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与激情:8位韬奋出版奖获得者的出版人生!20380

  韬奋出版奖设立于1987年,每三年评选一次,是我国出版行业最高的个人荣誉奖,旨在充分发挥优秀出版工作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出版工作者多出精品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前不久,经过严格的评选程序,中国出版协会公布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获奖名单,30名获奖者荣膺这一出版业最高殊荣。

  本报采访了本届韬奋出版奖获奖者,希望从众多出版前辈的从业经历中汲取宝贵经验,为后来者提供滋养和力量。多位获奖者的经历告诉我们,做编辑要投入热情和激情,保持对社会的体察,真正理解社会,做出有温度的产品;做经营则要处处为别人着想,思考如何为读者提供服务,最终成就客户。本报从本期起陆续刊发获奖者的采访实录,以前行者的榜样力量为后来者提供动力,砥砺前行。

  用做学问的方式做出版

  以对社会的体察做深度

  

  于殿利

  能够获得韬奋出版奖感到很欣慰,是对我30多年为出版事业努力和付出的认可,也是对所有耕耘者和奋斗者的认可。这对年轻编辑也是一种激励,只要努力付出就会得到认可。我也常常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这会激励我继续前行,去做更多的事,不负荣誉,激励来者。

  于殿利

  1990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分配至商务印书馆历史编辑室从事编辑工作。1997年调入发行部,历任发行部副主任、主任。2002年12月,任商务印书馆副总经理,主管策划部、出版部和发行部等工作。2010年,任总经理、法人代表。2020年至今,任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渠竞帆??采写/整理

  于殿利1989年进入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实习,1990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正式进入商务,分配到历史编辑室,主要负责“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历史类著作的编辑。这套丛书收录了很多历史学著作(数量仅次于哲学著作),其中不少来自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名著(原文及注释中有不少古希腊和拉丁语内容),于殿利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攻读博士期间师从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刘家和先生,专攻中西文明比较研究),加上简历中“学过两年拉丁语”这句不经意的描述,使他最终在商务留了下来。

  1997年,为加大原创出版力度,商务推行部门改革,编辑室从原来的按学科划分改为按著作、译作划分;同时加大经营管理力度,鼓励高学历的年轻编辑到发行部门去。在犹豫是否调岗的时候,他得到导师刘家和先生鼓励,刚进商务时导师赠与他四个字——“出将入相”,此时又开导他:做经营管理,与编辑一样都要参与市场竞争,要让产品说话,而图书发行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它与学问的关系很大。导师还提出要向张元济(商务初期重要掌舵人)学习,既要做好的学者,也要做好的经营管理者,在生产实践中了解社会、人情、法律甚至人性的诸多方面,使做学问与做经营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导师的点拨和开导,让他坚定了“把生产经营当成学问来做,同时不放弃所学专业”的信念,通过不断思考,运用学术思维,通过发现事物的内在秩序和外在联系判断事物的本质、规律及未来趋势。于殿利至今仍记得在商务时面临的几次巨大挑战:刚到发行部时,遇到图书包销制遭受冲击、出版社自办发行,这导致图书不能全品种流通和上架,回款周期冗长(于殿利曾在本报发表《第二次渠道危机到来》一文,刊登于2004年7月30日);2010年担任商务法人时,正值数字化浪潮甚嚣尘上,传统出版面临是否会消亡的拷问。这些关键时刻,他用做学术的理性思维思考如何做出版,由此找到了方向。

  在发行部工作期间,虽不擅长生意场上的应酬,但他坚信“对人真诚、真情,能产生共鸣”的理念,处处为别人着想,从“为书店提供服务,就是在帮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先通过书店把书发好,再谈折扣和其他政策,这样合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而做生产经营的最高境界是成就客户。正是用这种理念,商务多年来与新华书店、民营渠道和网络新渠道都成了谈得来的合作伙伴,甚至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21世纪初,于殿利先后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哈佛商学院学习经营管理,尤其是在哈佛商学院的学习,使他能够从大量案例教学中,了解到全球不同类型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对经营管理的不同层面进行了系统学习,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有了深刻理解。“伟大的企业家最重要的是决策有很高的成功率。然而企业家通常要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作决策,还要保证决策的高成功率”,这需要企业家且行且思,通过不断学习,把知识用作工具和方法,进行某种预测、预判甚至预设,并准备好解决方案。

