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质量智造海洋装备 大国重器领航绿色发展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也是支撑广东发挥改革开放优势、打造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如何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乘着向海图强的东风,海洋装备制造业更需要加快发展,广东正加力自主研发海洋装备,布局“国之重器”,推动海洋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今天(26日),全球首台7兆瓦级抗台风漂浮式风机在珠海福陆码头正式拖航,准备进行海上安装和调试。漂浮式风机装机容量7.25兆瓦,将安装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水深、离岸距离均创国内之最,是我国首个水深过百米、离岸距离超百公里的“双百”深远海浮式风电项目。
依靠自主创新,海上风电进一步向深远海挺进。与传统海上风电只能应用于水深不超过60米的海域不同,本次投入使用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可以在海上任何地方部署风机。风机投产后,预计年均发电量达2200万千瓦时,全生命周期可实现碳减排51.97万到59.32万吨。而这些技术突破,正是来自广东民营企业的自主研发。
海上风电项目布局的加快和对海域环境的不断探索,也将助力广东海洋油气产能建设再提速。日前(20日),恩平20-4平台导管在恩平油田海域成功下水并精准就位。这是南海东部海域历年来最早进行海上安装的大型设施。
从天空俯瞰,广东4000多公里的海岸线犹如一张充满力量的弓,蓄势待发。国家能源局近日批复的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显示,广东省海域将建设28个海上风电场,居全国第一。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建成并投产包括汕头勒门、阳江沙扒等13个海上风电场。从近海浅水区到深水区,从5.5兆瓦风机到13兆瓦海上直驱风力发电机研制成功,短短几年间,广东海上风电产业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飞跃。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记者:邢燕 韩晓飞 杨皓嘉 珠海台 中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