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保面临“3大变化”,关乎上亿人,医保也有“好消息”
大家都知道,在医疗,养老等方面的花费,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很多的压力。然而伴随着“社保”体系的逐步完善,民众的“福利”也越来越多,基本不再需要为医疗、养老等问题发愁了。
根据人社部2021年1月29日发布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参加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9.99亿人,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17亿人,工伤保险的人数为2.68亿人,而全国持社保卡的人数为13.35亿人。
“社保”,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几乎是不可或缺的。而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国家的养老金也出现了“第16次连涨”,“惠及”了超过一亿人。而在医保上,国内不少省市都已经开通了“异地就医”业务,可以让异地就医的人,不必再奔波。
除了这些,国内不少地方还实施了“省级养老金统筹”、“社保费统一征收”、“刷脸”等制度,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民众的权益,让民众的社会“福利”变得更好。好在,在即将进入2021年的时候,社会保障制度将会有一些“新变化”,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日前,劳动部在今年的二月二十四日,公布了一则关于社会保障的新的“3项”变动。
第1项变更,扩大社会保障费用减免
正如我们大家所知道的,在2020年,因为一些特别的事情,给许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因此,为了减轻公司的经营压力,劳动部和税务总局共同发布了一份《通知》,对公司的养老、失业和工伤三种社会保险进行了减税。而这个政策,将会持续到2020年年底。
不过,即便是到了2021年,这份“临时”优待也该结束了。但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企业的权益,国家已经做出了阶段性的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的决定,并且这个政策将会延续到2022年4月30日。这样一来,不仅能减轻中小企业的资金负担,还能让大部分的职工都有更多的安全感。
第2个变动,社会保障卡的申领和更换等业务将可以在全省范围内进行。
因为各地的政策和制度都不一样,许多人都不能去外地办理,只能回老家。但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异乡人”在外面打工、上学,“跨省通办”已经成了不少人心中的“心愿”。
为方便群众办理相关社保卡业务,不再需要往返,人社部称将在2021年底之前,将使社保卡的申领、补换、临时挂失等实现跨省通办。并将逐渐开放异地就业的结算、异地居住的申请和异地待遇的资格认证。他相信,这将会有效的消除地理上的障碍,让人们在不同的地方办事变得更加容易。
第3项更改,规定一次工伤死亡补贴
而在这一年,《工伤保险条例》又有了新的规定,工人在工作中死亡的,其家属可以得到一笔抚恤金,一笔抚恤金,一笔抚恤金。而在这些补贴中,有一项是按照上一年全国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发放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在2020年,城市居民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为43834元。按照这个方法,到了2021年,一次性工亡补贴将达到876680元。
医保“新规”将于五月一日生效
值得一说的是,除了这3项改革之外,社会保险还带来了一项关于医疗保险的“好消息”。
早在2021年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条例》,既对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又对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当然,更值得关注的是,它也加强了对与医疗有关的违规行为的惩罚。
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规范员工的有关行为,减少欺诈、欺诈等现象。这既是对医疗保险资金安全的一种有效保护,又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一种保护。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条例》将于2021年五月一日开始实施。
总体来说,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国家正在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制度,并提高民众的“福利”,惠及了数以亿计的民众。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也会越来越健全,人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