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五大武将世家,宋朝独占三席,杨家将真实存在
原标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五大武将世家,宋朝独占三席,杨家将真实存在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五大武将世家,个个都是人才辈出。
为封建王朝立下不朽功勋,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重一笔。
宋朝独占三家,其中杨家将真实存在,并深入人心!
第一个 战国末期的王龁(hé)家族
王龁家族算得上是为秦国鞠躬尽瘁,总共走出了王龁,王翦,王贲,王离等祖孙四代战将。其中王龁经历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也是秦昭襄王的心腹爱将。
来自电视剧《大秦赋》
在长平之战中,他担任武安君白起的副将,协助其大败六国唯一与秦国有一战之力的赵国,并坑杀45万赵军降卒,致使赵国元气大伤,退出了与秦国争雄的行列。后又攻克上党各城,使其成为了秦国的太原郡。
而王龁的儿子王翦,孙子王贲都是嬴政的肱骨爱将,先是帮助嬴政平定陈蟜叛乱,后铲除吕不韦,嫪毐之乱,使得嬴政全面掌握了国家权力。
随后率部为秦国征伐天下,完成大一统,可以说除韩国,他们没有参与外,其余的燕,赵,楚,魏,齐五国都是这两父子所灭,一举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
来自电视剧《大秦赋》
而王贲的儿子王离,也参加了秦灭六国之战。在秦朝统一之后,他常年跟随蒙恬抗击匈奴,率兵戍边备胡。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王离与章邯一起统率秦军镇压起义军。后在巨鹿之战中所部被项羽所破,章邯选择投降,王离被俘后下落不明。
而王离的两个儿子王元,王威逃亡齐地,成为后来的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两大千年门阀世家的始祖。
第二个 西汉初年李广家族
李广家族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人,而从中走出的李广,李当户,李敢,李陵祖孙三代,都是汉朝抗击匈奴的重要将领。
其中李广历经西汉三朝,文帝时,从军抗击匈奴。因精通骑马射箭,斩杀匈奴首级众多,被提拔为汉中郎。文帝就曾评价他:“可惜呀,你没遇到时机,假如让你生在高祖帝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
景帝时,李广先后担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多次与匈奴作战,因奋力作战而出名。武帝时期 他担任右北平郡太守,使得匈奴畏服,被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后因在漠北之战中迷路错过战斗,回朝后自杀。
而李广长子李当户英勇过人,跟随父亲征战沙场,屡立战功,只可惜英年早逝。李广幼子李敢,军事能力非常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后跟随霍去病征讨匈奴,因夺左贤王鼓旗,且斩首多,被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
后来得知卫青对其父李广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便出手打伤了卫青。事后,卫青并没有声张此事,但霍去病得知后却不肯罢休。于是,趁甘泉宫狩猎之际暗箭将其射杀。汉武帝十分宠信霍去病,便包庇霍去病的罪责,并对外宣称李敢是狩猎时被鹿撞死的,此事便就此不了了之了。
而李广的孙子李陵,善于骑马射箭,对人有仁爱之心,谦让下士,名声很好。汉武帝都认为他具有李广的风范,让他统率八百骑兵。
他也曾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越过居延侦察地形,未遇到匈奴顺利返还。后升为骑都尉,带领5000名丹阳楚人勇士驻扎酒泉,张掖等地,教习箭术以防备匈奴。
后率领5000步兵对战匈奴3万余人,打得匈奴上下心惊胆寒,后因叛徒出卖遭到匈奴大军围攻,最终力竭被俘。原本诈降寻机脱身,但汉武帝却偏听谣言,误以为李陵教匈奴练兵,怒灭其族,彻底断了李陵归汉之路。
于是悲痛万分的李陵选择接受单于好意,成为匈奴的右校贤王,从此再也没有返回汉朝。
第三个 北宋时期的杨业家族
杨家将已然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虽然没有演义小说写得那么传奇,那么悲壮,但也是真实存在的。
首先是第一代掌舵人杨业,原名重贵 ,他是后汉麟州刺史杨弘信之子。北汉建立后,杨业追随北汉世祖刘崇,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名远近,并且屡立战功,升迁建雄军节度使,并获称“无敌”。
