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什么都没做,却能让娃秒听话!这位妈妈太厉害了
如果你家也有一个2、3岁的娃,那你一定明白什么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这个年龄的孩子既固执,又善变,想要和他们顺利沟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这不,一位妈妈就遇到了孩子不讲理的情况。
01 一位妈妈的机智做法
早餐时,2岁的儿子说,“我想吃面包。”
妈妈欣然答应,把面包放进盘子里,端到儿子面前。
可儿子看了一眼,又说,“我不要面包。”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妈妈很意外,她不假思索地反问儿子,“你说什么?为什么?面包有问题吗?”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这样的提问再正常不过了。明明是你说要面包,结果又不要,总该有个理由吧。
然而,这个道理在孩子的世界却不成立。
因为他们是非理性的,无法进行逻辑思考。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答案,又怎么可能回答你呢?
幸好,这位妈妈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她放下和儿子理论的冲动(反正争赢了也没用),做了一件绝大多数父母都不会做的事。
她只平静地说了一句,“哦,你不想吃面包,好的,我知道了。”
然后,妈妈走开去为自己泡了一杯咖啡,小口地喝起来。
这期间,不管儿子说什么,妈妈都只是重复她听到的话。
10分钟后,儿子居然自己抓起面包啃了起来。
这一仗总算是胜利了!
02 是什么让孩子变听话?
你一定很疑惑,这是真事吗?
为什么妈妈只是把娃晾在一边,就能让孩子变听话,难道孩子不会暴怒吗?
首先回答大家,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并且背后有着科学依据。
也就是说,妈妈不是歪打正着,而是故意为之。
其次,这位妈妈做了两件非常重要且正确的事。
一、控制情绪,没有发火。
二、承认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为什么这样做会有用呢?这其实和幼儿的大脑发育特点有关。
尽管2、3岁的孩子已经能用语言和大人做简单的交流,以至于我们会习惯性地用语言和孩子沟通,比如讲道理、下指令。
但其实,孩子的大脑还远远没有发育到能用语言和我们沟通的水平。
就拿前面的例子来说,当妈妈问儿子“为什么?面包有问题吗?”这一类逻辑性的问题时,孩子是无法理解的,他们只是诚实地跟着感觉行动。
感觉告诉他,他不想吃眼前的这个面包,他就那样说了,但他并不清楚自己不想吃的确切原因。
假如这个时候,我们继续和孩子争论,孩子的困惑和压力就会进一步升级,最终导致反抗和发脾气。
所以,如果你不想让彼此崩溃,这个时候要做的应该是退出战场,让孩子冷静下来,而不是继续和他争辩。
03 简单3步,搞定孩子的坏脾气
因为孩子是受情绪脑控制的,理智脑还很不发达,无法控制孩子的情绪,所以我们首先要和孩子的情绪脑对话。
一种简单的做法就是平静地重复孩子的话。
和反驳孩子相比,重复他的话能让他感受到被关注和被理解。
至少他知道,我没有在和妈妈战斗,我是安全的。
其次,假如我们在重复时,能保持微笑,和孩子做眼神接触。
或者说出他此刻的感受,告诉他这种感觉叫什么名字,那我们就能更进一步,和孩子的情绪脑连接上。
这个过程能帮助孩子的大脑进入平衡的状态——让情绪平静下来,让理智脑发挥作用。
这意味着孩子不再发脾气,还可能会听取你的建议。
最后,我们要给孩子一点时间。毕竟,控制情绪对幼小的他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那位妈妈选择离开,去为自己泡一杯咖啡。
既给了孩子暂停下来,处理情绪的时间,又可以犒赏一下忍住怒火的自己。
等你感觉孩子已经不再激动,恢复了理智,这时再去沟通,就容易多了。
关于让孩子听话的技巧,小样妈在我的育儿书《懂点心理学,育儿很简单》里分享了很多。
比如利用心理学中的沉锚效应,巧妙地给孩子设置选项,来引导他听你的。
又比如用好情绪的力量,先让孩子开心起来,再给他指派任务,他就容易配合了。
类似的还有替代法、忽视法、游戏法、视觉化法、注意力提升法等,都是很有效的方法,妈妈们可以试一试。
我是小样妈,复旦硕士妈妈,早期教育指导师,儿童阅读指导师,脑功能培训师。喜欢我的文章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