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35年,个人账户余额8万元,2023年退休,能领多少养老金?

  

  工龄35年,个人账户余额8万元,2023年退休,能领多少养老金?

  养老金是大部分退休人员唯一的经济来源,养老金的多少直接决定了退休人员生活质量的好坏。因此,有关养老金的调整和发放,一直都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社保法》规定,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就可以办理退休并按月领取养老金了。但是这仅仅是领取养老金的基本条件而已,想要退休时能够领取更高的养老金、过上体面的退休生活,就必须坚持长时间的缴费,有的企业员工,一缴就是几十年,但最后领到的养老金也未必很高。究竟是怎么计算的呢?我们以这位粉丝的社保数据来举例测算。

  

  社保数据:2023年3月份满60岁退休,工龄35年,视同缴费8年,个人账户余额8万元,所在省份养老金计发基数为7100元,过渡系数为1.3%。

  从这位退休人员的实际缴费年限来看,可以确定为企业退休。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是在2014年养老金并轨后,才开始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的。

  目前,全国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测算方式是统一的。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一、基础养老金

  根据基础养老金的公式:等于养老金计发基数×(1+平均指数性缴费基数)÷2×缴费年限×1%。可知,主要由计发基数、平均指数性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三个因素来决定。

  这位退休人员实际缴费了27年,个人账户仅仅只有8万元,不难看出他的缴费档次应该是比较低的,很可能就是按照最低的缴费档次来参保的,平均缴费指数为0.6。

  所以,基础养老金=7100×(1+0.6)÷2×35×1%=1988元。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该退休人员今年退休时满60岁,那么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所以,个人账户养老金=80000÷139=575.5元。

  三、过渡性养老金

  根据公式: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过渡系数。代入数据可以测算得出,过渡性养老金=7100×0.6×8×1.3%=443元。

  

  以上三部分加起来,就是这位粉丝朋友的养老金了。可以看出,最后的金额只有3006.5元,勉强达到3000元大关。

  这样的养老金水平其实算是比较低的,因为经过连续18次上涨之后,职工养老金的平均水平已经在4000元左右了,而这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才刚刚达到3000元的门槛,与平均水平相差了足足1000元左右。

  因此,想要退休领取一份养老金不难,但想要领取一份比较高的养老金却是比较难的,必须要同时满足多缴费和长缴费两个条件。案例中的这位退休人员工龄已经高达35年,但是缴费基数较低,领到的养老金也并不高。

  

  对此你怎么看呢?下面邀请大家做个投票调查。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欢迎关注@社保之心,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带来最新的养老金上涨相关信息解读;您的关注是我们创作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