在北汉覆灭后,归顺宋朝,担任左领军卫大将军,后改任为代州知州兼任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在辽国犯境时,在雁门关之战中,他率部大破辽军,威震契丹。以至于契丹人见到杨业旗号,都会即刻逃遁。
雍熙三年,他随军北伐,接连攻下云,应,寰,朔等州。后因监军王侁(shēn)威逼,毅然带兵出征迎战契丹,在陈家谷口陷入重围,苦战多日,终因孤立无援,绝食而亡。
而杨业拥有七个儿子,其中次子杨延玉在陈家谷口战死,长子为杨延朗,后改名为杨延昭,亦称杨六郎。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而他们将杨延昭看做为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故有了杨六郎之称,可以看出契丹人是多么惧怕他。
他自幼就跟随父亲征战,并在其父战死后,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多次抵御辽军侵扰。在与辽兵作战中,他威震边庭,人们称其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杨业其余儿子都没有过多的记载。
而杨家第三代最为著名的要数杨文广了,他是杨延昭之子,杨业之孙。借助门荫入仕, 加入禁军。参加了平定陕南张海起义,因功升任为殿直,并在陕西经略使范仲淹麾下效力。
然而,宋夏议和,杨文广因此失去了杀敌报国的机会。后跟随狄青讨伐蛮族首领侬智高 ,三擒三纵,使其投降,终生不敢再反叛。
宋神宗时期西夏再度来犯,杨文广跟随陕西经略使韩琦前往防御,他采取声东击西策略,大败西夏,使得党项人不敢再来捣蛋。
第四个 北宋种世衡家族
种世衡家族,即种家军。在《宋史》中种家军比杨家将的名气大,比杨家将的作用大。只不过杨家将走上了舞台,被渲染得出了彩。而种家军却走进了线装书,被文字湮没(yān mō)了。
种家军总共经历了五代,其中种家军的开山人种世衡,为范仲淹一手提拔起来的猛将。而他不但打仗勇猛,而且足智多谋。
曾在宋夏战争中,招抚羌人,筑城安边。并巧用离间计,让李元昊怒杀心腹大将野利兄弟。也曾使用苦肉计,美人计换来知己知彼的战略先机,成功打击西夏的嚣张气焰,打乱西夏的战略部署,实现他保家卫国的盖世功勋。
而种世衡一共有八个儿子,在他死后,全部都进入军伍当中。其中种诂,种诊,种谔战功显赫,被关中百姓称为“三种”。
在《水浒传》中所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指的正是种谔,而“小种经略相公”则指的是种世衡的孙子种师道。
作为种家军第三代掌权者,他与弟弟种师中一起将种家军发展成为北宋最后的依靠。种师道因抵御西夏有功,成为北宋赖以仰仗的名将,被尊称为“老种”。
但因权臣童贯当道,导致他屡遭贬黜,后金人南下,他又被宋钦宗急招入京,担任京畿(jī)河北制置使,力主抗金,深得百姓拥戴。
第五个 北宋时期折氏家族
折氏家族,即折家军。从唐代初年至北宋末年,折氏数百年间世居府州,多次为中原王朝减轻西顾之忧。
而折家军真正开始走上历史舞台的时期应该是五代时期,最为著名的要数折从阮。他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任凭中原战事多么混乱,他率军屡次抵御契丹入侵,戍守边境。对于维护中原安全,并为后周统一天下之大业,做出重大贡献。
更是在周世宗时,他担任汾宁节度使,而其子折德扆(yǐ)担任永安军节度使,父子俩共为中原守边关,成为一时的美谈。
第二代折家将为折从阮的两个儿子——折德扆和折德愿。
折德扆为长子,少年从军,以勇猛善战知名。北宋初年时,兄弟二人镇守府州对抗契丹人,屡次破军杀将。而折德扆有一女,嫁给了名将杨业,此女正是大名鼎鼎折(佘)太君的原型。
而第三代则是折德扆之子——折御勋,折御卿。
其中折御勋在父亲折德扆去世之后,出任汾州团练使,权知府州事,后升为永安军留后,泰宁军节度使。
而折御卿相对战功显赫一些,他跟随宋太祖,征伐河东,大破岢岚军,擒军使,杀刺史,活捉敌大将。四次徙官为府州观察使,永安军节度使,多次击败契丹军。
并在子河汊(chà)之战,歼敌5000多人,获马1000匹,宋太宗为此赐旗30竿,以壮军威。契丹人对宋边袭扰不断,折御卿整日练兵备战,劳累成疾。契丹趁机再次入侵折御卿带病出战,吓得敌将抱头鼠窜,不久后他便病逝。
而第四代为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他们作战勇猛,治军严明,屡建奇功,直至为国捐躯。
之后折家将传到了第八代,只是可惜,到了第八代折彦质的时候,因为无法阻挡金人的入侵 府州沦陷,折家将受到很大打击,迅速消亡。
而折彦质因为南宋政权的打击,也转为文官,自此折家再无名将 ,折家将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结尾
以上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五大武将世家,在乱世中崛起在战火中建功,在历史中留名。当然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武将世家,那么你知道的武将世家还有哪些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