  回忆起30多年来记忆犹新的事,于殿利仍记得一件让他备感欣慰的事。刚到商务做编辑时,他负责审读一部关于德国史的三校书稿,初读前2章就发现译文存在不少问题,如果自己放弃,书稿就会被毙掉,译者多年的辛苦就会白费。于是他花几个月重新审读全文,最终让译作付梓出版。这也让他感到,做编辑是有价值的。“我一直很在意编辑与作译者的关系,不断努力学习,成为学界的同道”。他说,编辑要以甘做小学生的态度,向大家学习,用跨学科的新方法获得观察事物的不同视域。

  正是运用这种方法,担任商务法人10年间,他得以从不同学科方法论的学习中获得新视域,把最好的学术成果展现出来、传播出去,使它们成为国家和民族的传承,用学术和文化把商务带到新高度。于殿利深有感触地表示,这也让他两只脚真正踩进社会这个泥土里,真正理解社会,理解社会细胞和冷暖,更深刻理解了人性,这些都是做学问的根本。商务一直倡导做学者型编辑,只有对社会有深刻理解,才能真正把握课题和选题的价值,真正认识到学者为此付出的使命感和工作的艰辛,与学者一道把握这些课题和难题,用出版的方式来破解。通过这些努力,商务得到了学界广泛认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品牌影响力都达到了新中国以来的最高点。

  面对未来,他认为出版业有四个趋势。一是融合发展将成为出版新常态。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出版具有了媒体特质,媒体的价值在于快速、准确传播。因此,出版业要增强舆论意识和阵地意识。二是向融合出版转变。即以内容为核心,与其他产业融合,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三是知识创作大众化。这使导致出版业对于知识守门人的角色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皆成作者的现实,也要认识到创作门槛降低对知识生产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导向性等方面造成的风险,提高角色意识。四是智能时代。ChatGPT、GPT-4等AI技术不断涌现,显示出编辑的价值,编辑的判断力也更加重要。人的创新成果来自于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的深刻理解,并经过实验验证;人的创造性需要人全身心沉浸到事情中,从中获得创造的灵感和源泉。这些都是技术无法替代的。从出版角度,AI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寄语年轻编辑

  编辑要深入到社会实践中,深刻理解社会。因为出版最终是和社会互动,用知识、思想、技术的方法促进社会变革和进步,所以编辑要能体察人情和人性,深刻理解社会的问题和难题。最终所有的东西都会转化成图书这种产品,这都要来自灵感和创意。编辑要让思考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为中国人文社科出版

  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李永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

  韬奋出版奖是殊荣,获评是对我个人的鼓励,更是对全体人大社人辛勤耕耘的肯定。获评也是鞭策,我将继续坚守阵地、勇于创新,做好各项出版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绵薄之力。

  李永强

  2003年来到出版社,先后分管党务、发行、财务、数字出版、音像出版、网络、宣传等工作,2012年起任出版社社长,全面主持出版社经营管理工作至今,期间兼任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我出版生涯的起点,在20年的工作经历中,与前辈和同仁交流,常常给我很多启发和力量。特别是与老社长陈维雄等老同志的交往,我记忆犹新。陈维雄是参与人大社创社的首任社长,见证了人大社的奠基、建社、复社的整个过程。以他为首的老一代人大社出版人,从无到有、白手起家,不仅开启了人大社的事业,也为后辈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这种接续传承、勤勉尽职和耕耘不辍,正是出版业常青的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作为出版人,能够参与其中并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自豪,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亮点。

