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炸”中国驻南使馆后,克林顿给江泽民通话,他猜有人动了手脚

  1999年5月8日的深夜,灯火辉煌的白宫内,忙碌了一天的克林顿终于结束了工作,当他看完最后一份文件,准备上楼休息时,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

  克林顿拿起了电话,“总统先生,您休息了吗?我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当面向您汇报。”秘书十分紧张地向克林顿说道。

  克林顿此时非常疲惫,刚想拒绝,秘书又说道:

  “总统先生,是非常重要的事,您最好还是看一下。”

  克林顿听完,只淡淡的说了一句:“好吧,那你过来吧,我还没休息。”

  

  很快,秘书就来到了克林顿的办公室,他颤抖着把一份文件交给克林顿。

  当克林顿看到文件上写着“我军于昨日夜间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时,顿时脸色大变,随即让秘书给中国领导人打电话,他要与江主席通话。

  江主席在听了克林顿的一番解释后,略微思考了一会儿,随即向克林顿说道:

  “我看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我猜测是有人动了手脚”。

  那么,江主席为何会做出这样的猜测?事实真相又是什么呢?

  

  1999年5月8日,一个让全体中国人无法忘怀的日子。

  这一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导致了我国三名记者牺牲,数十人受伤。

  消息传回国内,举国震惊。

  全国人民纷纷站出来谴责美国,同时沉痛悼念三位牺牲的烈士。

  从那时起,中国人民不仅记住了这一天,也牢牢记住了这个名为南斯拉夫的国家。

  

  南斯拉夫,一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让所有中国人都不陌生的名字。

  二战之后,正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随着全球范围内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一大批的国家纷纷独立。

  与多数独立国家不同的是,南斯拉夫在获得独立后,选择了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前进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南斯拉夫是最早一批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

  1955年1月,中南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基于共同的意识形态,南斯拉夫与新中国的关系一度非常友好。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几乎全体中国人都知道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个叫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国家。

  尽管谁也没去过,但只要提起南斯拉夫,连目不识丁的农民都会自豪的告诉你:“南斯拉夫,那是我们的兄弟国家”。

  但是在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只有南斯拉夫,在国际共运十分红火的年代,还有苏联、朝鲜、越南等等社会主义国家。

  

  在地理位置上,这些国家距离中国更近,共同的战斗经历也更多。

  而南斯拉夫由于地理原因,与新中国的接触十分有限,再加上南斯拉夫与苏联之间的一系列矛盾,也间接影响了中南两国的关系。

  因此,当时的中国老百姓虽然都知道南斯拉夫,但也只是把它当做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一个普通兄弟,远远没有后来那样的刻骨铭心,让人一提起就忍不住的落泪。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南斯拉夫在其领袖铁托的带领下,步入了最辉煌的年代。

  铁托

  铁托此人人如其名,拥有铁血的手腕,在他的领导下,南斯拉夫不仅赶走了侵略者,获得了独立,更是一度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存在。

  铁托时代的南斯拉夫在国际上可以说是大名鼎鼎,拥有不输于任何强国的国际地位,连在冷战中与苏联争霸的美国都要给南斯拉夫几分面子。

  有一次,铁托受邀前往美国进行访问,当时,美国的总统是尼克松。

  尼克松早在当上总统之前就听说过铁托的大名,对铁托也是十分的敬佩。

  因此,当铁托即将前来美国访问时,尼克松很认真的准备了接待。

  

  当铁托高大魁梧的身影出现在白宫的大门前,尼克松赶忙迎上去,主动与铁托握手。

  在鲜花和掌声中,铁托踩着红毯走进了白宫,如同一个凯旋的战士。

  进入白宫的总统办公室后,铁托很自然的坐在宽敞的沙发上,尼克松在一旁滔滔不绝的向他介绍白宫的历史。

  这时铁托自顾自的从西装的口袋里掏出了雪茄,在摄像机和一众的白宫幕僚前,旁若无人的点起烟来,脸上充满了不屑与高傲。

  赤裸裸的无视了一旁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尼克松,就好像尼克松不存在一样。

  

  这时,一旁的尼克松看着铁托这目中无人的举动,也毫无办法,只能无奈的笑笑,以此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而这一幕,恰好被摄像机拍了下来。

  于是,铁托这张在白宫办公室的照片也就流传了下来,相片中的铁托威严,高傲,俨然一副大国领袖的气派,将一旁的尼克松衬托得更加矮小且卑微。

  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

  50年后,也是在白宫的这间办公室里,塞尔维亚的总统却只能挤在一张狭小的椅子上,与对面坐在宽敞办公桌后的美国总统进行着一场不平等的对话。

  

