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君@权益|工作、带娃、养老有新规啦!2022,新法新规施行,你get了吗?

  工人日报 2022-01-04 11:22 发表于北京

  2022,新法、新规、新生活

  01 “依法带娃”!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02 法律援助温暖更多劳动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让法治温暖更多群体。

  法律援助法新增“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代理”作为法律援助形式;扩大民事、行政法律援助范围,包括在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中增加“确认劳动关系” “生态破坏损害赔偿”等;新增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的情形,规定英雄烈士近亲属为维护英雄烈士的人格权益、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等情形下,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

  法律援助申请人属于无固定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社会救助、司法救助或者优抚对象,申请支付劳动报酬或者请求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进城务工人员等情况的,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

  03 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利

  近年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企业组织形式和劳动者就业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增加规定:工会适应企业组织形式、职工队伍结构、劳动关系、就业形态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依法维护劳动者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此外,完善工会基本职责,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扩展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扩大基层工会组织覆盖面,明确社会组织中的劳动者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做好与相关法律的衔接,明确县级以上各级总工会可以依法为所属工会和职工提供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

  04 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保障措施。

  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规定,国家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开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完善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发展模式。

  针对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较重的问题,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规定,完善科学技术人员管理制度,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简化管理流程,避免重复性检查和评估,减轻科学技术人员项目申报等方面的负担,保障科学技术人员科研时间。

  05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启用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正式启用。本次调整后,共有74种新增药品进入目录。与原市场价格相比,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预计2022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超过300亿元。

  06 国标及8行标实施 规范养老服务

  民政部发布8项养老机构服务行业标准,这8项行业标准和《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围绕防噎食、防食品药品误食、防压疮、防烫伤、防坠床、防跌倒、防他伤和自伤、防走失、防文娱活动意外等“九防”要求,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

  07 用人单位可查询员工及拟聘人员犯罪记录

  公安部制定了《公安机关办理犯罪记录查询工作规定》于2021年12月31日起施行。依据该《规定》,今后,用人单位可以查询员工的犯罪记录,但仅限于拟查询人员将从事从业禁止规定的岗位。

  08 拖欠农民工工资或进失信“黑名单”

  拖欠农民工工资如何整治?根据人社部制定出台的《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2022年1月1日起,用人单位克扣、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可能会进入失信“黑名单”。

  资 讯

  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连续6个月同比下降

  2021年6月至11月,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连续6个月同比下降。据新华社报道,今年1月至11月,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7万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4.9万余名;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265亿元,拦截诈骗电话15.5亿次、诈骗短信17.6亿条,避免2337万名群众受骗。

  惩治保健品“坑老”、打击销售过期食品……两高发布司法解释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2月31日联合发布司法解释,依法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为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司法保障。该司法解释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据新华社报道,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共计26条,完善了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进一步严密依法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法网。

  四部门发布指导意见解决冒名婚姻登记撤销难等问题

  最高检近日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民政部制定并发布《关于妥善处理以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的方式办理婚姻登记问题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维护婚姻登记秩序和当事人合法权益。

  据新华社报道,指导意见对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加强衔接、凝聚合力提出明确要求,提出,法院对相关事实进行调查认定后认为应当撤销婚姻登记的,应当及时向民政部门发送撤销婚姻登记的司法建议书。检察机关根据调查核实认定情况、监督情况,认为婚姻登记存在错误应当撤销的,应当及时向民政部门发送检察建议书。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受理当事人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婚姻登记的报案、举报,有证据证明存在违法犯罪事实,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经调查属实的,依法依规认定处理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民政部门收到公安、司法等部门出具的事实认定相关证明、情况说明、司法建议书、检察建议书等证据材料,应当对相关情况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及时撤销相关婚姻登记。

  重庆公布一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近日对外公布了6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涉及拖欠劳动报酬、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等违法行为。

  据新华社报道,这批案件分别是重庆熙妮卓越服饰有限公司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案、铜梁区鑫丰亿珠宝经营部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案、重庆聚聚家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拖欠劳动报酬案、重庆欧弗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拖欠劳动报酬案、重庆市涪陵区沐雨回春度假村有限公司拖欠劳动报酬案、重庆华创机电有限公司拖欠劳动报酬案。

  其中,重庆欧弗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拖欠23名劳动者工资20万元,被责令限期支付所欠工资但逾期未履行,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移送公安机关侦办;重庆聚聚家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拖欠28名劳动者工资11.68万元,因逾期未支付所欠工资,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移送公安机关侦办。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旨在加大对这类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维护广大劳动者权益。涉及的用人单位和个人相关信息将被记入诚信档案,相关部门将对失信行为进行联合惩戒。

  伪造核酸检测证明 江苏南通5人被警方行政拘留

  近日,在江苏南通长江段,5名船舶工程师为图一时方便,竟然通过修图软件伪造核酸检测证明,企图蒙混过关,结果换来了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据央视新闻报道,12月22日,南通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法人员在核查登轮证申请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孙某等5人提交的核酸检测证明有问题。边检部门随即将5人移交长航公安南通分局南通派出所处理。经过调查,5人的核酸检测报告系伪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之规定,孙某等5人均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男子为逃避检查驾车冲撞交警 涉嫌袭警罪获刑一年十个月

  因无证驾驶机动车害怕被行政处罚而驾车冲撞逃跑,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刘某袭警一案开庭,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刘某以驾驶机动车冲撞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方式逃避检查,严重危及人民警察人身安全,其行为构成袭警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量刑建议适当,判处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

  据正义网报道,2021年7月21日晚,湘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岳塘大队五中队民警及辅警共21人在湘潭市岳塘区107国道二大桥从北往南处依法设卡开展酒驾查处行动。7月22日1时30分许,刘某无证驾驶车辆驶至该交警设卡点,因害怕被查获处罚,在现场交警执法人员口头加手势示意其停车、摇窗出示驾驶证行驶证等证件受检时,刘某试图掉头驾车逃离现场,在执法人员上前阻拦时,刘某驾车强行掉头逆向逃窜,逃窜过程中致使执法人员一人从车辆引擎盖上摔下、二人被车辆行驶带摔倒,造成三人身体不同程度受伤。后经鉴定,一人受轻微伤。

  之后,刘某自动投案,如实交代犯罪事实,认罪认罚,并对三名受伤人员进行了赔偿,取得了谅解。

  北京国际商事法庭成立

  12月28日,北京国际商事法庭正式成立。据了解,这是全国第二个在地方设立的国际商事法庭。据工人日报报道,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在北京四中院设立北京国际商事法庭,作为专门审理涉外商事案件的机构。

  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将充分发挥北京市在法律行业和国际仲裁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北京“两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深入实施涉外商事审判精品战略,强化审判精细化管理,依法及时公正审理国际商事案件,着力提高涉外商事纠纷解决能力,为中外当事人提供公开参与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为“五子”联动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优质法治保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