  20年来,我感受较深的有三方面挑战:一是队伍建设,特别是出版社转企改制后的人才选聘育留;二是融合发展,应对外部环境和技术变化的出版转型;三是如何从版权引进转变为文化输出,最终实现中华文明“走出去”。队伍建设是很多出版社的痛点,特别是转企改制后,出版社对于高学历优秀人才来说吸引力日渐下降,人大社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人大社始终没有降低对编辑的招聘要求,坚持编辑必须是硕士以上学历,并有相应的学科背景。我们实施“内部推荐有奖制度”“个性化薪资谈判制度”等举措吸引优秀人才,并通过贯彻“新员工导师培养制度”、内部设置各种奖项以及绩效考核创新等方式,激发在职员工积极性。我们还特别重视对编辑队伍的培养培训,2013年以来出版社连续四届荣获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暨高校编辑出版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

  融合发展是很多传统出版社面临的难题,人大社也遇到了很多问题。2012年,我们积极探索,成立了专门从事数字业务的公司。10年间我们持续投入,关注信息技术迭代引发的内容和服务的变化,深入分析研究教育、学术、大众三类市场需求,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融合发展路径。

  从版权引进到文化输出,是新世纪初摆在出版社面前的时代课题。对此,人大社此前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海外进行版权合作,掀起了中国汉译名著的第二次浪潮。以此为基础,我们与海外伙伴积极探索版权输出合作,通过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等形式,积极推动中外学术文化交流。

  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角度看,出版业的未来趋势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一是高质量发展。出版业的特别之处在于,既有意识形态属性也具有产业属性,所以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除了内涵型增长,还要强调价值引领。二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出版业肩负着重要使命,必将以更高水平的出版工作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新时代的中国将始终致力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多元文明繁荣发展注入重要动力。出版,特别是学术出版承载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出版者要以出版为载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寄语年轻编辑

  我认为应有动力、有能力、有定力。有动力就是要有学术追求。伴随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不断繁荣,未来一定会涌现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希望年轻编辑投身其中、乐在其中。有能力就是要练好基本功,提升策划水平,把其中最优秀的成果遴选、挖掘、编辑、出版出来。有定力就是有决心沉下心来,做一些内容扎实的精品图书,做一些真正具有文明传播、文化积累价值的优秀著作。

  作品“生”在作者

  “养”在编辑

  

  李师东(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总经理)

  韬奋出版奖是对文化出版的专业精神和职业努力的肯定。能获评该奖,我深感荣幸。几十年后回头来看,把一件事做得像个样子,做到问心无愧,已经很不容易,就会很满足,也很知足。

  李师东

  1984年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做编辑,后为《青年文学》副主编、主编。2001年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2021年任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总经理,编有《凤凰琴》《解密》《人世间》等。

  38年来,我一直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工作,没有离开过北京东四十二条21号这个院子。

  刚到文学编辑室时,社里安排我去写吴小武的编辑家小传。当时我并不知道吴小武,更不知道吴小武就是作家萧也牧。在书稿档案里,我接触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青社编辑的具体工作情形,看到了萧也牧为当时很有影响的一部长篇小说的开篇撰写的几万字文稿,还有他对这部小说每个章节提出的十几条、几十条带编号的具体意见。“三红一创”的书稿档案就更丰富了。我当时非常震惊:原来要这么做编辑。这件事,至今印象还特别深。

  我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一直在做出版,也一直在同一家出版社做,连办公地点都没变过。如此这般做了整整38年,正应和了毛主席的著名诗句:“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出版趋势可以用3个关键词来预测:文本、互动、共享。出版的未来要以高质量的文本内容建设为必然前提,借力文化媒介的互融互通,来促进社会文化资源的全面共享,体现文化出版的核心价值,达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目的。

