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接种服务
(来源:义乌市卫计委)
原标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接种服务
预防接种服务篇
问
1、预防接种服务有哪些内容?
答:包括预防接种管理、预防接种服务以及对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儿童进行处理和报告三大内容。
问
2、预防接种对居民有哪些好处?
答:通过给适宜的对象接种疫苗,使个体及群体获得并维持高度的免疫水平,逐渐建立一道免疫屏障,可达到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问
3、哪些人可以享受预防接种服务?
答:义乌市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包括传染病人密切接触者、老年人等)。
问
4、怎样建立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证有什么用?
答: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家长尽早携带《新生儿首次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以及《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到居住地的镇街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请领取接种证和建立儿童预防接种档案。接种证是个人规范接受免疫接种的记录和凭证。当儿童的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全部完成后,家长要长期保管好接种证,以备孩子入托、入学、入伍或将来出入境的查验,千万不要丢失。
问
5、预防接种是通过何种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的?预约告知包括哪些内容?
答: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广播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问
6、预防接种前,询问、告知并记录的内容有哪些?
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
问
7、接种操作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进行“三查七对”,无误后予以预防接种。三查: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查对预防接种卡(簿)与儿童预防接种证,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七对: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 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问
8、接种疫苗后,在接种卡和接种证上应记录哪些内容?
答:接种后及时在接种证、卡记录接种疫苗品种、生产企业、批号、有效期、接种时间,接种医生、受种者等内容。并录入信息系统。
问
9、接种疫苗后,受种者应留观多长时间?
答:受种者在接种后留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问
10、什么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简称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问
11、“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有哪些?
答: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均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问
12、接收或购进疫苗时候,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在接收一类疫苗或购进二类疫苗时,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向疫苗生产企业索取疫苗的批签发合格证等证明文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还要索取疫苗储存、运输温度监测记录,建立并保持真实、完整的接收、购进记录。
问
13、疫苗储存温度监测、记录应注意哪些内容?
答:采用温度计监测温度时,温度计应分别放置在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冷冻室的中间位置、冰衬冰箱的底部及接近顶盖处,或低温冰箱的中间位置,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测一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并填写“冷链设备温度记录表”,每次应测量冰箱内存放疫苗的各室温度。冰箱温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冷藏室为2℃-8℃,冷冻室低于-15℃。
问
14、接种单位在入托、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时应做哪些工作?
答:根据相关工作要求,接种单位应核对入托、入学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并出具相应证明。对遗失或未办预防接种证的儿童给予补证,对漏种者进行补种。工作结束后应将查验接种证工作开展情况上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问
15、预防接种单位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1)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2)具有经过县级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3)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问
16、预防接种单位应张贴的宣传材料有哪些?
答:一是预防接种工作流程。二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预防接种方法等,第二类疫苗除公示上述内容外还应公示疫苗价格、预防接种服务价格。三是预防接种服务时间、咨询电话。四是相关科普宣传资料等。
综合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及网络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编辑:王无瑕 校审:蒋君、何安庆、牟晋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