众。有识之士的理性的声音被各种噪音淹没。西方发达国家与中国之间的信任关系基本降低冰点了。

  全球经济处于衰退期,贸易保护主义就会抬头,民粹主义就容易泛滥,加上自媒体的推波助澜,放大了各种"噪音"。数字时代,一方面信息泛滥,另一方面信息被各种算法推送,反而容易对人形成"信息茧房",使人活在一个"虚幻"世界里,一个被设计的世界里。

  现在获得事实、真相太难。分辨"什么是噪音,什么是信息"是一种能力。获取、识别有效信息,通过分析做出有效决策将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首先要让各个利益相关方了解自己,其次企业要利用技术创新出适合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特点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不能简单采用花钱砸广告来建立品牌的传统套路。

  数字时代如何塑造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管理层与员工、企业与管理层、企业与合作伙伴、企业与社会、政府、媒体等之间的信任关系将是一个大学问。

  人口结构发生巨变

  据有关报告,2022年中国人口增长出现拐点,61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全国人口比上一年末少85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再来看看2022年人口结构,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

  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

  61年以来中国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社会老龄化加速加深,城市化率逐步提升等,这些将对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市场将发生很大变化。

  老龄化社会快速到来,首先影响的就是国家医疗资源配置和医疗市场,因为人到了老年,医疗需求就增加,基础病、慢病将会增加等,医院陪护、养老等将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再比如,新生儿减少将对学校教育带来较大影响,7年后,全国小学教育将会出现生源不足,小学学校就会出现合并潮等。笔者不是人口学家,本文只是简单推断人口年龄和结构的变化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基于人口数量、年龄和结构等方面的预测,是为数不多的准确性比较高的预测。因为这些变化是实实在在的。很多企业做决策,不太关注人口方面的变化,总是认为人口变化在短时间内相对比较小。

  这恰恰是一个误区,人口变化在时间上也呈现较快变动。基于人口变化的预测准确性比较高,同时也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量,是商业领域的底层变量,意义非常重大。

  现在人口处于快速变动期,企业家也要从这些变化中找到机会,把一些社会问题变成商业机会,比如,康复养老问题。当然这些需要企业家发扬创新精神。

  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企业所处的环境动荡不安,复杂性剧增,实际上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首先,对企业核心决策层的思考密度、行动密度要求更高。一定要想得比别人透,同时行动起来又到位。

  其次,企业必须挑战自我,不断变革,追求卓越,必须致力于头部效应,成为细分领域的冠军,使得自己强劲有力。

  第三,使得企业自身既敏捷、有弹性、适应环境,又有爆发力。既能经受突如其来的打击,又能把握大机会,机会价值最大化。

  第四,企业必须进行顶层设计,与时进化,不断迭代。任何商业模式必须回归生产力,追求生产力的提升。当前企业生存的环境愈发动荡,企业必须持续追求经营效率,追求有现金流的利润增长。有现金流的利润,才能覆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第五,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细水长流。活下来始终是最大战略。

  本文算是应一些朋友的要求而作,只是时间略显有点晚,好像不是那么应景。这是笔者有意为之。一方面现在局面挺乱,不容易看清楚,多留一些时间来观察思考。笔者不能贸然发言,给企业家朋友指点江山。另一方面,笔者力有不逮——尤其预测未来的能力。

  本文不是一篇预测文章,对未来的研判无关悲观、乐观。本文试图刻画出未来的假设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变化现在已经产生,只是在其影响还没有到来之前,抓紧布局,积极应对。所谓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匀。

  笔者希望本文给企业界朋友做决策的时候一点警示作用,促使决策者思考和修正对未来的判断。这是任何战略决策的前提。当然本文只是笔者一家之言,肯定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请读者批评指正。

  好文推荐:

  排版|敲敲

  审校|— —执行主编|徐悦邦

  在更加复杂、不确定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我们更深刻认识到"高韧性"的重要性。

  世界局势需要高韧性: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跌宕起伏,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抵御危机,推动复苏,需要大国的大格局与高韧性;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需要高韧性:全球产业链区域化、本土化、短链化发展趋势明显,"断链""脱钩"风险持续攀升,产业链供应链要货畅其流、物尽其用,需要数智化与高韧性;

  企业家需要高韧性:各种不确定性叠加演化,企业经营环境风急浪高,对企业家的心力、体力与脑力提出严峻考验。

  那么,高韧性如何锻造?

  2023年3月24日-3月26日,2023企业家新年大课暨正和岛千企助桂发展行,以高韧性时代为主题,邀请众多企业家分享经验和智慧,共同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高韧性时代,我们一起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