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教授标准,高考语文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要增加古文考核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孩子学习是为了什么呢?一方面是积累知识,更重要的一点是为十五年以后的高考做储备。
如果孩子上学为的不是高考,那么只有两个可能,一个可能是出身背景强大,不需要参加高考,一个可能是父母就想让孩子认识几个字,没有能力供孩子一直读下去。
正是因为如此,家长们才会关心教材的难易程度,关心考试的内容。
语言学科的学习,是最让部分家长和孩子头痛的
历年来容易引起争议的总是语言了你学科,语文或者是英语,理工类的学科,不管难易都不会引起家长的争议。
原因很简单,数理化就非常直接,想要考高分,就多花时间多刷题,多研究,如果脑子在线,只要肯花时间,总是能有收获。
语言类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语文,不管怎么刷题,拿到一份新的试卷的时候,还是一切归零。
其实我个人是天生对语言比较感兴趣的那一部分人,高中学的是理工科,我从来没有花时间学习语文和英语,高考的时候,这两门功课考了260分以上,而分值是450分的数学和理综,考了还不到300分。
高中的时候最喜欢答的题目是语文二卷,就是从头写到尾,写完非常有满足感,而且每一次这张答题卡的分数都很高,扣的分值很少,但是一卷的选择题就很困难了,基本只能答对两三道题目。
所以我为啥选了理工科?还是偏见导致,那个时候大人认为学文没有出息,学理才有出息(摊手)。
重新回到学习语文这个话题上来,备考一年虽然没有怎么花时间在语文上面,甚至古诗词、古文背诵,我都不达标,但是就是有一种能力,虽然不会被,但是填空的时候就能写上缺空的句子。
可是有一些同学恰好相反,虽然每天花费至少一个小时在背诵,可是在考试的时候,空缺的句子还是写不上,或者是写不对。
这就让他们很气恼,因为根本不知道考那一篇,所以就要全部都背下来,这就很耗费时间和精力。
语文之所以让很多人头痛,是因为语文不能通过短时间刷题实现逆袭,语文需要兴趣、语感和常年的知识累积。
温教授提出增加古文考核,目标是让15%的人做不完
现在的语文试卷早就改版了,一张高考语文试卷,开篇阅读理解,两个材料,分值23,第二题和第三题是文言文,分值44,第四题阅读理解,分值23,第五题和第六题是微写作和长作文,分值分别为10分和50分。(这非常适合我这样的人,如果十几年前也是这样的分布,对我这样厌恶选择题的人来说,就是福利)
不过这对一部分同学来说,就是灾难。温儒敏教授在采访中说:每天大概有15%的考生答不完语文题目。
而这也是高考语文的标准,让部分考生答不完,就是设计语文试题的标准。
温教授表示,日常做题是为了巩固练习,要全部都答完,但是高考不是日常练习,高考是选拔赛。
多次呼吁增加古文
现在的语文考核早就跟我们那个时候不一样了,现在的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定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是72篇(确实增加了很多,我们读书的时候只有十几篇),高中语文统编教材48篇古诗文,要求背诵20篇。
古诗文,不是古诗,古诗很容易背诵,但是文言文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而且脱离情境以后,容易混淆。
温教授觉得这还不够,他觉得“学生学业水平合格意味着高中阶段结束,但是要考大学,要求会不一样”。
温教授觉得“20篇有点少了,修订的时候可以考虑增加”。(这都嫌少,高三学生已经叫苦不迭了。)
温教授的观点很简单,是考大学,不是高中毕业,古诗文难点正常,想要迈过这条坎,就要迎难而上啊。
不过这只是温教授的个人观点,已经有教授站出来反对温教授的这个观点,理由更简单:没有必要。他甚至发问:请问各位教材主编们,你们能背下72篇吗?
高考又不是只考语文,语文只是其中的一个科目,而且大学毕业以后,很多专业学不到语文,只有部分人会在这个学科上深造。
有必要增加古文考核的内容和难度吗
语文很重要,语言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很关键,因为知识和信息是通过文字传输的,如果连基本的语言都搞不懂,基本可以确定其他科目的知识也很难深入学习。
但是文言文不是必须的,古诗词、文言文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可是毕竟脱离实际,学生阶段只要入门就可以了,未来如果感兴趣完全可以自己花时间去学习,但是真的没有必要把这一部分体现到高考中。
如果语文考核中古诗文的比重大大增加,这不就是朝着以前的八股方向迈进吗?这有什么实际意义吗?只能为了增加难度而增加,可能还刷掉了一批虽然不擅长古文化,但是却在其他方面非常有天赋的学生。
高考是考综合实力,不管是语文还是英语,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没有必要继续增加考核的内容和难度,毕竟数理化等科目也非常重要,选拔出的人才讲究的是综合实力,而对于个别有天赋的孩子,比如说武亦姝,还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被看到,被赏识,被选拔出来。