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教育中心行动计划(CWC)年会顺利召开 | “绿色湾区 展望未来”系列活动

  

  中国作为湿地公约缔约国,一直积极践行履约保护,推动CEPA行动相关的湿地意识提升与宣传工作。特别是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成功举办,湿地教育工作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为进一步推动建立湿地教育体系发展机制,开展多层次行业赋能培训,建立行业专业交流平台,推动湿地教育中心示范基地建设,国家林草局湿地司联合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红树林基金会(MCF)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武汉主会场共同发起并启动了“湿地教育中心行动计划(CWC)”(以下简称CWC),致力于为每一片湿地培养“粉丝”,让每一处湿地都建设成为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的湿地教育中心。启动至今,已有43家湿地类型保护地和38家开展湿地教育相关公益组织成为“行动计划”的主要参与者。

  

  ▲年会合影

  在国家林草局湿地司、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林学会、中国湿地保护协会指导下,由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深圳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红树林基金会(MCF)联合主办,UNDP-GEF迁飞保护网络项目办公室、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协定(EAAFP)等多家单位支持下,第一届湿地教育中心行动计划(CWC)年会于3月25日至26日在深圳顺利召开。

  年会开幕上, 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杨锋伟以线上形式致辞,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 杨锋伟致开幕辞

  他指出, COP14大会的举办,为湿地教育工作再次带来崭新的发展机遇。湿地教育中心行动计划正是在COP14大会中正式启动。 湿地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引导公众走进湿地、欣赏湿地之美,培养对湿地的认知和情感,支持、参与湿地保护工作,促进湿地保护事业良好发展。 湿地教育中心行动计划的主要参与单位和机构,立足本地,开拓创新,积极开展活动,为提升社会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做出了贡献,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希望未来,湿地教育工作可以更上层楼,以多样化的传播和教育手段,让更多公众成为湿地的保护者,为中国湿地保护的发展储备力量。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武明录在致辞中表示,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因地处四条候鸟迁飞线路交汇处, 每年的迁徙季节都会有大量候鸟途径。多种类型的湿地为数百种、数量超过千万只的迁徙鸟类提供了优良的栖息地。同时,很多湿地又是人类活动活跃的区域,支持着当地社区居民的生计和生态安全。希望通过今年的爱鸟周活动, 加大候鸟迁飞通道保护宣传工作,动员志愿者和公众积极参与 ,共同为 湿地和鸟类保护作出努力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 武明录

  红树林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刘明达在致辞中表示,2022年湿地教育中心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就是为了搭建中国湿地教育的专业平台,以推动交流、培训、提炼模式、推动样板等工作。并对接国际平台,将中国湿地教育故事介绍到世界。未来将会为更多湿地教育伙伴搭建跨地域、跨层级的多方参与平台,以交流共享、共学共进,推优评优等方式,推进中国自然保护地在湿地教育工作的发展,呈现中国湿地教育基于本土实践的多样化图卷。

  

  ▲红树林基金会执行理事长 刘明达

  CWC工作机制和年度工作计划

  

  ▲红树林基金会首席湿地教育研究员 胡卉哲主持会议

  红树林基金会首席湿地教育研究员胡卉哲代表CWC秘书处向与会代表公布了CWC工作机制和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机制共十五条,其中明确:

  行动计划由全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和各类开展湿地教育活动的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参与。主要工作领域是:建立湿地教育体系发展机制;开展多层次的行业赋能;建立行业专业交流平台;推动湿地教育中心示范基地建设。主要工作目标是:引导公众参与,推动湿地保护;探索中国模式,搭建参与平台;提升专业能力,打造优秀样板;展现保护成绩,引领国际实践。

  行动计划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指导委员会由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中国动物保护协会、中国湿地保护协会、中国林学会、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红树林基金会(MCF)代表组成。主要职责为整合资源、制定行动计划发展目标、对秘书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专家委员会由湿地保护和湿地教育领域的行业专家担纲,主要为年度工作计划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供专业指导。秘书处为常设机构,设在红树林基金会(MCF),负责年度计划内具体工作项的实施。

  行动计划的成员单位为湿地类型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如国家湿地公园、各级湿地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以及城市湿地公园等;在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开展湿地教育活动的社会公益组织、专业机构、高校科研单位等,可成为行动计划的伙伴机构。

  除工作机制和组织架构的明确,2023年CWC年度工作计划中待进行的还有:召开中国CEPA湿地教育国际论坛;启动爱鸟周自然笔记活动;开展赋能培训;评优机制的建立和实施;网站提升及日常运营。

  随后的授牌仪式,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武明录、红树林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刘明达为到场的成员单位进行授牌。

  

  

  随后,福田区教科院梁昊副院长,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杨琼博士,深圳市规自局自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刘丽娜博士,以及红树林基金会秘书长闫保华博士,共同将集聚各方支持,经过十年探索和实践,最终出版的《走进海上森林》教材赠送给现场的湿地伙伴。

