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

  

  基层治理工作是国家行政治理的最基层末端,也是服务领导群众切身利益的最前沿。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规划统筹和推进完善城乡社区基层治理机制是全面实现我们国家基本治理能力体系构建和基础治理服务能力提升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党建引领是一切工作的基石。要突出政治引领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抓实做好新时代党员发展工作,筑牢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村(社区)要坚持党建带群建,统筹做好基层党组织的资源配置,积极推动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断强化和巩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不定期的开展一系列党群社会活动,加强与群众间的沟通交流,对热心参与的群众予以表彰,引导群众有序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

  坚持共建共治,凝聚社会资源。部门协调联动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力量。要聚焦资源整合,整合基层执法力量和资源,破除“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的局面。优化地方政务综合服务办事流程,依托互联网模式,完善村(社区)与其他部门政务合作共享机制,切实推动多部门工作联动,共同推进各项基层社会问题治理,打造共建、共管、共享的社会基层治理新格局。

  坚持为民导向,走好群众路线。近年来,一系列棚户区、环境治理等难题得以破解,其原因就在于将“民”这个重要因素放在治理的第一位置。换言之,推进治理现代化,要提升治理效能,就要从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难心事做起,提高公众参与度,及时解决流动人口培训、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民生问题,关乎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与期待,切实做到为民解忧、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传递出基层治理的新“温度”。

  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安邦,重点在基础。加强基层综合治理直接关乎广大人民群众长远的切身利益,强基固本、外引内育、多管齐下,不断创新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为百姓努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文/王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