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支持力度 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3月23日,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沈阳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姜晓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知非、市营商局副局长顾清华作相关情况介绍。

  市发展改革委:

  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6条政策措施

  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姜晓华就《沈阳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起草情况及主要内容进行了发布。姜晓华介绍,《政策措施》共六方面36条政策。

  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对入评“中国民营500强”的企业,最高奖励200万元,对首次认定的国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二是对“规升巨”等企业进行奖励。三是延长支持连锁化经营政策执行期限。四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等给予资金支持。五是首次提出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六是将国家、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奖励分别提高至100万元和50万元。七是对获评世界“灯塔工厂”企业奖励1000万元。八是支持民营企业精益化管理,最高补助30万元。九是加快民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降低中小企业节能补助门槛。

  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一是对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二是对新型研发机构创办科技型企业最高给予300万元奖励。三是支持工业设计创新发展,对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企业市本级最高奖励500万元。四是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可自主进行科技创新人才认定,对吸引留用硕士、博士成效明显的企业,最高奖励20万元。五是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进行补贴。

  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一是执行各级各类减免税费政策。二是降低民营企业用工成本,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三是降低民营企业用水用电用气成本,对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6个月“欠费不停供”。四是在土地二级市场创新实行预告登记转让制度,创新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等用地方式。五是降低民营企业招投标交易成本,取消市本级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

  强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一是用好央行16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等低成本资金。二是提供民营小微企业贷款贴息支持,单户企业贴息最高可达20万元。三是降低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担保费率。四是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在获得省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可再奖励400万元。五是设立1亿元中小微企业成长支持基金。六是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产品,扩大市级“助保贷”“稳企贷”等产品规模。七是对帮助民营企业开展首台套保险等业务的机构给予奖励。

  鼓励民营企业开拓市场

  一是持续扩大民间投资,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等领域。二是降低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及招投标门槛,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提高至40%以上。三是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对出口型企业研发投入给予支持。四是对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跨境电商经营的企业给予补助。五是支持民营企业参加会展活动,对吸纳小微企业参加展会的举办单位给予补助。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持续提升民营企业准入准营便利度,推行“证照联办”改革。二是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三是健全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参与政策制定及实施效果评估机制。四是加大企业家培育力度,对创新型企业家给予15万元奖励。五是营造尊重企业家、保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空间和机遇

  为进一步激发全市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沈阳市日前出台《沈阳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知非对《三年行动计划》进行了解读。

  据介绍,截至2022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超过108.6万户,同比增长9.4%,占全市市场主体的97%;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3.9%;税收收入占全市税收收入的39.8%;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固投的51.5%。

  围绕8项主要任务开展行动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180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力争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达到50%左右,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力争达到60%”的总体目标。围绕8项主要任务,提出了29项具体实施举措。

  (一)开展市场主体培育专项行动。开展“育苗护苗”行动,针对性帮扶市场主体。加快建设各类创业创新载体,提升服务能力。办好有关赛事,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严格落实有关政策,鼓励支持自主创业。加快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到2025年,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1500户,专精特新企业超过850户。

  (二)开展产业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做好“老原新”三篇大文章,引导民营企业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展“5G+”行动,实施“电商直播+”工程,支持民营企业助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25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00户。

  (三)开展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应用先进智能装备和系统,建设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培育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平台、产品和服务。支持民营企业上云上平台,提升上云用云水平,到2025年,培育30个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全市上云企业达到5000户以上。

  (四)开展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沈阳浑南科技城建设,整合高端创新资源,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流科学名城。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构建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完善服务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到2025年,全市培育科技型企业30000户,高新技术企业7000户。

  (五)开展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专项行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引导组建各类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专班,帮助民营企业解决难题。建立健全企业家培训体系,开展政策、管理、创新等知识培训和参观见学活动。完善人才“引、育、用、留”服务体系,加强职称评审,优化技能培训,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六)开展融资促进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常态化银企对接合作机制,畅通融资渠道。强化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提高融资担保机构承保能力。支持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加强对拟上市后备企业库、辅导备案和已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精准服务,加快企业上市的进程。到2025年,上市挂牌企业达到45户。