  寄语年轻编辑

  首先是对编辑工作要有兴趣。有兴趣,才会去尝试。喜欢上了,才有可能投入热情、激情和感情,才会有坚守和韧性。真正喜欢做书的人,总能在点点滴滴中找到自己的职业乐趣。其次要有认知。做编辑工作,不少人认为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有的年轻编辑还存有自我矮化的“小编”意识。其实,我们是在和作者一起,共同为文化做事。一部作品,“生”在作者,“养”在编辑。“养”是编辑的职业责任。做好编辑工作,不能没有情怀和格局,还要有为文化做事的奉献精神。第三,要有本事。做编辑,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鉴别力、鉴赏力和践行力。编辑工作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文化体现,非常锻炼人,也非常磨炼人的意志。让好的东西更好,让更多人来分享它的好,这是编辑工作的文化价值。

  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我认为更多的挑战来自自身。做编辑,要有眼光,要有胸怀,要有意志。综合研判能力、长期工作经验的具备和运用,都需要时间和经历。对文本内容作出好坏优劣的评断,当然需要本事;而透过字里行间,探究出作品和作者的深层用意,更需要本事。这是个长期的训练过程。把一本书读薄,读成一两百个字,甚至读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这都需要持续的功力。图书是编辑心智的载体,只有有心人才能读出浸润其间的投入和甘苦。人难免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坎坷、挫折等诸多不顺,也总有顺和不顺的时候。不顺的时候,多积累些资源;顺的时候,多做些事情。总之是要做事,要为社会、文化做事。对社会行善,为文化积德,这是出版工作的无用之大用。

  成绩源于热爱与责任

  

  纪秀荣(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原副总经理)

  这次获奖,我不仅感恩组织的培养和同志们的悉心帮助,也同样感恩我的故乡热土——天津。去年在市委宣传部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参与策划的《阅读天津·津渡》出版,获得读者的广泛好评。今后我要深挖天津城市的文化内涵,以接地气、有趣味、有故事的形式,展现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讲好天津奋斗者、守望者的故事。能够荣膺韬奋出版奖,是大家共同的荣誉。对我来讲,虽已不年轻了,但还不想停下奋斗的脚步,要不断学习和思考,在新的赛道上继续为出版事业贡献光和热。

  纪秀荣

  生于1963年,文学硕士,曾任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首届全国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个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天津市优秀人才、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1988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百花文艺出版社工作,历任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散文室主任、副总编辑职务。在实践中向百花前辈学习,继承百花散文传统,参与策划、责编的《百花散文书系》荣获首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主导、参与策划责编百余部图书,进一步拓展了百花散文的内容与形式。萧乾曾高度评价百花的散文出版, 说“散文振兴,百花功不可没”。

  1998年,我开始担任新蕾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面对不熟悉的少儿出版,我认真向少儿专家求教,阅读了大量国内外儿童文学作品,怀着对中国少儿出版事业的虔敬之心,为新蕾社制定出“立足原创、面向世界”的发展规划。

  2003年开始,我秉持“让中国孩子和世界儿童保持同步阅读”的理想,带领策划团队从荣获世界最高童书大奖的作品中遴选,完成了国外优秀儿童文学本土化的成功尝试。“国际大奖小说”丛书成为中国童书畅销品牌,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规划很重要,因此在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参与策划的王一梅《木偶的森林》、金波《开开的门》分别获得中宣部第十届、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担当策划的“中国56个民族神话故事典藏(名家绘本)”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中国神话绘本”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自2012年担任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分管出版工作的副总经理以来,我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发挥重大项目的引领作用,加强重点出版板块建设;注重各社特色和产品线规划,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坚持狠抓图书质量管理和制度建设,形成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坚持深入出版一线,做了大量重点书稿的策划与审读工作。多部图书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多种图书获得国家各种奖项、入选国家重点项目及“走出去”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出版业35年的深耕经历中,难忘的故事有很多。2000年秋天,我担任新蕾社社长不久,和海霞一起策划了《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邀约曹文轩、梅子涵、彭懿、方卫平、朱自强在位于海河之滨的远洋宾馆,度过了7个繁忙的日日夜夜。该书出版后,被誉为“一部具有中国儿童文学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被列入当年少儿出版界的十件大事之一。

