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悦读会》| 时间都去哪儿了

  原标题:《江城悦读会》| 时间都去哪儿了

  嗅书香,品经典

  这里是涪陵区融媒体中心《江城悦读会》

  今天是《江城悦读会》258 期节目

  时间都去哪儿了音频:进度条00:00 03:58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

  (音频大概3分钟,请君侧耳听)

  

  

  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走进《江城悦读会》,我是陈怡。人生最宝贵的莫过于光阴,不要总以为时间很长,其实人生如烟,岁月总在不经意间溜走,不要等到渐渐老去的时候才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匆 匆

  作者|朱自清

  朗读|陈怡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感 悟

  

  这篇文章紧扣“匆匆”这个关键词,写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希望我们都能珍惜时光,不负岁月!感谢您聆听今天的《江城悦读会》,下期节目我们再见。祝您晚安,好梦!

  主播简介

  

  陈怡:涪陵区融媒体中心主播。“唯有读书方宁静,最是书香能致远”。

  

  好

  书

  推

  荐

  

  《朱自清散文集》主要收录了朱自清的作品。作为一位散文作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作

  家

  简

  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江苏扬州人。主要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伦敦杂志》《国文教学》《经典常谈》《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语文拾零》《论雅俗共赏》。作为一位散文学家,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朗读|陈怡

  图片|蒋欢

  总监制:涂猛进|监 制:杨代琼

  责 编:潘力妮 张燕 |编 辑:廖爱伶

  涪陵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回顾:

  大咖说“智”造② | 陈湘生:智能技术驱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领跑重庆智能建造 涪陵实力“出圈”

  涪陵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全面实行“一课一消”模式监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