  (七)开展促进开放合作专项行动。鼓励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圈、“一带一路”、中东欧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区域交流合作,共同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鼓励民营企业利用平台开展市场对接和合作交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标准化建设,促进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协调发展。

  (八)开展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建设“惠企直达”应用场景,推动落实落细各级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市场环境,推动“非禁即入”的深入落实。优化法治环境,切实维护好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优化政务环境,到2025年,全面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一网通办”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特点

  (一)深入调研,“高起点”锚定发展目标。《三年行动计划》在广泛调研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规划我市民营经济三年发展目标。对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工作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二)公平公正,“高标准”打造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营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努力确保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三)创新赋能,“高质量”推动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民营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聚焦各类资源,遵循市场规律,加大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力度,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聚焦“数字赋能”,推动民营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营商局: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打造营商环境“沈阳样本”

  发布会上,市营商局副局长顾清华介绍,为聚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制定了《沈阳市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改革举措和组织保障三部分内容,其中改革举措从“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打造高水平市场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高效能政务环境”“深化法治体系改革,打造高标准法治环境”“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打造高品质人文环境”“深化合作互利共赢,打造高水平开放环境”五个维度,提出31个领域137项改革举措和218条工作任务。

  数字赋能推出30项“一件事”服务套餐

  各项举措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强化了数字集成应用,创新组织全市数字化建设路径。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再推出30项“一件事”服务套餐,实现90%申请材料在市区范围“免提交”或“只提交一次”。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实行登记业务全流程跨部门信息智能核验。加快智慧法院建设,运用区块链技术,与市电子证照共享服务平台系统对接,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律师调查令上链存证。

  沈阳特色

  扩大“信用保函”试点企业清单范围

  接续深化我市已有改革举措,推动改革向纵深推进,打造营商环境改革“沈阳样本”。扩大沈阳首创的“信用保函”试点企业清单范围,提升政策红利惠及规模。推进政务热线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建立“五位一体”工作体系。创建沈阳集约执行“一中心一平台”,建立具有集约执行、繁简分流等功能的执行事务中心。在实现水电气综合窗口设置基础上,优化占掘路等一窗并联审批操作流程,实现联合踏勘、全程网办式综合报装模式。

  体感优化

  实现五级政务“一门办”

  各项举措注重全面提升企业体验度、获得感,通过部门间集成联动,精准对接企业群众个体需求。深化“一业一证”改革,对跨部门、跨层级事项进行线上流程优化和整合再造,在更多业态范围实行行业综合许可。全面推行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扩大联合监管范围和频次,实施综合监管“一业一册”告知制度。建设全省首个纵跨层级、横跨地区的五级“整体政府”政务便民服务示范站,实现五级政务“一门办”。

  下一步,市营商局将和有关部门单位共同持续抓好《方案》高效精准落实,采取“方案+清单”模式,进一步放大政策复合叠加效应,切实增强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核心提示

  年底前150项政务服务实现“都市圈通办”

  3月23日,顾清华告诉记者,通过线上建立专区,线下设立专窗的模式,沈阳、鞍山、抚顺、本溪、阜新、辽阳、铁岭及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范围内实现“都市圈通办”。截至去年底,以上各城市共设置通办窗口202个,10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都市圈通办”。

  今年,市营商局将按照《方案》要求,继续推进“都市圈通办”工作提质增效。一是推进事项标准化,对102项已上线的“都市圈通办”事项进行优化,统一各城市之间的办理标准、办理流程和办理时限,实现“同圈同标准”办理。二是推动高频事项“一网通办”,如群众办理频次较高的医保转移接续等事项,通过系统深度对接的方式,实现“都市圈内全程网办”。三是进一步扩大“都市圈通办”的范围,将继续增加跨域通办事项,年底前“都市圈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将达到150项。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国栋、黄超、吴妍焱、梁馨月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