  寄语年轻编辑

  做了35年出版,如果说取得一点成绩,重要的心得首先是热爱,热爱文字成为一本书的过程,既承载着作者的期望,又享受着读者心仪的愉悦。作为编辑的幸福,是无法比拟的。当然作为编辑需要有责任担当,把对出版工作的使命与热爱落实在编辑工作的每个细节、每项创新中。

  保持编辑本色

  紧跟时代变化

  

  丁双平(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原总经理)

  获奖是对我几十年积极投身出版业的认可和鼓励。我会一如既往地热爱出版,未来将加倍努力,向出版大家学习,弥补工作中的诸多不足。我将继续用大量时间阅读、观察和思考,砥砺前行,传承优良的出版传统,更好地服务于集团。

  丁双平

  1985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进入岳麓书社做助理编辑,1992年负责岳麓书社的出版服务、发行营销等工作,2000年底担任岳麓书社社长,2005年底任湖南教育出版社社长,2008年调到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担任总经理助理和总经理。

  从1985年大学毕业进入岳麓书社开始,至今已在出版业38年之久。几十年来我记忆犹新的事有几件。一件是1989年底,岳麓书社在《资治通鉴》经典版基础上推出了白文本《资治通鉴》。该书点校吸纳了吕叔湘等语言大家的研究成果,上市后给出版社带来巨大影响和收益,至今仍是岳麓书社的支撑性产品。出版这套书的过程中,专家们严谨治学的态度、岳麓书社宽松的选题论证氛围让我铭感于心。另一件是岳麓雕塑版《四大名著》的出版。2001年底,我和同事看到一个鼻烟壶包装盒,这种包装盒使用彩烙纸(热烙纸),适合烫印和凹凸。我们当即决定使用彩烙纸印刷推出雕塑版《四大名著》。新书一上市即受到读者热捧,年销售50万套,至今依然保持年销10万套的业绩。

  针对当时古典名著出版的状况,我在2001年初提出“新瓶装老酒”的想法,即适应出版形式时代化和印刷技术的变化,让岳麓书社的古典名著焕发新的活力,也让古籍名著有更大规模的普及。这些创新产品带动岳麓书社快速发展。在承继岳麓书社战略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我们狠抓既具湖南持色、又具国际影响力的地方文献出版,并向教育出版进军。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岳麓书社在人手不够、学术出版底子较薄的状况下,社会效益、出版规模和利润位列全国古籍出版社前列,成为成长最快的出版社。

  对出版业的未来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一是永衡。出版业不是夕阳产业,未来依然会有巨大发展空间。关键是从业者既要执着热情,又要有对商业价值和商业逻辑的判断,及时了解新技术发展,跟上时代变化。二是国际化与多元化。这个行业不可能有很大的体量,但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发展,还是生活方式变化,都会呈现多姿多彩的面貌。与吸引人们学习和享用的其它平台和产品来较量,竭尽所能地在宽度、深度和专题化上下功夫。三是高质量发展。国内出版业现在缺少中盘,尤其是随着社交平台和兴趣平台的日渐兴盛,这些新平台拥有巨大流量,对细分市场有强大分销能力,承担了部分中盘的功能,但也对传统市场的利润形成挤压。在与他们议价的过程中,质量自然成为核心价值。出版机构应审时度势,积极推动出版结构改革,实现全流程、全领域的拓展,以寻找健康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对中南集团未来发展而言,有五点希望。一是坚持并强化出版主业。重新思考和规划未来的出版发展战略。二是发挥湖南人“心怀天下、放眼世界”的精神,与国际出版机构保持联系、交流及合作,学习其先进的出版理念和做法。同时应对好新平台新技术带来的契机和挑战。三是注重人才培养,专业化地使用人才,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决定湖南出版未来的是能否再出现钟叔河、杨坚这样的出版大家。四是积极推动出版结构改革。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教育出版将面临巨大挑战,教育出版要提升产品效率和效益,服务好新时代。五是主题出版寻找新的突破口。要找到切口小、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做到主题出版物内容生动活泼,深入人心,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寄语年轻编辑

