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燕医生详细解答抑郁症和其他的疾病的关联
由于现在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压力不断增加,并且国家和社会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表明”,30年间,报告的抑郁症发病率暴增10~20倍,现在仍然呈上升趋势。
抑郁和情绪低落、和我们熟悉的悲伤情绪相似。但抑郁症难以正确的诊断,这是因为抑郁的表现常需要和其他疾病带来抑郁情绪所区别开。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的华燕医生为我们讲解,其他疾病和抑郁的联系。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是不同的临床综合征,但是它们常共同出现。常共有几种症状如躯体不安、注意力集中困难、睡眠紊乱和疲劳。焦虑症状较为突出,当有潜在抑郁障碍时鉴别诊断更加复杂化。
抑郁障碍和正常沮丧
临床关注的焦点是患者对悲伤适度的反应。有些沮丧者出现抑郁障碍的特征性症状(如悲伤感与相关症状、失眠、食欲差和体重降低),沮丧者通常把这些抑郁心境视为“正常”。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正常的”沮丧的时间和表达变化相当大。通常长期出现(如超过6个月)心理症状,如不能工作、学习、或持家、罪恶、自尊差、不能享受以前快乐的活动,应使医师想到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和躯体疾病
除了以躯体主诉为主的隐匿性抑郁外,抑郁障碍出现在有躯体疾病的患者中也很常见,包括癌症、心脏病、卒中和震颤麻痹,任何慢性疾病或康复的拖延都能促发抑郁障碍,某些治疗也是如此。
抑郁症状常被错误地归因于躯体疾病的“自然后果”。但是,绝大多数严重疾病患者体验悲伤和痛苦,并不都发展成抑郁障碍。当抑郁障碍发生时,要正确识别为一种独立的医学疾病,而不管是否有促发因素。研究提示,患有严重合并疾病的抑郁障碍患者及时治疗是有效的,常改善其他疾病的预后,同时也改善患者应付能力和依从治疗。
抑郁障碍和痴呆
在老年人中,抑郁症和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共病以及症状重叠的比例均很高,使鉴别诊断特别困难。而且,很多老年患者有假性痴呆,一种暂时性的认知缺损(如记忆问题、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定向障碍)。这是由于潜在的抑郁障碍或躯体疾病及其治疗所致。
华燕医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心脑血管专家。华燕医生从小就崇拜医生这个职业,她把行医当做一生的理想。在学生时期,她学习刻苦,并于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毕业,而从医多年,她认真钻研业务,在医学领域发光发热,华燕医生在《北京中医》、《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等医学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担任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华燕医生对待患者尽职尽责,温柔耐心。她积累多年临床经验,在治疗失眠及抑郁症总结了自己独特的一套治疗方法,辨证论治,用中药治疗,且配合中医养生宣教及心理疏导。在治疗顽固性失眠及抑郁症、急慢性咳喘,中风等疾患上颇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