  同样的场景下,不同的时间点,却是两种完全相反的待遇,不能不令人唏嘘感叹。

  常言说道:物极必反。

  辉煌意味着顶点,而过后往往就是下坡路。

  在铁托去世之后,南斯拉夫过去被掩盖的内部矛盾也逐渐爆发出来。

  仅仅在铁托去世10年后,南斯拉夫就开始解体,各个加盟国之间闹起了独立,甚至相互之间大打出手。

  就是这种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的名义发动了科索沃战争,轰炸了南斯拉夫的土地,包括中国驻南斯拉夫的大使馆。

  

  1999年的5月8日,此时贝尔格莱德时间是5月7日的深夜。

  虽然已是深夜,但是大使馆内却还是灯火通明。由于战争的缘故,大使馆最近的工作量激增,常常要忙到深夜。

  这几天,美国人的飞机一直在头顶上飞来飞去,不远处还会时不时的传来爆炸声,有时候,巨大的爆炸声会吵得人睡不着觉。

  “美国人的飞机这几天来的越来越勤了,天天在头顶上晃悠,真是烦人”。

  说话的是光明日报的记者许杏虎。

  许杏虎

  “比起那些战争中的老百姓,这里已经很好了,至少还是安全的”。新华社的女记者邵云环说道。

  这时,许杏虎的新婚妻子朱颖叹了口气说:“真希望战争早点结束,早点恢复和平”。

  许杏虎对妻子说道:“以美国人一贯的风格,只怕这场战争不会那么快结束的。”

  这时,一个记者有些担心地问道:“你们说,美国人天天派飞机轰炸贝尔格莱德,咱们这里不会有事吧?”

  “不会的,这里是中国的大使馆,算是我们中国的领土,美国人不会那样的,这里暂时还是安全的,我们要相信国家。”邵云环安慰众人。

  邵云环

  听到邵云环的话,大使馆里的众人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记者说道:“你们听,声音越来越近了,是不是美国人的飞机又来了?”

  这时,大家安静下来,停了一会儿,果然传来了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那声音越来越近,好像就在耳边。这时,众人开始紧张起来。

  过了一会儿,声音渐渐的小了,大家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下。

  “时间也不早了,大家都早点回去休息吧。”邵云环招呼大家去休息。

  

  作为新华社的记者,她已经在这一行干了很多年了,新来的年轻记者们,都喜欢叫他“邵姐”,把她当成一位年长的大姐姐。

  “知道了,邵姐,这就走了”大家纷纷应和。

  就在大使馆里的众人准备去休息时,突然,一阵尖锐的声音划破了长空。

  随即,一阵巨大的爆炸声淹没了一切,原本灯火通明的大使馆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巨大的爆炸声引来了附近的居民,看到是中国的大使馆被轰炸了,众人顾不上惊讶,连忙动手搬石块,抢救伤员。

  

  消息传回了国内。国内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上都赫然写到: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我国三名记者死亡,数十人受伤”。

  下面还附上了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烈士的遗像。

  这个消息让全体中国人都震惊了,随即就是巨大的愤怒。

  无数的学生、市民冲上街头,打着横幅来到美国驻华大使馆前,强烈反对美国人的暴行。

  

  中国政府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进行了强烈的谴责,要求美国方面必须做出合理的解释,给全体中国人一个交代。

  与此同时,各地悼念三位烈士的纪念活动也在同时进行,在贝尔格莱德中国大使馆的废墟前,来自海内外各地的华人华侨们,纷纷献上鲜花,以悼念为国牺牲的烈士。

  在国内,各大报纸和电视机轮流播放遇难烈士们的生平事迹,无数的人赶到遇难烈士的家中,安慰泣不成声的烈士家属。整个中国都沉浸在一片悲愤中。

  

  事件发生后,作为美国总统的克林顿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

  当时,美国时间正是半夜,克林顿正准备休息,就在这时,秘书打来了电话,声称是有重要的事情要汇报,克林顿强忍着困意等着秘书前来。

  几分钟后,秘书推开了总统办公室的门,只见他脸色苍白,神情十分的不正常,拿着文件的手微微的抖动。

  看到秘书进来,克林顿问道:“是什么事情要在这个时候汇报,明天不可以吗?”