  首先是要对出版充满敬畏并饱含激情,这是从事出版业的基础。其次是时代精神。要紧紧关注国家政策和时代变化,关注行业新变化及新技术对出版机构的影响,并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这样才能策划出有时代价值和符合意识形态要求及市场需求的产品。再次要注重阅读。只有不断地广泛阅读,从浩如烟海的图书中了解大众需求、学科和学术发展变化,经过深入思考后聚焦图书书系和板块,形成产品体系,才能真正成为好编辑。最后一点,经营好作者,运作好版权。编辑要提升多方面素养,在策划中寻求社会律动、触摸社会情绪,增强产品审美能力,这样才能诞生与时代和新技术匹配的、可传播可传承的产品。

  为热爱的事业奋斗

  无惧岁月匆匆

  

  王?星(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获评韬奋出版奖是对自己出版工作的一次梳理与检验。近30年来,我亲历并见证了我国图书出版的改革与发展,更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同仁、素养深厚的专家学者……出版充沛了我的人生。对我而言,韬奋出版奖是殊荣、是幸运、亦是鼓励与鞭策。它不属于个人,是对长期耕耘不辍、同心竭力的全社员工的肯定和鼓励。为热爱的事业奋斗,无惧岁月仓促。未来,我们要更好地继承与发扬韬奋精神,争取在出版品位、出版品质、出版效益方面再上台阶。

  王星

  自1995年起从事图书出版工作,历任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社长兼总编辑。先后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辽宁省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等荣誉称号。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成立,我1995年10月到出版社工作,亲历了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初创阶段的艰难,更参与了出版社的改革与发展。刚到出版社时,正值初创起步,百废待兴。虽被任命为副社长,但基本是从一线编辑干起,做选题、跑营销、管业务。从事出版工作近30年,人与社的发展轨迹已交织在一起,除了财务部门,其他岗位都有所经历。

  作为出版工作者,职业生涯中的亮点脱离不了图书,出精品、出好书是出版人的责任和使命。作为大学出版社,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长期以来以基础教育教材及助学读物出版为主。担任社长以来,我积极推进图书结构调整转型,重点加强学术精品生产体系建设,亲自主持重点项目的研发与申报。2014年,《清朝前史》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而后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实现了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国家级重点项目从无到有的突破,坚定了我们承接重点项目的能力与信心。

  目前,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已入选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7项122种,获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8项80种,出版了一批具有深厚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重点图书,得到学术界和文化界的关注与赞誉,形成了以教材出版为主体、以学术人文与教育服务类图书为两翼的出版结构。

  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预测出版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我认为一是提质增效。出版行业已走过跑马圈地的高速增长期,应该着眼于提升经营效率、寻求“有质量”的增长。二是融合发展。当下出版融合已从初期的迷惘徘徊,过渡到理性认知并积极探索的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增强了出版行业融合发展的责任感与紧迫感,今后也会朝着新的改革方向坚定推进。三是人才赋能。2022年“出版”学科可授专业博士学位,展现了国家发展出版学科的决心,也势必会推动出版人才培养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相信未来,出版人才队伍断层现象将得到持续改善,创新型出版经营人才会不断涌现,出版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赋能会让出版高质量之路行稳致远。

  寄语年轻编辑

  第一,要心怀热爱。出版虽不是高收入行业,但没有什么工作可以让人时刻与绵延不断的文明对话、与奔涌向前的创新共舞。希望年轻编辑能心怀对出版的情怀和礼敬,不忘入职初心,在这份“带薪看书”的工作中,找到归属感与幸福感。第二,要心存敬畏。尤其在纷扰的市场竞争中,青年编辑要有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耐心与韧性,要克服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情绪,不能贪多求快,降低对图书质量的坚守。第三,要终身学习。出版的未来在于年青一代,但要求会越来越高。学习没有界限和时限,做编辑更要紧跟时代,苦练内功,只有持续学习、不断更新,才能在职业赛道上跑得更好、更远。

  知责任重大

  是新闻出版工作者的职业精神

  

