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永存‖2023年特别推荐艺术家——刘世群

  

  艺术简历:

  刘世群,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赣州市美协名誉主席、赣州美术馆艺术委员会主任、赣南师范大学教授。曾任江西省美协理事、江西油画研究会副会长、江西省政协委员、赣南画院院长等职。有作品获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全国教育系统金奖、江西省一等奖,被毛主席纪念堂、江西省文联、南昌市政府及美、日、德等处收藏。

  工农堡垒

  刘世群先生1984年创作的《工农堡垒》(油画),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

  作品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描绘了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沙洲埧召开的情景,当再次当选中央苏维政府主席的毛泽东,与周恩来、朱德等从中央政府大会堂走出时,当地工农群众热烈祝贺,向中央政府敬献锦旗与贺信。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既是历史事件的再现,更是革命精神的弘扬。这幅作品生动展现了苏区政府领导与群众融为一体、工农群众拥护政府,形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工农堡垒!这个主题再次向人们表达了苏区革命的本质意义:发展工农武装,推翻反动统治,万众一心建立工农政权。

  作品在构思上采取了象征和寓意手法:以红军八角帽元素设计的中央大会堂耸立;红叶的大枫树挺立,寓意苏区革命如火如荼;作品色彩饱满热烈,浓重的暖色调意味着苏维埃政权有着广泛而深厚的人民基础。建筑物和人物以深色的蓝灰为主的凝重,亦暗示着斗争的艰难。英国著名哲学家乔治.科林伍德曾经指出“艺术应该是特殊的活动,我们通过这种活动来理解美。”工农革命是当年实现中国伟大历史转折的初始,艺术创作围绕这些历史,以艺术的形式歌颂和加以传播,是艺术家的担当与光荣职责。刘世群先生长期坚持这类题材的创作,所以《工农堡垒》能受到社会的欢迎与专家好评。在兔年伊始,再次品读这件作品,其审美意义就不言自明。

  廖少华: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原委员,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红色故地

  在"一苏大"会上

  罗福嶂会议

  1934年10月.于都河

  1934年10月.于都河(局部)

  1934年10月.于都河(局部)

  1934年10月.于都河(局部)

  人民支援

  人民支援(局部)

  集结

  大柏地.1933夏

  云石山上

  反围剿

  苏区反腐第一枪

  烈火

  忠诚卫士

  老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