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二院某课题组的多篇论文存在数据混用,作者“甩锅”研究生
本文来源 “撤稿快讯” 官微
如需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联系
近期,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Jinqian Zhang(音译 张锦前)、Guoan Xiang(音译 向国安)所在课题组发表的多篇刊物在Pubpeer平台遭到学者质疑。
2018年,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Jinqian Zhang(音译 张锦前)、Guoan Xiang(音译 向国安)两位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IF5.884/2区)期刊发表了题为“Single-walled carbon nanohorn aggregates promotes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induced apoptosis in hepatoblastoma cells by targeting SIRT3”(单壁碳纳米角聚集物通过靶向SIRT3促进肝母细胞瘤细胞线粒体功能异常诱导的凋亡)的研究论文。
2023年3月,有读者发现本文的实验图片似乎存在重大问题。
首先,图4B中的WB条带与Jinqian Zhang(音译 张锦前)等人2019年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文章(doi: 10.1038/s41598-019-43731-4)图8B几乎一模一样,但是描述却不尽相同。
【左】图8B (Zhang et al 2019)、【右】图4B 南京深瞳全网查重
Jinqian Zhang(音译 张锦前)教授分别作为上述两篇文章的通讯和一作,对于这种重复用图的“低级错误”或许脱不了干系。
其次,读者还发现,本文与该团队同年发表在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IF:1.134/4区)期刊的文章(doi: 10.1166/jnn.2018.15457)肿瘤图似乎基于相同的一个实验,在两篇论文中分别用作图5B和图1A,显示了相同的18个肿瘤和小鼠。
【上】本文图5B、【下】J. Nanosci. Nanotechnol.图1A
这两篇文章包含Jinqian Zhang、Guoan Xiang等五位共同的作者,但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Int. J. Oncol.论文中Li等人认为SWNHs导致 "线粒体功能障碍诱导的肝母细胞凋亡",并使用WB数据来明确所涉及的途径。尽管他们没有提出证据表明凋亡确实发生了,或者肿瘤的生长在接受治疗的小鼠中有所减缓。他们确实对WBs的结果和免疫组化结果之间的差异提供了一些解释。
而J. Nanosci. Nanotechnol.论文中Yang等人认为SWNHs对模型小鼠的肿瘤没有影响。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异种移植中的38种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
这使得读者不禁疑惑:“作者怎么能从同一个实验和(我推测)同样的WB条带中得出如此不同的结果?如果其中一篇论文是正确的,他们为什么还要发表另一篇论文呢?”
截至目前,作者Jinqian Zhang仅对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的文章作出了回应,表示相关的条带重复可能是该研究生滥用了该图像,目前将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调查。
希望团队作者能够尽早查明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期刊也能尽快重视该批论文出现的问题并调查核实。
参考信息: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4A1242B5C8D179931FF3BB51EA2641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8463A18102726279D57B5A04948A18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8F3453360E1B6B76476A1B1C2BEF99
https://www.spandidos-publications.com/ijo/53/3/1129
本文来源 “撤稿快讯” 官微
如需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