  张品纯

  获得这个奖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卓众出版的荣誉,更是整个期刊出版界的荣誉。近40年来,我不仅全方位参与了卓众出版的改革创新实践,也见证了整个报刊传媒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作为卓众出版团队的一员,我因此而感到自豪。韬奋出版奖虽然是授予我个人的奖项,但毫无疑问也是出版业界对卓众出版多年来始终坚守内容为王、质量为上,勇于改革创新、转型突破的高度认可与肯定。卓众出版将继续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守正创新,踔厉前行,为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及出版强国建设贡献力量;而我,不仅要牢记自己的责任,更要以实际行动担当起这个责任,带头去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开创新的辉煌。

  张品纯

  198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出版领域,近40年来一直在卓众出版及其前身中国农机院报刊社工作。历任《农村机械化》编辑,《农业机械》杂志社发行部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广告部主任、副总编辑,《工程机械与维修》编辑室主任,《数码摄影》主编,《车主之友》主编,《机电商报》总编辑,《汽车导购》主编,《农业工程》主编,报刊社副社长兼人力资源部部长等职,自2007年卓众出版转制成立至今一直担任总编辑。同时任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及全流程管理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张馨宇??采写/整理

  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简称“卓众出版”),是经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家实现转企改制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也是我国较早实行期刊集群化出版、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的出版企业。可以说,张品纯参与推动并见证了卓众出版转型蝶变、发展壮大的过程。他岗位经历丰富,几乎涵盖卓众出版所有业务板块,还在农机、汽车、工程机械、人文社科、新媒体和报纸等领域都有工作经历,在除财务管理外的所有岗位均有历练,正是因为这些丰富的工作经历,使张品纯有机会了解不同领域的内容特点,为其日后的总编辑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品纯倾心专业建设的同时,还致力于人才培养。2000年以来,在有关单位和部门举办的出版单位负责人岗位培训、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等培训班授课共140余次,内容涉及新闻出版政策法规、体制改革、经营管理、媒体融合、语言文字规范和报刊审读等,授课时案例丰富、内容具体、信息量大、针对性强,受到报刊出版同仁的普遍欢迎。卓众出版每次组织新员工培训,张品纯都会给新员工进行专题授课,讲授新闻出版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与法规意识,让新员工一入职就知道,所从事的出版传媒工作,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维护职业尊严、守住职业底线。近几年,卓众出版通过“创业池”计划和遴选“数字菁英”等措施,大胆创新年轻编辑的职业规划并取得成效,一大批年轻编辑的潜能被激发,快速成长为卓众出版在数字传媒时代搏击市场的中坚力量。

  在多年的工作生涯中,行业研究已成为张品纯日常工作的重要方面。这要求平时注意积累素材,特别是课题项目中的细节内容要搞明白、弄清楚,在行业交流汇报和培训授课中才能做到收放自如。2002年12月4日,中国期刊协会科普期刊分会在武汉召开年会。前一天,张品纯受命陪同刊协一位老领导乘坐傍晚的飞机从北京飞往武汉,同时在年会上作报告。结果大雾造成航班大面积延误。张品纯当机立断改乘火车前往武汉,没有耽误老领导4日早上的报告。4日下午,张品纯在年会现场作中国科普期刊出版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报告,原定时间1小时,但原来安排的一名报告人因航班延误未到会,为救场,张品纯整整讲了2个小时。

  张品纯用三个关键词预测出版传媒业的未来趋势。一是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出版传媒业而言,传播渠道的日益丰富,融合水平的不断提升,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二是人才。人才是出版传媒业的第一资源,刊号书号只是出版资质,作者、读者、编者都是人才,出版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三是创新。创新是出版传媒业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首先是一种出版理念,创新更离不开实践探索。

