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实用的节税小妙招
上期讲到可以采用灵活用工平台来节税,本次税务服务产品线的蔡老师为大家带来成立个体户的方式来节税,便于大家做出选择。
税收是每个成年人无法避开的话题,税收涉及的人多、面广,且十分专业。在这一系列直播中,我们致力于为大家提供“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节税小妙招。这和我们天财税在财税咨询方面的产品导向——把税收轻型化、好用化、工具化相一致。
上一期,我们邀请到天财税税务服务产品线的蔡老师为大家讲解税收筹划,为普通大众提供简单实用的节税小妙招,由于时间关系所言不多,今天我们再次相聚此处,从成立个体户的角度,更加详细地为大家提供建议。
目前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线上电商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个体户的发展,使其成为热门话题。成立个体户的一般有两类人:一是没有固定场所和实体店的业务服务提供者,如网约师资、直播人员、自媒体作者等,二是企业家老板,为了节省企业运营成本,获得更高利润。(详见第一期:简单实用的节税小妙招——第一期:灵活用工平台)
有很多人担忧,通过成立个体户节税是否是不当的、逃避社会责任的行为,是否会遭到税务局稽查。其实,这是一种常见的节税的方法,只要过程合法合规,那么是可以使用这种方式的。为国家作出贡献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仅局限于交税,交税的多少并不是判定贡献的唯一标准。以芯片为例,众所周知,芯片目前是整个电子相关产业发展的堵点,国家给予芯片企业很多优惠政策,鼓励芯片研发及芯片的周边产品生产。假设某公司研发生产芯片收入100亿,国家税收全免,那么该公司在税收方面的贡献为0。但是公司运用省下来的税额再次投入科研及生产,就可能在国家被卡脖子的领域继续实现突破性进展,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其产生的经济利润远远不止100亿,可能高达1000亿、10000亿甚至无法考量。我们为大家提供税收筹划的咨询服务,就是希望能在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合法地取一个平衡。因为交税就是一种利益的分割,一个大饼哪一块属于国家,哪一块属于集体,哪一块属于公司,哪一块属于个人,这其中蕴含极大智慧。
如何决定?
那么在决定是否选择用成立个体户的方式节税,我们需要明晰以下几点:
1、申请条件:
诸如申请人的身份证、经营场所的证明以及地区居住证(北京地区要求负责人有北京居住证),需要签署各级工商户设立登记申请书。
2、责任承担:
以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若是个人经营,则由个人全部财产承担,若是家庭经营,则以家庭全部财产承担。
3、优点:
(1)不属于企业法人组织,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2)企业法人除了有25%的企业所得税,另外在分红的时候股东还要交20%的个税,但对于个体工商户可以核定征收,其税率远远低于20% 。
(3)正常情况下,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是3%,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4)注册流程简单,且限制较少。
(5)有限公司需要开对公账户。个体工商户的银行账户不需要开对公账户,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实质工作中均可以用法人的个人卡直接付款,目前银行开户监管严格且流程复杂,需要提供实质经营地址的合同发票等资料。
(6)目前,全国大部分区域已经废除核定征收,转为查账征收,少数区域还能申请核定征收,但只允许该园区内注册的个体工商户申请,利用优惠政策节税的空间越来越小。
4、缺点:
(1)个体户的经营风险比较大。
(2)信用度和知名度低于公司。
(3)个体户拉不来投资人和合伙人。
(4)个体户不能开分支机构。
目前国家扶持个体户发展,个体户能够享受丰富的税收优惠政策。去年底出台的新政允许个体户整体转让不用变更名称和税号,可以参加招投标,可以自愿升级为企业或转型为有限公司,国家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扶持、加强引导、依法规范,为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