  2023“爱鸟周”自然笔记活动

  由国家林草局湿地司指导,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红树林基金会(MCF)、UNDP-GEF迁飞保护网络项目主办,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单位协办的2023“爱鸟周”自然笔记活动也在此次年会上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项目官员范梦圆介绍,为吸引更多青少年关注并参与候鸟迁飞保护行动,本次活动除面向中小学生征集湿地自然笔记作品外,还首次面向中小学生和成人征集湿地人物故事,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活动中来,了解候鸟、了解湿地保护,加入湿地保护的行动中来。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项目官员 范梦圆

  CEPA湿地教育研讨会

  为向成员及伙伴单位进行年度赋能培训工作,大会以“CEPA教育模式探讨”为主题开展研讨环节。红树林基金会秘书长闫保华做了《以湿地教育CEPA助力湿地保护》的主题演讲。她根据湿地公约的宗旨,阐述了湿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及其核心定义。并结合中国湿地教育中心建设的实践,梳理了湿地保护地进行CEPA工作规划的基本工作手法。演讲最后她表示,欢迎更多的湿地伙伴们能够加入CWC行动计划,共同谱写中国湿地教育新篇章。

  

  ▲红树林基金会秘书长 闫保华

  

  ▲研讨会现场

  随后,来自广东内伶仃-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肇庆星湖国家湿地公园、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湿地公园及保护区代表,从湿地教育课程、湿地教育与社区发展、提升公众湿地保护意识等议题展开,进行了经验分享。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负责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杨琼

  杨琼表示,科普教育为自然保护区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市民享受生态保护成果、营造全民共同保护的社会氛围的重要途径,以高度城市化的深圳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讲述利用保护区的特色资源,结合周边市民、学生的需求,在教育径的规划、设计、制作等方面提供一些经验做法。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传科科长 刘芳菁

  刘芳菁从鄱阳湖的地理位置、水文特征、资源结构等内容向大家介绍鄱阳湖的基本情况,通过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亮点业务工作等内容介绍鄱阳湖保护区的基本情况,详细分享了鄱阳湖保护区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形式、成果和存在的困惑,重点分享了鄱阳湖区首本自然教育读物《鄱阳湖的奇趣生活》诞生的背景、教材体系和如何推广以及推广的意义。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正高级工程师 于海玲

  于海玲介绍了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从保护区依托全国规模最大的鸟类专题博物馆等硬件设施、走进中小学校、开展社区共建工作以及利用新媒体平台、与科研密切合作等方面开展公众湿地教育的情况。

  

  ▲红树林基金会湿地教育项目经理 韦雪梅

  韦雪梅分享了《崇明东滩湿地教育模式探索》,基于东滩保护区“鸟类科普基地总体教育规划”、保护区的保育需求,及保护区过往的教育工作经验,红树林基金会与东滩保护区、阿拉善SEE东海项目中心合作,从学校课程、公众解说、社区活动三个方向搭建东滩湿地教育体系,探索东滩湿地教育CEPA模式。

  

  ▲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宣传教育科员 杜宁

  杜宁介绍了崇明东滩保护区借助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契机,根据保护区和社区资源特色,开展清洁湿地项目、观鸟生活节等,为社区赋能,助力社区发展,引导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探索“政府-NGO-社区-企业”合力参与湿地保护与管理的创新路径。

  

  ▲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科研宣教科工作人员、林业工程师 蓝玉杏

  蓝玉杏主要介绍了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在社区科普学堂4年来的实践经验和蓝碳小镇的探索。保护区创新性地把社区共建和科普宣教相结合,扶持周边社区有潜力的民企和个体户等发展生态经济,目前已建成9家淇澳岛社区科普学堂。蓝碳小镇目前正在探索阶段,基于“双碳”背景下构建碳汇交易、生态价值转换、多彩小镇旅游、数智技术等四大区块,推动社区发展。

  

  ▲肇庆星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林业工程师 武锋

  武锋从星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历史出发,从基础建设、科普建设、特色课程、活动,人才队伍等四大方面介绍星湖国家湿地公园自然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并和大家分享特色自然教育课程-探秘湿地之神丹顶鹤。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 王广鑫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在全国唯一坐落在黑龙江垦区且隶属于北大荒集团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成立到发展深受北大荒精神的熏陶和影响,被誉为“浸染着北大荒精神的生态乐土”,是在自然保护地行业中弘扬北大荒精神特质的代表。王广鑫从挠力河保护区的概况、湿地教育资源以及目前保护区湿地教育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方面概括介绍挠力河保护区湿地教育基本情况,并根据保护区实际特点探索如何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发挥湿地教育资源优势,协同周边农场打造保护区友好型“三生”生态农场的展望。

  26日,各成员单位及伙伴单位前往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及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考察,深入了解保护现状及自然教育课程及设施。尽管冒着时大时小的雨滴,湿地伙伴们在保护区杨琼博士的热心介绍下,对福田保护区的自然教育径尽情体验红树林湿地之美,留下深刻印象。

  

  

  

  

  

  

  ▲滑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