  寄语年轻编辑

  邹韬奋先生(1938年在《新闻记者当前的任务》一文中)说:“现在都须彻底认识新闻记者所负责任的重大与工作的艰苦。知责任的重大,便不致糊涂过日子,要时时振作,时时警觉,时时求进步。知工作的艰苦,便不致一遇困难便心灰意冷,兴趣索然。”“知责任的重大”,就是新闻出版工作者的职业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对民族、对国家、对历史的责任。年轻人只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实践中经受磨练,在学习中增长才干,努力做到一专多能,才有可能担当重任,在为单位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书为桥连两岸

  与文共舞通全球

  

  申显扬(厦门外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获得韬奋出版奖,是对我个人扎根图书行业25载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厦门外图集团成就的高度肯定,对厦门外图团队努力的肯定,对全体外图人都是一种荣誉和激励。这会激励我们加倍努力创新、奋力拼搏,去赢得更多精彩。

  申显扬

  1998年加入厦门外图集团,从事出版发行工作25年。期间从基层的书刊发行业务经理、图书进出口贸易负责人、分管多条业务线的副总经理,再到主持全集团工作的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这些年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有很多,有一件不能不提。2002年我参与第十三届(福州)全国书市筹备工作,利用周末半天讨论、写出方案,在一个月内奔走福州、北京、台湾十余次,协调在全国书市开辟台湾出版物展,组织台湾出版界参展。这届书市实现了首次完整意义的全国书市,书市报道当日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时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在台湾展馆停留了1个小时,与台湾出版界深度交流,接受中外媒体采访。从此以后,全国书市补上了台湾地区这一拼图。

  在我的出版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几十年如一日推动对台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推动中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在厦门外图的推动下,实现图书出口1400万册、5亿元人民币,版权出口数千种。对台方面,通过图书搭建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两岸业界融合及民心相通;对外搭建了东南亚中国图书巡回展、北美中国图书联展、拉美中国文化巡回展等一系列文化交流平台。

  疫情暴发带来困境,但其实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厦门外图一直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我们都迎难而上、逆势而为。首先,来自外部的挑战,如疫情、战争、国际形势突变等,都对我们推动中国图书、中国文化“走出去”带来很大影响,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策划创新型项目,另辟蹊径。危机之下都有机遇、有缝隙,缝隙就是求生之路、发展之机,只要找到缝隙,利用缝隙抓住机遇,匹配合适的项目,常常就可以突出重围,用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来化解矛盾危机。

  其次,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厦门外图一没有出版社,无法产出版权内容;二没有中小学教材发行,全靠社会市场资源。在行业竞争中,我们唯有独辟蹊径,走差异化道路,并且做深做透差异化项目,形成护城河,然后再开辟新道路,再形成护城河,逐渐形成优势项目群。

  我们追求的理念是持续发掘新机遇、开辟新领域、架设新平台,携手同行把蛋糕做大,把行业做强。

  可以用三个关键词预测出版未来趋势。一是出版国际化。国际出版是文化信息跨国界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出版国际化不仅是优秀、高质量作品传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大力倡导的国际话语权建设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出版物进入国际市场,这一趋势只会越来越快。二是数字融合化。据权威研究报告统计,2006年全国数字出版业收入为213亿元,2010年增至1061.79亿元,2020超过了1.178万亿元。随着技术迭代和持续赋能,传统出版走向数字融合的空间会越来越大。三是出版精品化、学术化。这是专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市场最终寻求的出版品的发展方向。在IP市场逐渐趋于理性,流量效应渐渐削弱的形势下,无论是网络文学、网络游戏,还是知识付费、短视频等领域,都会逐渐回归到内容质量本身。数字出版也一定会朝着大众期待的诉求发展:去低俗化、庸俗化,向精品化、学术化方向发展。

  寄语年轻编辑

  年轻编辑要守得住初心,也要玩得出创新。选择出版发行行业,需要有情怀,?只有永远不忘入行时的初心,才能最终有所成就。在这个行业里,还要能抓住国内外发展机遇,顺势而为或者逆流而上。想崭露头角就不能仅仅靠坚守,还得向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处处抓创新,时时有应变,方能有所大成。

  校 对:马? ?葵

  编 辑:陈? ?麟

  复 审:张维特

  终 审:宋?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