  秘书表情严肃的对他说道:“总统先生,您要是看了这个,就不会这么说了”。

  说着,把手中的文件递给了克林顿。

  

  克林顿接过文件,看了一眼,随即脸色大变,刚刚涌上来的困意一下子烟消云散,此刻,他如同被人泼了一桶冰水,浑身冰冷。

  当他看完手中的文件时,他面如死灰的坐在沙发上,用手抓紧了自己的头发,自言自语道: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炸了中国的大使馆?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仅仅几分钟后,克林顿就让秘书给中国的领导人打电话,可是电话一直打不通。

  “这下一切全完了。”克林顿沮丧地向秘书说道。

  一个星期之后,秘书终于接通了中国领导人的电话,克林顿赶忙接过电话,话筒里传来了江主席那熟悉的声音,不过语气此刻却有些冰冷。

  

  克林顿在电话里诚惶诚恐的表达了他的歉意:

  “江主席,您好,对于美国军队误炸中国大使馆,造成中国公民死亡,我表示很抱歉,但这只是一场意外。”

  江主席不冷不热地说道:“我不觉得这是一场误会,对于美国军队的暴行,美国政府必须给予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个合理的解释,并做出应有的道歉,否则,就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克林顿急忙解释道:“江主席,这真的是一场误会,我根本不知道军队会轰炸贵国的大使馆,事发之前,没有任何人通知我,我也是之后才知道的,我再次向您表达我的歉意,并向您保证,一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的回答。”

  

  看到克林顿的态度如此诚恳,江主席提醒他道:

  “我看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如果不是故意的,就是有人在这件事情上动了手脚,想利用这一事件挑拨中美两国的关系,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此时,是克林顿作为总统的第二个任期。

  在他的第二个任期内,他致力于改善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积极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推动了两国领导人互访。

  正因为克林顿对中国表现出的友好态度,才让他遭到了反对党和美国国内反华势力的攻击,被说成是软弱无能。

  

  因此,江主席认为这次事件极有可能,是美国国内反华势力想利用机会来挑起中美摩擦,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秘密。这样的猜测是十分合理的。

  克林顿在挂掉电话后,立刻叫来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局长,要求他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

  中央情报局长经过一番调查,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

  美国军队之所以会炸到中国大使馆,是因为情报部门使用了过期的旧地图,将中国的大使馆误认成了南斯拉夫的军需供应采购局。所以才“误炸”了中国的大使馆。

  

  这个调查结果显然并不能使人信服,因此,当总统的特使来到北京向中国政府传递这一消息时,立刻遭到了中国政府的质疑。

  “大使先生,我有一个疑问”中国大使说道。

  “您有什么疑问,请说吧”美国大使立即回答道。

  “据我所知,中国大使馆距离南斯拉夫的采购局至少有两公里的距离,而且就算是旧地图,上面也标注了中国大使馆的位置,难道你们的飞行员都看不懂地图吗?”

  中国大使严肃地质问道。

  “这件事情其实是情报局的工作失误,负责标注地图的班尼特中校不小心把中国大使馆标记成了南斯拉夫的采购局,这才导致了误会。”美国大使辩解道。

  “不管怎样,美国必须严惩凶手,做出应有的担当来”中国大使义正词严地说道。

  

  “美国政府对此次的事件感到十分的抱歉,我们会做出相应的赔偿,找到合理的方法来解决这件事。”

  就在一切事情看似水落石出时,作为“误炸”中国大使馆罪魁祸首的班尼特竟然被杀了。

  他是在一个清晨被人发现死在公园里,此事一出,国内外又是一片舆论哗然,班尼特被杀了,是谁杀了他?又为何要杀他?

  不管班尼特死亡的真相如何,作为轰炸中国大使馆的主要知情人,班尼特的死让这件事情成为了永远的谜案。

  

  时至今日,关于美国为何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仍然没有定论,但是此次事件无疑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都留下了伤痛。

  此事过后,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搬到了新的地方,但是旧址却被保留了下来,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在最危急时刻对南斯拉夫的帮助,中南两国在中国大使馆的旧址前修建了纪念碑。

  每年的5月8日,在旧址的纪念碑前,无数的中国人和塞尔维亚人纷纷献上手中的鲜花,以纪念这三位为国牺牲的烈士。

  

  如今,我们的国家实力已经更加强大,我们的朋友也遍布天下。

  当我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时,不要忘记那些为了祖国的外交事业舍生忘死,甚至付出了生命的烈士们。

  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将永世长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