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鹤壁市示范区:“信用+社区治理” 提升基层治理成效

  法治网讯(孙建新)由“信”而“治”,以“信”促“治”,近期,河南省鹤壁市示范区在率先探索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通过“信用+社区治理”模式,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成效,构建信用赋能社会治理新格局。

  推行“信用+示范街区”建设 构建社区诚信消费环境

  朝歌里社区依托朝歌里人文小镇,率先建设“信用示范街区”,制定《示范区“信用示范街区”建设实施方案》《示范区“信用示范街区”商户信用评价标准》,采用积分制形式划分“三等五级”商户信用评级,通过为3A级诚信商户授牌、制作“信用码”、落实“信易+”信用产品等守信激励措施,使商户们切实体会到“信用有价、守信便利”。

  实施“智慧政务+社区”模式 实现社区群众少跑路

  聆海御园社区创新实施“智慧政务+社区”模式,在社区建设智慧自助服务站点,投用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打印服务,在“家门口”打印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公共信用信息报告,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自系统投用以来,已查询打印信用报告570份。

  启动“信用示范社区”创建 促进社区信用体系建设

  为倡导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鹤壁市示范区制定《鹤壁示范区创建“信用示范社区”实施方案》,以博文社区为试点,开展“信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使“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和道德操守融入社区。此外,示范区发展改革局还联合古城街道多次在博文社区组织开展《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宣传、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放诚信倡议书等活动,助力信用示范社区创建。

  探索“信用+两个文化” 带动社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

  工业社区探索“信用+两个文化”,以打造“社区诚信文化”为主线,成立信用信息采集队收集所辖29家工业企业1.2万余名职工的信用信息,归集至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同时,通过开展“诚信企业评选”“诚信企业文化宣讲”“诚信宣传进企业进园区”等活动,深化信用主题宣传,加强信用文化建设,进而激发带动29家工业企业的诚信文化建设。

  鹤壁市示范区坚持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根针”,穿引“信用+”工作“千条线”,打通基层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下一步,示范区将持续探索“信用+社区治理”模式,推进社区治理实现新发展,社会治理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