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工作和教育?推荐一个GPT的科普视频,以及一些感悟

  1个月多前,ChatGPT刚出来的时候,小巴在文章《ChatGPT爆火,未来的机器人时代会是什么样子?》里,和大家聊到:

  ChatGPT在处理复杂问题上比以往的人工智能更有优势,在不久的将来,或许脑力工作白领也会被取代。

  没想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巨头们的速度,比预想中还要快很多。

  上周,OpenAI就发布了新一代的GPT4,不仅能输入的文本更长了,可以处理超过2.5万个单词的输入,还能接受图片输入,并且在逻辑能力上提升也很大。

  比如,满分180分的美国法学院入学考试LSAT,能拿163分,打败88%的考生;

  满分800分的“美国高考”SAT数学,能拿700分,打败89%的考生;

  满分170分的研究生GRE考试文字推理,能拿169分,打败99%的考生......

  这边还没回过神来,微软马上又发布了一个重磅消息。

  说已经把GPT4装进Office套件,推出了全新AI功能 Copliot(副驾驶)。

  写文章,做ppt,分析数据,写会议摘要,写邮件,写计划......通通不在话下。

  打工仔表示:

  工具人怕是要被工具取代了。

  

  (来源:微软)

  看到今年以来关于人工智能的这些频繁、爆炸性的消息,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

  反正小巴是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

  一开始还觉得时代的车轮远在那头,现在定睛一看,它靠得越来越近,变得越来越大,滚动速度越来越快,就要碾到头上来了!

  恐惧源于未知。

  要解决和应对这种焦虑,起码得先好好了解和研究下这个ChatGPT到底是什么吧?

  只有理解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们才能摆正心态,不夸大恐惧,也不淡漠回避,才有可能思考怎么“为我所用,不被取代”的问题。

  真正的ChatGPT国内是无法直接访问的,小巴之前也只在某位技术牛做的代理站点上玩过一下,但余额很快就被大家刷完,失效了,所以真正上手的体感并不多。

  去看一些原理介绍的技术资料吧,又觉得生涩难懂。

  直到前两天,看了大巴老师分享了一个关于ChatGPT的科普视频,深入浅出介绍了ChatGPT的算法原理,应用价值,还有个人和社会如何应对。虽然跳过了技术细节,但对于咱们普通大众来说,入门理解也够用了。

  视频来源于B站,名称叫做:

  《【渐构】:万字科普GPT4为何会颠覆现有工作流;为何你要关注微软Copilot、文心一言等大模型》

  (大家可以自行去B站搜)

  大家过后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小巴下面大概总结一下视频里关于ChatGPT的基本原理,并说说一些感悟。

  ChatGPT的基础原理,是单字接龙。

  给它上文,就能根据模型生成下文,不断重复,就能生成句子,长文。比如给它“我”字,下一个字生成“是”,直到“我是一只小小鸟”整句话出来。

  下文生成什么,是用“问答范例”材料,来提前训练模型。

  生成结果按概率分布,所以我们会看到同一个问题,ChatGPT每次的回答可能会不一样。

  

  (来源:哔哩哔哩)

  在这个基础原理之上,通过3个训练阶段来扩展ChatGPT。

  up主用了鹦鹉学说话来比喻——

  1、让ChatGPT对海量文本做单字接龙,积累词汇量和知识。相当于让鹦鹉看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变成懂王鹦鹉。

  2、让ChatGPT对优秀范例材料做单字接龙,来规范内容。相当于让鹦鹉看某种类型的电视,变成懂规矩的博学鹦鹉。

  3、让人对生成答案的好坏评分,引导ChatGPT生成人类认可的有创意的答案。相当于人和鹦鹉对话,说得妙就奖励吃的,让它变成既懂规矩又会试探的博学鹦鹉。

  当这样的训练被扩展到超大规模后,机器就会找到一些规律,举一反三。

  于是ChatGPT涌现出了“理解”能力,理解人的语言和指令,协助人处理繁琐的语言工作。

  

  (来源:哔哩哔哩)

  和搜索引擎结合,就可以寻找筛选信息,如微软的new bing;

  和办公软件结合,就可以辅助处理文字、ppt、数据分析,如上面提到的Copliot;

  和教育培训结合,可以定制个人学习计划;

  和客服系统结合,可以随时提问,没有懈怠、厌烦等不良情绪......

  看着真是强大。

  但当咱们了解了上面的基础原理之后,同时就能看到ChatGPT的一些弊端或者问题。

  机器通过训练,知道了词汇,词汇指代的是什么东西,词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由此生成答案,但这都是概念上的东西。

  比如ChatGPT知道“苹果”这个词,也知道“苹果”和“红色”之间的关系,但它不知道现实世界中这个苹果是个什么东西。

  当然现在GPT4出来,可以识别图片了,知道现实世界的苹果长什么样了,所以大家就明白这是大突破。

  但另外一个问题还没解决,那就是它不能判断内容的真伪,或者提问内容超出它的知识框架,又正好符合它以往总结出的某种“规律”时,它就会捏造事实,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比如之前小巴曾经问ChatGPT: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好像是李白的诗?”

  回答:

  “是的,这是李白的《月下独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城。”

  这简直是串门串到隔壁村去了,不仅把王维,李白的几首诗混杂成一首,最后还自动为“长”接了个“城”字续上......

  小巴当时看到这回答还一脸懵,现在了解原理后,也就明白ChatGPT为什么会得出如此怪异的回答了。

  

  基于以上,小巴也得到了一些感悟:

  1、要把GPT这类人工智能工具为我所用,学会提问很重要。

  从原理来看,为了能让模型联系到更多关联词汇,咱们的描述应该要具体一些,提供更多的背景和上下文,让机器了解我们的需求。

  小巴看了一些怎么向ChatGPT提问的案例,总结一下这些上下文信息可以有:

  -我是谁?(或者让机器扮演某个角色)

  -这个事目的是什么?

  -大概的方向和原则是什么?

  -或者给出一些核心关键词让机器往这些方面发散

  ......

  比如想让它写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可以尝试说:

  “我是一名科技行业内容作者or设想你是一名内容作者,在科技行业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权威。为了科普未来10年人工智能对工作和教育的影响,写一篇1000-2000字的文章。避免用复杂的行业术语,尽可能简洁,容易理解,举一些现实中的例子来说明。目标受众是20-40岁的普通读者。”

  如果是严谨的内容,为了避免机器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可以加一条:

  只使用可靠的来源回答,写出引用来源。

  其实学会提问的能力,无论是向机器提问,还是请教别人,都是咱们日常要注意培养的,好答案需要好问题去发掘。

  2、思考和实践很重要。

  因为答案是基于信息库的学习材料生成,所以ChatGPT善于回答那些基础的,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或者说它善于总结历史信息,然后加一点点概念上的创新。

  但如果要思考未来,下决策,去实践,再从实践中获得经验,形成真正的认知和洞见,就是机器还无法做到的,这也是咱们作为人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我们得以成为工具使用者,无论这个工具是锤子、电脑还是人工智能,都只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创造真实世界,并且获得认知的一个辅助。

  获得认知之后,我们可以又把它喂养给机器,后面的人又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未来,有独立思考和实践经验的人,会更宝贵和稀缺。

  3、学习能力很重要。

  科普视频里提到ChatGPT对教育的影响,小巴很赞同。

  现在GPT4妥妥就是学霸模式,和它卷知识压根没胜算。

  但现在咱们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就是做题人才为主,培养了一大批以死记硬背为优势,并且习惯等着别人教的学生,不会自主学习,没有创新精神。

  当知识唾手可得,人工智能就很容易就会取代这些应试教育出来的“小镇做题家”,传统应试教育下出来的学生,优势荡然无存。

  咱们大多数人是传统应试教育制度走出来的,大多数人的孩子现在也身在其中。

  人工智能的紧逼,无论是对家长的工作,还是对孩子未来的教育,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有学习能力,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在基础知识之外,不能丢掉创造力,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尝试更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GPT4不会是终局,后面肯定会有更智能的工具,层出不穷。

  想想又开始焦虑了?

  没关系,正因为咱们意识到了如果不保持学习和成长,就会被机器取代,或者被会用机器的人取代。

  有了这样的紧迫感之后,才会真正行动起来,暂且不说战胜谁吧,起码先变成更好的自己,更快适应变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